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提升“康定速度” 率先跨越发展

甘孜日报    2017年07月06日

    ——专访康定市委书记邓立军

    ■康定市委中心报道组 李铭暇 本网记者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描绘了全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对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开创治蜀兴川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近日,记者就康定市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举措采访了康定市委书记邓立军。

    记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后,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康定市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上有什么思路和打算?

    邓立军:康定作为州府所在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康定的实际来看,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发展是关键。今年以来,康定市以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为契机,以深入实施“六大战略”为抓手,紧紧围绕“率先首部崛起、率先脱贫奔康,奋力建成藏区全面小康示范市”工作目标,多方发力,跑出康定速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2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工业增加值4.32亿元,同比增长37.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11亿元,同比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7亿元,增长10.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978万元,同口径增长7.2%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要求,以及市第二次党代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努力开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新局面”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全力打造一个又一个康定速度,率先走出跨越发展新路,在各个重点领域再次取得新突破,形成新成果,开创新局面。

    记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今后五年要实现“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战略”,并明确提出“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文化繁荣发展再上新台阶、现代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的“五个再上新台阶”整体目标,对此,康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邓立军: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是全省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通过的报告,形成的决议,是引领全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行动纲领、根本遵循。按照大会提出的“五个再上新台阶”的整体目标,我市对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工作路径、工作举措、工作保障进行了再研究、再完善、再提标,以实际行动向省委看齐。

    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我市就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基调,推动发展转型升级;坚持以人民为核心,强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坚持“稳”字为基,推进依法治理常态化;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打牢“两个率先”思想根基;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实现天蓝水清;坚持从严管党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记者:对“五个再上新台阶”整体目标中的“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这一目标,康定市将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邓立军: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转型升级是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市正按照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率先首部崛起、率先脱贫奔康,奋力建成藏区全面小康示范市”奋斗目标,坚持资源开发、投资拉动、消费助推和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推动发展转型升级。

    这方面的具体措施体现在产业上主要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富民产业,大力培育新型产业,围绕“全域特色旅游、高原景观城镇、特色生态工业、现代农牧业”来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把旅游产业做成新型后劲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按照“西山东水”的布局,依托旅游大区建设,多点开发,多点打造,坚持山旅结合、湖旅结合、文旅结合和农旅结合,在折西重点做好以贡嘎、亚拉为主的“山文章”,在折东重点做好以大渡河流域为主的“水文章”。

    在项目上,主要是策划储备一批关系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和紧缺项目;加快对重大工作、重大项目建设的谋划;争取亟需的骨干项目,民生基础类项目,强化项目支撑,以项目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另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争取更多政府类项目,并切实解决好“僵死企业”的遗留问题,发挥市场功能;同时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项目落地。

    记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以“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康定市在脱贫攻坚方面将推出哪些更加务实的举措?

    邓立军:2017年是康定“项目攻坚年”,是康定市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之年,也是康定加快实现脱贫奔康的攻坚之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我市将按照这一理念,以及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以“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继续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标准,实施好“三个一批”。

    目前,我市正在全面加快47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和 6866人减贫工作,用一年的时间来集中攻坚,为明年全市整体“摘帽”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全面加快22个专项部门项目建设,将616个基础类和产业类项目具体落实到部门和人头,确保年内按期完成行业目标;进一步巩固提升2016年已摘帽贫困村以及2014年、2015年、2016年已脱贫户,做到折东与折西统筹、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统筹,已脱村已脱户与未脱村未脱户统筹,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奔康。在此基础上,我市农牧科技、林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贫困村产业发展的引导,因地制宜地发展符合当地的种养业,实现群众快速增收,助推脱贫攻坚;对无集体经济的贫困村,将督促联系领导、帮扶部门及乡镇党委政府要因地制宜地指导发挥优势、采取各种方式,尽快建立集体经济;同时认真落实“五个一”“三个一”驻村帮扶机制,补充完善帮扶主体,建立健全结对机制,加强与贫困村、贫困户的联系,让第一书记、农技员沉下去开展工作。

    今年,我市确定将13个贫困村建成全州一流的示范村,力争我市的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州、全省前列,确保扶贫攻坚工作真正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民生工程。


  • 上一篇:一只蜘蛛的“考验”
  • 下一篇:牵线搭桥的最美“红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