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为时代而“变”——甘孜日报社征集改版“金点子”选登

甘孜日报    2018年05月01日

编者按

    2018年5月1日,《甘孜日报》再次改版。为了汇集更多的智慧与力量,甘孜日报社重磅推出“千元征集办报‘金点子’活动”。该活动方案通过报纸、新媒体进行推广,得到了全国各地读者的踊跃响应。大家纷纷为《甘孜日报》改版及发展出主意、想办法。现选登部分“金点子”。

    众人拾薪 共话改版

    ★报纸改版应该保持速度感和异质性,加大第二落点的速度,当新闻发生时记者应有较强的敏感度和判段力。

    ★报纸改版内容为王,大力挖掘接地气的新闻才是个不错的方向。

    ★时事版是整个版面的重头戏。希望时事编辑学习《新华每日电讯》“为读者当新闻秘书、替读者选新闻精品”新闻理念。不要粗放,需要“深耕细作”。可以开设“镜头说事”来呈现图片新闻。特别是遇到中央文件等大部头文字,应该增加图示来增强可视化。 

    ★以质取胜,不以量唬人。解决现在报纸碎片化问题,版面上应该摒弃鸡零狗碎的小新闻,比如无实用性、服务性、机关报的新闻鸡肋;特别是各种简报式消息,严格控制,不能泛滥。

    ★多点故事讲述,少些流程式记叙,鲜活打动人心。主张时政新闻民生化(应放大公共关注的利益点,不要材料通稿来稿照登,不加提炼)、社会新闻故事化(学习都市报的新闻故事化)。

    ★汽车、财经等版面,经营性专刊改革是块难啃的骨头。专刊与各行业合作适时考虑少点广告宣传味。专刊也应该强化策划意识,唱好四季歌。

    ★现在是融媒体传播时代,报纸采写署名也应该标注为“甘孜日报全媒体记者”,让采编树立这种理念。

    ★报眉统一风格。可以在每个版面版面名称之前第一个字符都是固定样式的“G”字母标识, “甘”字首字母。注入色标识,提高辨识度。

    建议①:推动新闻可视化

    网友:长袜子皮皮(康定)

    《甘孜日报》目前给人最大的直观感受是“内容摊饼、文字堆砌、编排老气、色彩不稳定”,这种情况在二、三版尤为突出,民生新闻、行业资讯大小拼凑,长篇大论词语堆砌,文章与文章之间、文章的段落章节之间区分界别不明显,让人难以产生阅读兴趣。在快节奏的信息阅读环境下,读报的主要吸引力来自于快速获取精粹信息、某一条信息价值有助于我们工作生活并有拍照留存意义,因此,报纸版面设计必须跟随新时期阅读方式和心理需求的变化而快速做出反映。

     建议:开发设计版面模具。版面设计以尽量帮助读者减少读报时间,同时又得到信息、精神、视觉满足为基本原则,让版面设计总监,结合藏区特点和受众心理特点,开发设计若干种版式模具,模具要满足结构简洁明快、种类少而对比强烈的标题字体、节奏稳定的文字分栏、恰到好处的留白、宽松的间距、清爽但不滥用的色彩。

     建议:推动新闻可视化。新闻可视化是指以数据挖掘为核心、以图表、图列、图形可视化为呈现形式的新闻报道形式。可视化报道可在短时间获取用户关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建议:随手拍开创分享空间。随着甘孜日报媒体融合业务的扩展,新闻稿件也不再局限于文字图片,随着5G时代的到来,视频一定是打通各圈层,促进全融合分享的一个有效形式。尽管我们拥有了抖音、快手,但是为甘孜州本地圈层提供视频分享的平台还没有,实际上我们还更多想关注本地人群的动态,以便因在共同地域和生活工作环境下,产生思想和行动的共鸣。报社可利用现有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开设视频社交栏目,开放视频社交平台,通过内容策划吸引网民将随手拍摄的视频(趣事、搞笑、吐槽、创意、社教、美景、美人、生活、育儿等等)分享到平台上来,讲述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移动故事,培养网红,通过个人魅力增加关注量。

     建议:新媒体阅评报纸。微信公众号设定固定栏目,不定期对于报纸某一天的特别精品、特别有吸引力、特别有价值的版面进行阅评,主要采取简短文字介绍和版面截图的方式,通过开放点评,广泛收集读者评价。这样可以增加新媒体用户关注报纸的代入感,让新媒体用户群通过新媒体关注报纸,关注报道。

