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牵线搭桥的最美“红娘”

甘孜日报    2017年07月06日

——甘孜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创业发展纪实

公司有关负责人与客户签订合同。

公司负责人考察康定新都桥木雅泽朵酒店。

公司员工在州福利院开展活动

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泸定考察瑞丰合作社。

公司工作人员办理担保业务。

公司团队开展党员主题活动。

   和谐温馨的办公环境、精神抖擞的工作劲头、严谨朴实的工作作风,走进甘孜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州融资担保公司),一股苦干实干、奋发有为的气息迎面而来。

   州融资担保公司成立以来,风雨兼程、勇于创新,不断拼搏,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征程中逐步壮大,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公司注册资本金达到1.13亿元,股东增至19个。同时,这个集体也载满荣誉:公司曾先后被评为“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州国资系统财务工作先进单位”和“全省诚信守法示范企业”等光荣称号。

   去年,公司在保余额13176万元,解保金额102420.6万元……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彰显的是州融资担保公司对社会的一份承诺,对责任的一份坚守。采访中,记者真真切切领略到了他们甘做中小微企业最美“红娘”、助推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建设的动人风采。

   近年来, 在州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金融办、州经信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州融资担保公司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州国资委的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公司业务发展;州融资担保公司紧紧围绕公司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授权内容及州国资委、州金融办的相关要求,以公司综合经营计划指标为业务发展目标,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化市场营销,提升营销服务能力、产品维护能力;不断拓展新的业务空间,规范担保业务操作规程,充分发挥其融资担保的社会效能,为“三农”事业和六大战略向好发展奠定了金融基础。

   据州融资担保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晓林介绍,如今,公司上下按照“任务不分工,业务大家推”的业务营销模式,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着力缓解我州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力扶持六大支柱产业,全力服务“三农”事业。通过全体员工不断努力,公司业务发展持续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A助力易地扶贫搬迁 让贫困农牧民喜上眉梢

   盛夏的白玉,草原吐绿、鲜花绽放。走进纳塔乡卡它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排排精心规划的新房拔地而起,一张张堆满喜悦的笑脸映入眼帘……这是该县各级党委、政府转变传统易地扶贫搬迁模式、采用“统规自建”带来的新变化。

   在纳塔乡卡它村,记者随意敲开该安置点村民扎绒的家门。扎绒以前是该村有名的贫困户,他家的房子出现了很大的裂缝,不能住人了,去年底他就搬到安置点了。

   当谈及对工程的质量和今后的打算时,扎绒笑呵呵地说,房子是自己看着盖的,地基和打院子的钱都够盖房子了,质量好的很。住在这里,走路平了、吃水方便了、用电也好了,就是我们以后种地、跑生意也能赚上钱,不像以前住山上了。

   “这个扶贫搬迁安置点已全部完成房屋主体工程。这些工程采取群众自建、政府配套的方式进行,每户可获取一定的补贴;但要修成他家这样,自己还需筹钱。” 纳塔乡政府工作人员阿巴指着扎绒的房子如是说。据了解,这个安置点主要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还要为每户建一个30平方米的养殖圈舍,解决搬迁户的生产生活等后续发展难题。

   修建圈舍和发展后续产业,资金是关键。“银行手续太繁琐,每次都要办理贷款抵押;这些易地搬迁户都是贫困户,手上没有可抵押的资源。多亏了州融资担保公司牵线搭桥,扮演着‘一手托两家’的融资‘红娘’角色,为贫困群众挪穷窝、改穷业、换穷帽、拔穷根解决了资金难题。”阿巴满怀感激地说。

