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回眸,甘孜日报的变迁 聆听,甘孜发展的足音

甘孜日报    2018年05月01日

稻城亚丁机场。 亚丁机场 供图

雅康高速泸定连接线。胡廷辉 摄



2017年“川藏第一桥”的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兴康特大桥架设。游蓉萍 摄

1985年康定师范专科学校恢复重建。

建州初期,康定各族人民迎接中央访问团。

80年代包干到户为农业生产注入活力。

70年代,民族贸易空前活跃。

60年代,干部群众投身家园建设。

从64年前甘孜州的第一张油印报诞生,到今天的全媒体时代,以一张薄薄的纸为舞台,引领时代呼声,镌刻历史细节,定格奋斗甘苦,让更多人去阅读、去铭记,去回望、去展望。在永恒的时间中升华有限生命,在光荣的事业里实现人生价值,一直就是甘孜报人的坚守与目标。

64个春秋,万余期甘孜报,有多少图文报道,紧贴时代,见证了在党的光辉引领下,甘孜藏族自治州走过的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又有多少诗歌散文,关注心灵,记录了祖国大家庭里甘孜人不平凡的心路历程。

从《甘孜日报》的变迁为线索回眸历史,甘孜藏区的变迁之路风云跌宕,壮丽多彩。

建国初期,在党的领导下,民主改革的春风吹遍甘孜藏区,1954年8月23日,一纸印有藏汉两种文字的《康定报》(1956年10月16日更名为《甘孜报》)就此应时而生,是新中国第一个地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委机关报。从此,甘孜藏区人民有了自己本民族文字的报纸。在藏汉两种文字的报头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族儿女团结起来”的醒目铅字,至今字字千钧,力透纸背。

同年底,纵贯甘孜全境,堪称“人类开创史之壮举”的川藏公路317、318线同时开通,历史性改变了藏区交通条件。当期《甘孜报》对这一激动人心的事件进行了全面报道。

1978年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落幕,《甘孜报》藏汉文版全文转载了会议公报,甘孜藏区由此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在党的领导下,全州各族儿女奋发向上,从困难中突围,在发展中变革,古老的康巴大地处处呈现经济加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气象。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在《甘孜报》上,读者不仅能看到诸如《胡耀邦总书记来我州视察》、《班禅副委员长向州、县级机关干部作报告》这样的大新闻,也能读到《一个受欢迎的林区小店》、《藏家鲜花美》、《女兽医靳玉兰》、《雪山上,有一群士兵》、《为了日本朋友的生命》等反映群众生活变迁,彰显理想情怀,充满人性关爱的新闻作品,还能读到由本土文化人、和作家及文学爱好者写下的许多关于康巴、关于历史、关于时代的文章及诗歌、散文等作品。

这一时期,由《甘孜报》专题策划“寻找康定情歌的作者”的连续报道,引起全国轰动,为甘孜州提高知名度和打造旅游产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1995年6月康定遭遇特大洪灾时,《甘孜报》“康定地区抗洪抢险特刊”给予全州人民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2003年1月,《甘孜报》藏汉文版均改为对开大报。2004年1月,周三刊的《甘孜报》发展为《甘孜日报》,《康巴周末》创刊,藏文报改为对开大报;2010年10月,甘孜日报《康巴传媒》藏汉双语新媒体中心正式成立;2017年1月,《甘孜日报》扩版为8个版,用更大的容量和篇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关注、报道甘孜藏区社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日益提升。

省州委、政府领导多次深入甘孜日报社调研指导,关心报社发展,提出发展要求。《甘孜日报》紧紧围绕州委“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关键、抓好三件大事、补齐四大短板、夯实五大基础、实施六大战略”总体工作格局,服务党委决策、参与百姓生活、引导舆论主流、实施舆论监督、突出地域特色,讲好甘孜故事,唱响甘孜声音,在全面宣传报道的同时,开设一系列专栏,充分发挥了党报的喉舌作用。

这十多年,甘孜州发生的巨大变化从《甘孜日报》的报道可见一斑:1999年12月,二郎山公路隧道正式开通;200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赴甘孜考察,甘孜藏区的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由此拉开序幕;同年8月,首届“康定情歌”节举办;2007年10月,康定机场建成通航;2009年2月,牧民定居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正式启动; 2013年9月,海拔4411米,号称“世界最高民用机场”的亚丁机场迎来第一架航班;2016年4月,格萨尔机场正式开工;2016年5月,甘孜州全面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2017年底,泸定成为率先脱贫县;2017年4月5日,被誉为“川藏第一桥”的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兴康特大桥架设首根主缆索骨,同年9月,雅康高速雅安至泸定段试通车;2017年2月,海螺沟景区成为全州首个5A级旅游景区;2017年11月,十九大闭幕之际,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活动在雪域高原处处开花……