      建议②:加强红色文化挖掘力度

     读者:龙培民(康定)

      作为《甘孜日报》的忠实读者和业余撰稿人,我与《甘孜日报》结缘于1988年9月。1992年7月参加工作自今,我更是见证了《甘孜日报》由周三刊到日报,由小报到大报的华丽转身。在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网络无孔不入,电子读物独领风骚,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今天,《甘孜日报》要勇立时代潮头,拥有一批固定的读者,并不断扩大自身影响,我认为可从下面一些方面作一些尝试。

      加强特色乡村的宣传力度。甘孜州地域辽阔,共有18个县(市)325个乡2679个村,其中有许多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如以茶马古道而闻名的化林坪,318线上以骑游之家而为人称道的折多塘,以地震重建而著称的江巴村......。能否对甘孜州所有的特色村寨进行逐一宣传报道,介绍他们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等。

      加强对各行各业人才的宣传力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中有大量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各类人才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能否专门开设一个栏目,报道各行各业领军人物、普通人物一天的生活历程,介绍他们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艰辛不易等。 

      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力度。我州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经过区域,红军在我州的活动时间长、范围大、影响大,建立了多个堪称第一的民族苏维埃政权、博巴政府、红军师等,留下了众多的红色遗址和红色故事。能否开展一次重走红军长征路(甘孜州段)的活动,对沿途的红色景点进行详细介绍,对红色故事进行收集整理,进而挖掘红军精神、长征精神在甘孜州的具体体现及深层内涵。

     建议③:开通《甘孜日报》纠错通道

    读者:包旭杰(康定)

    对于一个文字工作者来讲,我一直很关注《甘孜日报》的变化,从十年前到九龙县上班就积极向报社投稿。还记得我最初被采用的一篇稿件是《记忆中的雨》,发表在2009年。但那时我工作的地方很偏远,只在收到稿费时才知道稿件被采用了。自己也没有留存当时的那份报纸。我调到康定工作后,向报社投稿更多了,发表的消息(文章)也更多了,《甘孜日报》对我的认可深深的鼓舞了我。

    因为关心报纸,所以在读报时也很仔细。我知道编辑工作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但是在读报过程中仍然会发现一些内容瑕疵。有几次我向报纸发邮件指出来,也收到过报社在邮箱里的回复。

    我建议:开通《甘孜日报》纠错纠误通道,如有读者指出报纸的错误,将给与一定的奖励;在隔日报纸上刊出错误的地方,向读者致歉。希望报纸越办越好。

    建议④:多开办民生、文化类栏目

    读者:肖女士(康定)

    笔者出生在康定,可以说《甘孜日报》是伴着我长大的,从懂事起,印象最深的就是墙壁上整整齐齐贴着的报纸,还有父亲书桌上的报纸,那时交通不发达,没有现在这样丰富迅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大家最盼望的就是邮车按时送达的报纸了。而作为当时的“地方主流报纸”——《甘孜日报》,则是大家获得时讯最快的途径,所以笔者一家都是《甘孜日报》的忠实粉丝。直到现在,定居内地的年迈父母还是对《甘孜日报》非常关心和感兴趣,并关注康巴传媒,经常转发康巴传媒的相关文章。获悉《甘孜日报》即将改版,提出以下两点小建议。

    1.希望开设民生热线或曝光台一类的栏目,现在大家很关注时讯,但最为息息相关的还是自己的生活圈,如果能有一个能及时与大家互动并能解决一些问题的栏目,如:本地办证指南、甘孜旅游指南、街边的窨井盖坏了找谁……等等,相信这样的栏目是会受到关注和欢迎的。

    2.甘孜州是“康定情歌的故乡”,“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格萨尔王的故里”,“嘉绒文化的中心”,“茶马古道的主线”,“香格里拉的核心区”,有着深厚的康巴文化底蕴,希望《甘孜日报》多开办弘扬民族文化的栏目。

    建议⑤:提高社会民生新闻占版率

    读者:孙啟分(达州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欣闻《甘孜日报》正在实施新一轮改版优化升级。作为一名准新闻人,鲁班门前弄大斧,提出两点建议。

