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甘孜日报    2017年01月11日

——我州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康定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签名活动。

    ■州文明办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摆脱贫困》一书也摘录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有关“正确认识脱贫致富和建设精神文明的关系”的论断,书中提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在深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宏伟征程中,我州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固树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行动自觉,紧紧围绕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真抓实干,常抓不懈,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提升、新成效。

    施道德之“肥”,育尚善之“花”。一是通过开设媒体专栏、制作户外广告、打造主题街道等形式,宣传核心价值观6700余条次。投入145万余元,打造康定市为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示范点。广泛开展公益广告征集活动,评选展播优秀作品45件。向干部群众发放宣传挂历、手册等6.63万余份,组织开展《世纪的约定》传唱活动8610余场次。街道广场、乡村社区、线上线下处处洋溢着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学习氛围。二是以纪念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契机,依托泸定桥纪念馆、磨西会议旧址等爱教基地,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90余场次。录播“甘孜讲坛”文化类专场电视节目3期,在各级文明单位建成“道德讲堂”500余个,形成涵养道德、传播道德的主阵地。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210余场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品德。感党恩爱祖国、提精神谋发展、展文化扬美德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得到夯实壮大。三是制定《甘孜好人推荐评选办法》,评选“甘孜好人”12名,树推“中国好人”3名、“四川好人”12名;举办“首届十大感动甘孜最美好人颁奖晚会”,表彰最美甘孜好人10名。树推“全国文明家庭”1户、“全国最美家庭”1户、“四川最美家庭”2户。建立州、县、乡、村四级“好人榜”,宣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典型事迹8600余条次。唐时胶、孟江、张灵波等“平民英雄”成为全州干部群众学习的标杆和甘孜文明进步形象的代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新风尚得到广泛传扬。

    引创建之“水”,育惠民之“花”。一是全力抓好康定、九龙、稻城创建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邀请省文明办领导、专家开展实地指导、模拟测评、材料预审等4次。三县(市)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创建工作充分保障,通过召开会议、现场督导、新闻曝光等举措,强力推动268条指标落地落实落细。创建工作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康定市民感叹道:“创建文明城市让我们看到了城市发生的新变化,街道更加畅通洁净,生活更加舒适便利,街上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现象少了,生活在这样文明城市里感到幸福和满足。”二是认真做好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申报推荐工作,先后派出工作组深入67个预申报单位、村镇和社区开展实地指导、模拟测评等,严把创建质量关;按照规范程序确定的15个正式申报对象顺利通过省测评验收。省文明办领导在我州开展测评验收工作时指出:“甘孜的文明创建工作行业意识到位、各级领导重视到位、社会责任发挥到位、文化孕育到位、管理规范到位、统筹规划到位。”三是结合精准扶贫,印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抓好美化乡村环境、培育文明乡风、丰富乡村文化、开展结对帮扶、建好惠民项目、深化志愿服务“六项工作”。落实项目资金190万元,建成泸定县杵坭乡杵坭村、色达县杨各乡支巴村等10个省级幸福美丽生态文明示范村和康定市炉城镇大河沟村、九龙县呷尔镇华丘村等4个“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示范点。592个州级以上“文明单位”与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明确帮扶任务、落实帮扶措施,助力全面同步小康社会建设。有着“胶鞋书记”美誉的炉霍县泥巴乡次郎村“第一书记”陈旺说道:“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改掉了陈规陋习,培养了感恩之心,彼此间也懂得礼让三分。”

    耕护幼之“壤”,育希望之“花”。一是落实项目资金210万元,启动建设中央项目乡村学校少年宫14所,实现学生数在200人以上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全覆盖,受益学生达7万余人。9个县(市)积极落实财政配套资金,提升完善县级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6所、新建县中心3所,做到功能完善、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累计服务中小学生3100余人次。泸定县八一爱民小学杨雪瑞同学高兴地说道:“乡村学校少年宫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平台,我们在这里能够发挥特长、展现自我、健康成长。”二是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中华经典诵读”“红军后代主题报告会”等主题实践活动110余场次;积极参加全省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获各类奖项11个;深入开展四川省美德少年寻访活动,推树“四川省最美少年”1名、“四川省美德少年”2名,涵养未成年人高尚道德情操。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格萨尔说唱艺术班”“藏文书法班”“足球兴趣班”等,培养未成年人兴趣爱好,推进素质教育。巴塘县创作的优秀节目“少儿激情弦子”将代表四川省参加2017年全国未成年人网络春晚。三是成长环境得优化。制定文明校园评创标准,启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评选州级文明校园评38所,推荐18所学校参评省级文明校园。开展了“扫黄打非护苗2016”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传播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及信息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多读书、读好书;同时开展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绿色禁网和频道创绿行动,着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绿色空间”。

    耀爱心之“光”,育进步之“花”。一是以QQ群为载体,落实项目资金54万元,建成学雷锋爱心总联盟1个、县(市)联盟18个;组建村(社区)志愿服务站点320余个、各类志愿服务组织210余个,形成总联盟统筹协调、站点收集需求信息、县(市)联盟发布需求信息、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的良好工作体系。同时,管好用好“甘孜文明网”,开通“文明甘孜”微博、微信平台,为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广阔空间。二是成立甘孜州志愿服务总队,组建了党员、青年、巾帼等17支州级志愿服务大队和18支县(市)志愿服务大队,州级部门结合职能职责组建志愿服务分队34支,累计招募志愿者1万余名。以各级文明单位为主阵地,组建起1700余人的网络文明传播队伍,开启志愿服务传承文明、倡导新风、展示形象的新局面。三是以爱心联盟为载体,开展“学习雷锋-邻里守望”“暖冬行·爱传递”等志愿服务活动1960余场次,关心关爱老弱病残、留守儿童、贫困户等2.8万余人次。围绕中心工作,结合“爱国守法感恩团结”宣教活动,开展送文艺、送法律等志愿服务活动240余场次。泸定县杵坭村王大爷说道:“县上经常组织很多志愿者来为我们这些老年人做家务、陪我们聊天,感觉很温暖。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老百姓日子也越来越好。”第九届康巴艺术节期间,9支志愿服务队伍、1000余名志愿者发放“争做文明市民”倡议书、“康定市民文明公约”等4200余份,对垃圾乱丢、乱贴乱画等不文明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为艺术节成功举办和康定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 上一篇:甘孜军分区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
  • 下一篇:“公路杀手”猛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