在党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甘孜藏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不断取得发展,《甘孜日报》的一篇篇报道,就是甘孜社会发展的一声声足音。

近一年来,为更好地紧跟中心、服务群众,跟上主流媒体创新发展的脚步,按照州委要求,甘孜日报社充分利用走转改的机会,广泛收集干部群众的意见,并多次组织考察小组,前往省和其它州(市)级媒体考察交流。甘孜日报社进一步明确了“主流、权威、责任、服务”的办报宗旨和 “导向为魂、内容为王、读者为天,策划至上、版面创新、宣传出彩”的办报理念,做好改版酝酿和准备工作。

今天,2018年5月1日,《甘孜日报》汉文报全面改版。《甘孜日报》汉文报及其副刊《康巴周末》把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改版后的《甘孜日报》汉文报及其副刊《康巴周末》从报头、版面设计到内容,都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和设计,力求从形式上做到清新时尚、弘扬正气又具民族地区特色的品相与风格;力求从内容上更加精益求精,践行使命担当,突出思想深度、历史的厚度,传递理想情怀的温度,多出精品、好作品。

在全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选择改版,是为了以更贴近心灵的方式,秉承党报引领时代、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情怀,记录、传递甘孜大地新的发展历程,讲述、留住与梦想和爱有关的时代记忆。我们坚信:用大爱、理想、情怀、关怀镌刻的一切,不会因时光流逝而失色。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面对报业的新发展和新挑战,《甘孜日报》唯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求新求变,以更加贴近群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品格,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才无愧于脚下这片丰饶的土地,无愧这个伟大的时代。 (未署名照片由州档案局提供)

寄/语

谱写新篇章

万里征途远,秣马再起程。我真诚祝愿改版以后的《甘孜日报》越办越好。希望她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从文字到图片都更加出彩,从思想性到艺术性都让读者喜闻乐见;希望她坚定不移地传达党中央的声音,真实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希望她像圣洁的雪山、多彩的草原一样,成为当代甘孜新的文化名片;希望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传承发展,开拓创新,为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园,谱写新时代甘孜州改革发展的新篇章。(罗勇 原《甘孜日报》记者,现为四川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致敬!芳华

提起《甘孜日报》,如同打开我记忆中的潘多拉魔盒。岁月流金作底色,五光十色的报事人事缤纷耀眼的纷至沓来,关都关不住。在这座记忆的寺院里,每幅唐卡都鎏金嵌宝的承载了《甘孜日报》光辉峥嵘的岁月。甘孜日报对甘孜州经济文化建设的贡献和各族民众文明雨露的润化方面善莫大焉,修书撰史也难叙完。我有幸在龚伯勋老师的引荐下入职甘孜报,一直到28岁离开甘孜报,青春岁月都是在甘孜报度过的。芳华,是我们甘孜报人共同的记忆!(蔡虹 原《甘孜日报》记者,曾为《四川工人日报》社长、总编辑)

回眸与眺望

其中有这样一群媒体人,将文字撒豆成兵,讲述的故事在新闻纸上缤纷绽放。这些故事既是别人的故事也是他们自己的故事,不过讲故事的人真诚,看故事的人专注,昨天、今天和明天被印制成一个七彩阳光的守候。

我置身于盆地底部,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向曾经工作与生活过的高处回眸与眺望,为那些雪峰般峭拔的熟悉身影,为他们的执著坚守和锐意进取,献上一次次被热泪打湿的注目礼!(陈思俊 原《甘孜日报》总编辑, 现为四川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报界骄子

《甘孜日报》的康巴周末版从上个世纪的《甘孜报》《月末版》一路走来,到今天已经22个年头了。22年来这张报纸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传播民族精神,宣传民族知识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从她的身上吸取了知识,获得了愉悦,增长了正气。她已经成为了康巴人民引以为豪的标志,中国少数民族报纸和全省报界的一个骄子,作为一位曾经参与和见证过她的诞生、成长和发展的老新闻人,我为此而自豪,衷心祝愿她在改版之后,开启一段新的历程。(郭昌平 原《甘孜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

读者赞叹

《甘孜日报》能得到读者赞叹,这与办报人的学识和能力分不开的。报社的历届领导都很有远见,他们希望报社的编辑记者不仅成为新闻采访和写作上的高手,也鼓励大家能成为熟知各方面知识的“杂家”。这么多年来,《甘孜日报》不仅涌现了许多知名的编辑和记者,而且从他们中还走出了不少作家、画家、摄影家、翻译家和学者,许多作品也已多次在全国和全省获奖。(意西泽仁 原《甘孜日报》记者, 曾为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














  • 上一篇:纸媒的突围与新生——写在《甘孜日报》改版之际
  • 下一篇:成都支医队挽救花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