     新闻可视化是应有之义。很多报社招聘视觉总监统揽视觉设计,《甘孜日报》应该在制图等视觉元素方面达到速读、易读、悦读的要求。因为,版面包装真的非同小可。

     增加社会民生内容。浏览了《甘孜日报》电子版,发现社会民生新闻严重不足。贴近才有力量,作为党报,理应确保足够版面报道本土新闻,提高社会民生新闻占版率。必须坚持本土新闻为王、优先的原则。特别在当前新媒体格局下,一定要在凸显本土化特色上下功夫。只有抓住地方新闻,才能吸引住本地的读者,才能在地方新闻市场占据优势。

    建议⑥:让《甘孜日报》成为"桥梁"

    读者:彭援军(北京)

     地处偏远的《甘孜日报》,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能以再次深化纸媒改革的魄力,向社会征集该报改版所需的“金点子”,以及该报当年刊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报道的汉藏两种文字珍品老报纸,用以展示中国改革开放起航标志点的两大创意举措,就足以看到报纸真心思改、求贤若渴的诚意,亦能从中看到试图突破纸媒困境、走出纸媒低谷、进行纸媒融合、再创纸媒辉煌的决心。

    从夲质上说,纸媒改版,无外乎改版面、改内容、改文风等项。我认为,《甘孜日报》作为具有地区区位优势和地区民族特色的党报,仍要围绕“党报姓党”的根夲原则和“为民服务”的最大任务,来想点子、出主意。

    我的建议是,《甘孜日报》不但要成为联系本地区“党政军民学,工农商学兵,青少老妇联,东西南北中”的桥梁,而且要成为康巴高原联结祖国内地和世界各地的桥梁。为此,可新设《康巴与内地》及《外国人眼中的康巴》两个栏目,刊登一些相关文章(征文),撰文作者圈定在康巴夲地以外的人群。这两个新栏目,不仅可以给夲地读者带来阅读的新视角,而且这两个栏目的内涵与外延可以是无限的广大,是选题与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

    我的建议虽不新奇,但实用、管用,如改革开放初期,《北京日报》就开设过《外国人看北京》栏目,后来该栏目还出版了同名书籍,召开了外国作者座谈会等,副产品也大获丰收。

    建议⑦:有奖征集新闻线索

    读者:刘经纬 陈家风(上海)

     在新媒体时代,《甘孜日报》应激发广大网民向报社提供新闻素材与线索,可大大提升版面的互动性、交流性、可读性与实时性。可每年度举办《甘孜日报》读者有奖问卷调查,让读者积极参与或为报社献计献策。建议改版之后,多发生活中实用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趣味文章;多发地方民间文化类故事文章;多发身边创业创意的知识类体验文章;多发交通发展类民生文章;多发环境保护类宣传文章。

     建议《甘孜日报》与品牌企业合作,增设“品牌互动环节”。建议开发一个既能实现网上办事,又能收看《甘孜新闻》的公众版APP。建议《甘孜日报》建立“快讯通”,该“快讯通”比报纸、广播、电视获取的信息更及时更全面,读者如打开手机,有关“资讯实时发布与查询、转发、应用”等方方面面都非常方便,什么地方有好吃的,什么地方有好玩的,什么地方有商品打折的,一切美妙生活尽在掌握之中。

    建议⑧:独家策划与深度报道相结合

    读者:莫远明(重庆工商大学学术期刊社副社长)

     《甘孜日报》于2018年5月1日正式改版,这是新时代《甘孜日报》转型发展的大智慧、大视野和大手笔。作为传媒同行,特提出几点建议。

    独家策划与深度报道相结合。涉及重大新闻,除例行刊发新华社或《四川日报》通稿外,还要加强独家策划,避免同城同质恶性竞争。在互联网+时代,《甘孜日报》作为传统纸媒,不必与新媒体去竞争时效性非常强的新闻,而应开创深阅读新局面,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独树一帜,让人印象深刻。