   金融机构有了可支持的客户,客户手中没有可抵押的资源,这就需要第三方承保,帮助消除障碍,最终促使双方携手合作、互利共赢。自我州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州融资担保公司通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贷款,采取“政府+公司+产业+扶贫”联动,遵循“政府主导、精准扶贫、统贷统还、专款专用、风险可控”的原则,帮助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支持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我们充分发挥政府、政府投融资公司、金融企业、产业的叠加效应,支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州融资担保公司副总经理张小军向记者介绍,公司积极探索建立财产抵押担保、第三方担保、公职人员担保等机制,充分尊重和满足贫困群众贷款意愿,对有致富能力、符合条件、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想方设法满足其贷款意愿;对缺乏致富能力、但有贷款需求的,发挥政府引导、协调作用,由致富能人、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中使用贫困农户贷款,并签订带动协议,确保贷款农户增加收入。同时,公司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从根本上帮助农牧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统一的综合性工程来抓,围绕“搬一批群众,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据了解,为了顺利承接易地搬迁工作,使易地扶贫搬迁业务独立,确保项目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严格做到专款专用,特成立甘孜州惠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并确定为全州各县平台公司,有效开展了资金划拨业务;为更好的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作,惠民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全州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的承接、划拨、本息归集、监督管理及收集项目资金资料等相关事宜,积极主动与四川省国农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州扶贫移民局、18县(市)扶贫移民局、平台公司及项目经办银行沟通对接,及时了解各县(市)项目资金投资完成情况表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表、项目建设进度统计表,按时归集利息。截止20176月,全州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使用26035.87303万元,资金使用率为:53.48%,各县(市)平台公司结余资金共计22639.42万元(含质保金),归集2017年项目资金利息119.14万元,累计归集利息2017.77万元。 2017517日,公司还与州人民政府、四川省国农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政府购买服务协议》及《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使用协议》,承接地方政府债务资金17351万元;承接专项建设基金6327万元;承接长期低息贷款28609.37万元,共计承接2017年资金金额52287.37万元。

   近几年,州融资担保公司以贫困村、贫困户等增收脱贫为核心,以金融扶贫为突破口,采取先扶贫再脱贫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效应,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着力改变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为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甘孜打下坚实基础,确保我州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支持中小微企业向好发展

   绿油油的蔬菜茁壮成长,花团锦簇,瓜果遍地。盛夏,记者走进理塘县甲洼镇俄曲村玛吉阿米花园农庄的蔬菜大棚,一股绿意扑面而来,西红柿颜色鲜红,各色辣椒长势喜人。

   “农庄面积1050亩左右,以辣椒种植为主,还种植了大小西红柿、茄子、黄瓜和西葫芦,我们生产的蔬菜主要销往理塘、康定;即便是严冬时节,进了大棚也是这番蔬菜吐绿、瓜果溢香的美景。”甘孜州盛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盛珂介绍说,农庄前后将已搭建起40座标准种植大棚,主要种植有机无公害蔬菜。

   盛珂曾在理塘县服役,谈及部队 “吃菜难”问题,他至今还历历在目:以前,本地没有蔬菜大棚,战友们一两周吃不上新鲜蔬菜。当时,自己萌发了在这里发展大棚有机蔬菜的念头,让当地群众吃上“放心菜”。从泸定县德威乡到理塘县甲洼镇,从种植蔬菜到建休闲农庄,看到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盛珂对州融资担保公司有说不完的感激。

   “那可真是雪中送炭啊!”至今回忆自己顺利收到当地农村信用联社的第一笔贷款时的情景,盛珂仍激动不已。

   从部队退役后,盛珂选择在泸定县德威乡从事大棚蔬菜种植。2012年,当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已开办了公司的他准备扩大生产规模时,却遭遇流动资金趋紧的“拦路虎”。虽经多方努力,但因缺少必要的抵质押物和保证措施,融资渠道总是不畅。

   在全州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细心的他从领导讲话中获悉了融资有困难可以通过担保方式解决的信息。会后,他怀着试一试的心情来到州融资担保公司,没想到几天后,2名担保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奇迹般地出现在他的面前。对企业调研后,在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物抵押的情况下,担保公司以股权作抵质押,为他出具了担保函,盛珂创办的这家企业才得以获得首笔30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珍贵的贷款,不但解了燃眉之急,企业发展也迈上了新台阶。

