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2月28日
21日,我州召开了 2017年全州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工作会议,并成立了甘孜州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了要改善我州的生态环境,建成“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就务必要积极主动作为,用打赢这场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深入打好“蓝天战役”,持续打好“碧水战役”,扎实打好“净土战役”,这“三大战役”。
让我州的天更蓝、水更碧、土更净,这是我州建设美丽生态甘孜的一件大事,更是事关全州群众生存环境。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号角已经响,我州环境情况如何,面临怎样的问题和困难,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更好打赢“三大战役”?为此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李西林 本网记者 秦松 杨珂
当前我州环境质量总体稳中趋好,但仍有许多环境矛盾和问题尚待解决
“近年来,我州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在康定等县(市)城区、重点城镇及重点景区开展了施工扬尘、油烟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拆除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5台(套)共14蒸吨,督促全州99个加油站、储油库完成油气回收系统建设,完成2家水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4808辆。甘孜州政府所在地康定将军桥、水桥子两个国控空气自动站实现数据在线上传、全国联网监控。”在全州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工作会上,州环境保护局局长袁亮介绍说,从全州环境质量监管工作来看, 2016年全州环境质量总体稳中趋好。2016年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康定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7%,我州地表水3个水质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其中金沙江流域贺龙桥,岗托桥断面,大渡河大岗山断面等均达到Ⅱ类地表水标准。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康定任家沟水质达标率100%,达到Ⅱ类饮用水水质标准。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能力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
尽管当前我州环境质量总体稳中趋好,但是由于长期积淀的环境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全州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州环境保护中工作还存在环保职责落实还不到位,一些县(市)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还没有真正落实,层层传导压力不够;一些部门环保职责没有履行到位。环境质量改善形势依然严峻。水环境:虽然全州三大流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监测断面水质均达标,但是甘孜州“三江”流域考核断面大渡河大岗山省下达水质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Ⅱ类,从2016年监测数据来看,水质类型在Ⅱ类和Ⅲ类之间交替,问题不容忽视,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除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外,水电水库建设也影响了河流水质自净功能。空气环境:2016年,PM2.5考核目标是 19.7 微克/每立方米,2016年(1—11月)PM2.5平均浓度21.9微克/每立方米,污染指数已超过目标2.2 微克/每立方米,未完成目标任务,值得总结和分析原因。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为建筑交通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路边烧烤等所致。土环境:土壤环境监测力量薄弱,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不清,工矿企业未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管理条例》存在土壤环境安全隐患。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全州17个省控空气自动子站,仍有1 个未建成,5个未通过验收、大部分子站不能稳定运行等问题。地级城市备用水源未划分,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未规范评估。康定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不能全年规范稳定运行,泸定、海螺沟、稻城、甘孜等已建污水处理厂至今没有投入运行,其它县尚未建成,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地方污水管网普遍不配套或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在一些地方“垃圾围城”、“露天焚烧”、污水横流,不进管网等问题十分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环境风险隐患问题较大。全州纳入监控的重点风险源企业有10余家,其中有色金属采选等高污染企业大多布局在沿江沿河等环境敏感区,环境风险大,一些中小企业不建或不运行环保设施,偷排漏排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危险废物不按要求处置等问题突出。
面对这些问题和短板,如何破解和弥补。袁亮说,加强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环境污染防治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四川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赓即成立了甘孜州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环境保护局。同时,州委办公室、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甘孜州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专门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作出安排部署。州政府与省政府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并相继出台了《甘孜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甘孜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城区餐饮业油烟污染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现正在谋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甘孜州工作方案》,我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序幕已全面拉开。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决向突出环境问题宣战。
扎实推进 “三大战役”,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使全州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按照省下达我州目标,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州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到2020年,各县(市)政府所在城市大气环境达标天数超过98%,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95%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袁亮介绍说,今年是我州全面推进“三大战役”的起步之年,也是环境质量提升年,相信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攻坚克难,今年一定能开好头、起好步,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记者了解到,在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中,我州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蓝天”战役。以全州18个县(市)政府所在县城大气环境质量达标为目标,以州政府所在地康定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保持45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19.7微克/立方米为首要任务,实施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抑制城市扬尘、整治城市餐饮油烟、取缔路边烧烤、治理机动车污染“五大工程”,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开展工程治理、结构调整和严格管控“三大行动”,大幅削减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城市扬尘排放总量。主要建立健全“协同治污、联合执法、应急联动、公众参与”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强化建设施工管理,全面推行绿色施工,严格施工工地扬尘环境监管,住建、城管部门要强化城市道路扬尘防治措施,加强城市堆场扬尘综合治理,推行建筑垃圾密闭运输,抓好城市洒水降尘;住建、工商、环保部门要开展联合执法,综合整治餐饮油烟污染;商务、交通、公安等部门要实行“路、油、车”协同管理,加强对重污染车辆的路面通行管控,提升燃油品质,加速淘汰黄标车和重污染老旧车,严格实行机动车绿标管理。
