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记道孚林业局最美生态护林员方刚

州林业局    2017年12月19日

保护生态无怨无悔  扎根高原建功立业


方刚,男,汉族,1997年参加道孚林业局工作,自1999年起担任扎宗寺林场管护班组长。二十余年来,方刚一直驻守在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林区,团结和带领全班组职工,以林业人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穿梭于78960.4公顷森林内,对国家森林资源实施有效的管理,有效维护了康巴高原的生态安全。他的默默付出,也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职工的肯定,参加工作至今,先后8次获得“道孚林业局先进生产工作者”等各类荣誉称号。

无畏艰难 扎根雪域高原

扎宗寺林场驻地距离道孚林业局局本部100余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是道孚林业局最后一个不通电、不通手机的林场,环境最艰苦、工作辛苦是扎宗寺林场的真实写照,由于扎宗寺林场驻地没有健全的基础设施设备,交通基本靠步行,信息封闭,生活清苦是对他们工作生活最贴切最真实的写照。省州工作组每一次到扎宗寺林场检查工作后,均被他们所感动,说到“在这样的环境中,别说工作,你们能够长期生活就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

1998年道孚林业局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扎宗寺林场全面停止木材砍伐和运输,原本车水马龙,运输木材的车辆川流不息的繁忙景象仿佛一夜间嗄然而止,林区安静了下来。随着林区车流量的急剧减少,职工的生活物资也只有依靠扎宗寺林场每月安排车辆2次集中采购运送,每次采购生活物资时,方刚都要采购大量的洋芋、萝卜、莲花白等耐储藏的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勉强保证每天吃上一点蔬菜。即便是这样,在每年6至9月雨季时,也往往因为公路垮塌、泥石流等灾害,造成林区道路长时间中断,常常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都吃不上一点点平时吃腻了的洋芋、萝卜、莲花白等蔬菜,在这样的时候里,能够有一罐郫县豆瓣作为下饭菜,都是一件能够让人感到十分幸福的事。吃肉也很困难,由于林区道路路况差、车速慢,100多公里的路就要走上一整天,每次早上6点钟在道孚县城采购的猪肉运送到扎宗寺林场时已经到了下午7、8点钟了,尤其在热天,猪肉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在路途中就已经有轻度变味的现象了,更为困难的是,由于2006年前,扎宗寺林场仅有一座125瓦的小型水电站,却要保证扎宗寺林场及拉日马乡7000余名职工和牧民群众的用电需求,就连照明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更不要说能够使用冰箱。没有电冰箱,如何能够延长猪肉的保质时间?方刚就把猪肉分割成小块,用塑料袋装好,深深的埋进河边的沙子里,即使这样,也只能吃上几天的新鲜猪肉。最困难的是,2010年前,扎宗寺林场不通电话,林场要向局汇报工作,只有依靠一台15瓦的单边带电台,每天定时3次联系通讯。母亲只身一个人居住在农村老家,要操劳家中的农活、还要帮助自己带小孩,身体怎么样、生活还好吗,小孩还听话吗,这些都是方刚时时的牵挂,由于到县城打一次电话,来回就要耽搁2、3天,怕耽误工作,方刚常常只能在几月才回县城打一次电话,更多的时间,就是通过运送生活物资的车辆,写上一封家书告诉家人平安,有时母亲生病了、邻里发生纠纷了、孩子与同学闹矛盾了、家里的庄稼受灾了,往往都是2、3个月之后才知道。方刚的儿子方建峰被诊断出患有轻微脑瘫,由于信息不畅通、治疗不及时,给孩子留下了终身的残疾。

就是在这样艰苦环境中,方刚都从来没有提出过离开,也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调到条件相对较好的林场工作,而是积极主动地面对这一切的一切,无怨无悔地守护着扎宗寺林场每一棵树、每一片林、每一寸林地、每一只野生动物,为康巴高原的生态安全默默付出。