   为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的故事,仅仅是州融资担保公司近年来致力于缓解我州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个缩影。

   “对小企业的还贷能力的信用缺少一个可以考量的标准,因此银行业不得不提高贷款‘门槛’,在预防融资风险的同时,也把许多信用好、急需贷款的小企业挡在门外;另一方面,对于涉及范围很广的个人创业,贷款更是一个难以跨越的“坎”,尤其是对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者,贷款难几乎成了自主创业的一堵墙。”对于许多中小微企业的困惑,州融资担保公司副总经理杨秀洁这样说道。

   “融资性担保体现的是信用放大和财务杠杆作用,具有金融性和中介性两重属性。”杨秀洁说,按照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公司着力推进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多渠道筹集担保基金,进一步拉长融资杠杆,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逐步实现金融资源在中小微企业以及新兴朝阳型、科技创新型政策扶持产业的有效配置。这样既可以支持个别企业渡过难关,也能进一步支持信誉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

   近几年,为解决我州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客户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州融资担保公司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成立了甘孜州迅捷融资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并与当地各家商业银行合作开展相关咨询业务,从而解决了客户政策了解不透析、银企信息不对称、财务信息不完善,财务资料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州融资担保公司以“服务三农”为目标,采取“扶贫批发贷款”运作模式,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大力培育发展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中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政府产业园等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据了解,截至2016底,以甘孜州青藏谷地有限责任公司、甘孜州盛煌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泸定县瑞丰合作社、泸定县益禾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共获得4548万元担保资金,较2015年增加1102万;2017年上半年,州融资担保公司继续为中小微企业及“三农”事业出谋划策,解决融资困难,拓展融资渠道。甘孜州宇辉商贸有限公司、四川古谷水业有限公司、成都兴恒物流有限公司、康定林峰电器有限公司、泸定县宏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理塘县鹏飞牦牛肉公司等中小微企业共获得3300万元担保资金。同时,州融资担保公司与新都桥景区、海螺沟景区内多家小微企业,理塘养殖业、九龙养殖业、石渠养殖业及康定市、泸定县内养殖业达成意向性合作共识,预计担保金额6500万元。

   C强化管理转作风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成就一流的事业,需要一流的人才队伍,更需要一流的工作作风。州融资担保公司探索和建立了一套卓有成效的人力资源和内业管理体系,为员工实现个人价值、提高幸福指数创造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公司每周一、二晚组织我们开展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廉洁从业等内容的学习,旨在进一步提升了干部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履职能力,扎实推动工作,规避风险。”州融资担保公司业务部有关负责人汪洋向记者介绍,公司上下始终以 “三项制度”改革为引领,坚持“内控先行”原则,努力将“安全性”、“规范性”目标自觉融入日常工作中去,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财管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旨在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潜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在一定的框架内控制风险,强化管理;坚持动态梳理和更新管理办法、操作手册,形成业务操作指南,明晰业务操作流程和岗位职责,以及重要风险环节和防控要点,进一步增强业务处理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近几年,为了提高员工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公司建立常态化的操作风险防范和职业操守培训机制,组织员工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同时,为做好基金工作,公司还从内部选派员工参加基金专业知识学习,着力培养基金业务管理的优秀人才,努力助推我州产业引导投资基金和浦发扶贫投资发展基金工作。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其所赖以立足的社会。”州融资担保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晓林这样说道。

   承接扶贫批发贷款、支持培育贫困村的市场经营主体、满足当地相关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解困。

   学习宣传好法律法规和新政策,为贫困群众办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

   近年来,州融资担保公司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把履行社会责任提上企业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和部署社会责任,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努力形成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一如既往承担社会责任,围绕增加信用,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担保能力,提升服务质量,调整收入结构,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做文章,做好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我州经济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作出了新的贡献。

(本版文图由州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 上一篇:提升“康定速度” 率先跨越发展
  • 下一篇:信念凝聚力量 前景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