     康巴特色与汉藏一家亲风格相结合。要充分挖掘康巴特色与汉藏一家亲风格,相辅相成,并行不悖。这种理念应成为主线,贯穿到办报过程始终。

    纸媒传播与融合发展相结合。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当下,《甘孜日报》也必须向全媒体过渡。在不放弃纸媒阵地的同时,纸媒形态与网站、微博、微信以及新闻客户端相结合,扩大传播效果。建议《甘孜日报》新媒体平台立足高起点,要作为甘孜州级甚至申请作为省级重点“双创”平台打造。要完善康巴传媒网和数字报刊平台,加强数字出版,探索AI+IP+TT视野下的《甘孜日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之路。建立和完善甘孜日报信息资源体系和综合云平台。该平台要与多个州级部门和信息资源库进行对接,集成新闻出版资源数据、咨询服务数据、运营商用户统计数据等,为全州宣传文化管理提供大数据分析基础。同时通过开放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数据采集共享,推动宣传文化管理信息咨询服务、现代化市场运营和精细化行业监管的有机联动,建立和完善报社内部互联网平台,提高办报效率。

     品牌形象与媒体宣传相结合。这次《甘孜日报》改版,是稳固和重塑品牌形象之举。打造全新形象,需要加强自身的宣传,同时借助其他媒体平台宣传,成为甘孜的一扇重要窗口和亮丽的风景。要创作、提炼并推广《甘孜日报》宣传口号、形象标识、形象宣传片、报业精神、文明服务公约,打造全新的《甘孜日报》品牌形象,用于宣传和推广。

     读者至上与优质服务相结合。《甘孜日报》改版,也应了解读者定位和市场定位。因此,改版后要更加注重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加强编读互动。通过向聘请特约记者、特约编辑、特约审稿人、特约评报人,开通读者热线,组织金牌读者评选等活动,夯实读者群。

    建议⑨:开设《编读往来》栏目

    读者:王顺兰

     组织“秀时尚“活动。这是一个全年选秀比赛,可以在娱乐版中举办,通过短信报名和短信投票选出年轻的甘孜时尚青年代表,不断为报纸增加人气,同时收益也得到提高。

    增加《回眸历史》栏目。甘孜州历史厚重,报纸虽然是新闻纸,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人是需要一点回顾的,比如与历史的今天对比甘孜有了什么巨大的变化,这样能给今天的读者了解更多过去,知识面就会更广。

    开设《有话大家说》栏目。每天提出一个事件,可以是时政或者是热门关注的事件等,读者用电话、短信、电邮等方式最快地传来种种看法与观点,只求丰富,不求统一。篇幅不大,但生动新鲜,异彩纷呈,颇有读头。

    成立读者俱乐部。向年订户发放读者会员卡,每月定期搞些特色活动,并能与商家联动,吸引更多读者前来订阅。

    开设《编读往来》栏目。推出一个编读往来版面,内容可以涉及编辑部的故事,对读者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读者对报纸的建议、业务知识等,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设立《草根之作》栏目,为草根作家提供平台。设立《每周大事记》栏目,在每周末的《甘孜日报》上,重新回顾一周来发生的重大新闻,让大家有所回顾,同时也能弥补周末信息不足的缺陷。设立《方言市井》栏目,用甘孜的本地方言介绍一个当地的乡土文化或习俗,既让外来人员能进行学习,也让本地的居民更深层次了解本土文化。

    建议⑩:让报纸融入生活

    读者:章沛(成都)

     5月1日《甘孜日报》将全新改版出现在大众视线,作为长期关注报纸的热心读者,表示由衷的高兴,祝愿《甘孜日报》越办越好。在现代生活中,在阅读报纸兴趣和氛围日渐衰退的今天,要让报纸走进人心,必然要采取一些手段,让报纸融入生活,不仅成为传播信息的载体,还要成为生活用品,在此提两点建议。

     希望报纸与文创产品开发相结合。不要把报纸简单地视为印有文字的纸,要用发散的视觉眼光去看待它的衍生作用。可以尝试“报纸+物件”形式,将报纸开发设计成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比如将报纸的精华内容、迫切需要传递的新闻,印制在雨伞、窗花、书签、水杯、商标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物品上,增加报纸的实用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希望未来的报纸与商业营销相结合。可以尝试让报社与商场、电影院、汽车站、宾馆酒店、旅游景区等市场主体合作,采取集报纸兑换优惠券、特票、会员卡等形式,刺激大众去购买、阅读和收集报纸,在实现商业合作的同时,还可以将报纸设计与票劵设计相结合,不断通过市场营销手段加深社会大众对《甘孜日报》的印象和感知。




  • 上一篇:我州抓实节日期间安全生产
  • 下一篇:向劳动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