辛勤付出 再造绿水青山

实施“天保工程”后,国家提出大面积绿化宜林荒山荒坡,增加森林绿化面积,维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1999年至今,上级下达道孚林业局扎宗寺林场的公益林建设任务高达48.5万亩。每年3月底至5月初是人工造林的黄金季节,为了抢抓时间,方刚就和班组成员搭帐篷住进了深山沟里,以植树人的身份活跃于林区的一片片荒山上。为确保公益林建设质量,作为班组长,每天早上6点钟之前,方刚就要赶快起床,清点并领取班组人员的公益林建设用苗木,吃了早饭又催促班组成员背上苗木、拿上工具,快快出发赶往造林地块。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要背上七、八十斤重的苗木沿着坡度40、50多度的山路向山上攀爬,每走一步都要让人喘上一口大气,而要走到造林地块,需要爬上好几个小时。到了公益林建设地块,刚放下背运苗木的背篓,还没有好好地喘上几口气,方刚就要监督班组职工立即开挖土沟、假植苗木,确保苗木根系不受阳光照射,以确保苗木成活率。种植过程中,方刚还要按照“苗正根伸、穴大底平、细土壅根”“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求,随时检查班组成员栽植质量、到顶到边情况,及时抓好存在问题的整改,确保公益林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正是方刚和全场职工身上那种“不畏艰辛、只愿山青”的朴素情怀,才让扎宗寺林场46.5万亩荒山批上了绿装。经上级检查验收,1999年至今,方刚所带领的班组营造的2万多亩的公益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保存率均达到验收标准,方刚也被评为“道孚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10年先进生产(工作)者”。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林木种苗是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为了培育出适应高海拔环境生长的优质的云杉种苗,让扎宗寺林场宜林荒山荒披上绿装,方刚要同班组的其他职工精心管理林场20余亩的云杉种苗,定期开展除草、防病,施肥、打水等各工序工作,以确保5年之后能够上山栽植。尤其是除草工作,为了防止杂草反复萌发,不但要顶着烈日,连续7、8个小时蹲在苗圃地中,将手指硬生生插入土壤中,以便将杂草连根拔起,还需要徒手在长满针叶的云杉苗木中穿梭寻找,以确保除干除净、除早除小。往往还没有把一轮草除完,就让方刚和班组职工的腰打不伸、腿伸不直、手指开了裂、指甲变了形、手臂布满伤,轻轻一碰,就尤如刀割。而这样的工作,一年之中至少要重复开展8次以上。

用心用力 保卫生态安全

扎宗寺林场天保工程建设工程区内,林农交错、林牧混杂,既有以农为生的定居林区的藏族老百姓,又有以游牧为生的老百姓,而方刚班组所管护的责任区主要以游牧为生的老百姓为主,他们居住地不固定,有着随处野外用火烧茶的生活习惯、森林防火的难度大。方刚知道,要有效保护好国家森林资源,除了要抓好日常管护监测外,还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争取老百姓自觉参与,形成人人建生态、人人保护生态大格局。方刚严格按照企业的规定,一是认真落实集体巡护制度,进山前总是提前规划巡护工作往返路线、时间等,带领班组成员每天在海拔高度近4000米的深山密林中步行30公里以上,对责任区内森林资源进行全面巡查,切实做到“走到位、看到位、管到位、护到位”,确保责任区内的资源保护工作无盲区、无死角。由于巡护路途远、时间长,方刚和班组职工只能靠干粮,就地取山泉水充饥,对此,企业先后两次为巡护职工配备了保温饭盒和保温水瓶,这一小小的关怀之举却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更是坚定了方刚保护好生态的决心。每天回到驻地后赓即进行总结记录,如实反映资源监测情况,为上级主管部门和林场提供决策依据。二是按照局“三级联系”(局与县联系、场与乡联系、职工与群众联系)要求,方刚经常带领班组职工深入牧民群众,面对面宣传安全用火、科学防火以及火灾自救知识,规范用火行为,引导牧民群众革新生活方式,推广带保温水瓶外出放牧,减少牧民群众在林区野外用火行为。三是抓住重点。在春节、藏历新年等宗教用火的集中时期,方刚更是在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环境中,亲自带领班组职工蹲守在各个用火煨桑点,从一大清早就守护到天黑尽,确保火灭人离,绝对安全。

甘于付出 承担更大责任

春节期间正是道孚林业局森林防火关键时期。由于班组职工都是内地人,90%以上的班组成员长年累月与亲人两地分居,为了在春节期间既确保国家森林资源安全、又能够让职工能够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尽上一分为人子女的孝心、为人父母的责任、为人夫妻的义务,道孚林业局规定“春节期间全局各单位只允许不多于一半的职工请假”,但是方刚深知春节期间林区人员流动量大、野外火源多,是整个森林防火关键期,为了确保节日期间不发生森林火灾,方刚把对家人的感情和思念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不但放弃了春节期间回家与家人团聚机会,还主动把请假离开工作岗位的班组成员管护责任区域的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工作责任承担起来,为此,他的工作时间每天也至少延长了三分一之以上,十多年来,都没有与家人吃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圆饭,也没有为独居在内地的母亲操办过一次生日。

在这海拔高度近4000米的雪域高原,虽然工作艰苦、生活清苦,但是作为道孚林业局一名基层班组长的方刚和班组职工,以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和不畏艰辛、只原山青的朴素情怀,和班组同事们守护了78960.4公顷国家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20多年,有效防范和减少了乱伐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危害生态安全的事故发生,实现了森林资源面积、蓄积不断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绿色不断延伸。每当看到这满目的绿色,方刚的心底不由得就升起了满足的自豪感,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




  • 上一篇:州委第五巡察组进驻州经信委开展巡察
  • 下一篇:我州评选优秀广电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