坚决打好水污染防治“碧水”战役。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大流域为重点保护区域,实行污染防治全流域一体规划,实施“河长制”,以流域为单位,逐步达到以流经各县(市)为单元,坚持流域综合统筹、系统防治,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以大渡河流域为重点整治区域,突出抓好水体治理、良好水体保护,强力削减主要污染物。今年我们将利用“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资金启动大渡河流域污染防治方案的编制,力争在“十三五”内全面启动实施,此项工作已写入州政府的工作报告,请涉及的康定、泸定、丹巴等县做好配合及前期项目准备工作,雅砻江、金沙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也将逐步推进实施。一是实施污染河流综合整治行动。开展流域污染整治,强化企业排污监管,完善城市、乡镇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推行符合甘孜州实际的污水处理工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力争“十三五”末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优良水质率达到100%。二是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巡查及监测全覆盖,全面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逐步实施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实行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估公布制度。三是实施良好水体保护行动。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维持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现状,确保水质在Ⅲ类以上良好水体稳中趋好。加大农业源治理力度,重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实现“五有”(有垃圾收运处理设施、有清扫保洁队伍、有再生资源回收点、有村规民约、有资金投入机制),确保生活垃圾有效管理。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湿地净化、滨河景观打造等措施加强流域水电站库区环境治理,乡镇、农村等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十三五”末期全流域均达到优良水质标准。
坚决打好土壤污染防治“净土”战役。实施土壤环境监测、土壤污染分类管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三大工程”,积极开展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建设、耕地土壤污染分类管控、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防范、工矿企业污染综合整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五大行动”。科学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污染。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建立统一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动态监控土壤环境质量。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将土壤环境质量作为用地和供地的必要条件,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管理工作,严防矿产资源开发、涉重金属行业、工业废物处理和企业拆除活动污染土壤。深入开展地力培肥及退化耕地治理,实施化肥和农药使用减量行动。要制定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全面整治历史遗留尾矿库、重金属污染土地、危险固体废物堆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加快实施《四川省城乡垃圾处理基础建设(2017-2019)三年推进方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场(厂、站)等设施建设及转运处置、存量生活垃圾治理、餐厨垃圾处理、垃圾渗透液处置。积极推进甘孜州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落实具体责任单位,规范管理医疗废物的处置。
不断强化保障措施,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到位,坚决打赢“三大战役”
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号角已吹响、蓝图已绘制,目标任务已明确,如何把这张蓝图绘制更好,更好更快打赢“三大战役”,关键在于工作落实到位。
在2017年全州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工作会上,对强化保障措施,推进工作落实到位,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各县(市)要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组织领导机构,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污染防治负总责,成立以县(市)长为组长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做到有机构、有人员,同时,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有关问题。要加快制定各县(市)的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方案,把“三大战役”各项任务分解细化落实。
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更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激励约束考核办法》、《四川省水污染防治激励约束考核办法》等合理分配激励考核资金,用于污染防治项目。大力推广PPP、第三方治理等多种模式参与污染防治,培育壮大环境污染治理市场主体,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环境污染防治市场。各县(市)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统筹整合资金和项目,深化“以奖促治”等政策措施,推进污染防治项目的实施。
切实落实考核奖惩,要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将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
切实搞好公众参与,不断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全民参与,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推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高公众的参与能力。开展“打好三大战役、推进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科普漫画、动画、微视频等征集活动。利用世界环境日、“环保世纪行”等集中开展环境污染防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构建党政主导、企业治理、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新格局,确保“三大战役”工作有效推进。
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工作关系民生福祉,关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事关我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信只要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一定能够打好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美丽甘孜的天将更蓝、地将更绿、水将更清、环境更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