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脱贫奔康的甘孜攻略

甘孜日报    2018年05月02日

美丽如画的康定市雅拉乡中谷村。本网记者 田杰 摄

道孚县沟尔普村大葱种植基地。本网记者 王明阳 摄

开栏的话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紧扣州委“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关键、抓好三件大事、补齐四大短板、夯实五大基础、实施六大战略”总体工作格局,确保全州各项工作在新时代有新气象新作为。从今日起,本报开设专栏,深度报道今年一季度“春季攻势”以来,我州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以此激励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拼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齐心协力推动“六大战略”向纵深发展。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新年贺词中向全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同时奏响新一年脱贫攻坚工作序曲。

不拖全省后腿,不落全国半步!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四川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州将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这,是责任担当!

一诺千金、言出必行。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我州向脱贫攻坚连战连胜的目标执着奋进。

立足于早、着眼于快、落脚于实,开春之际,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在甘孜大地打响,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

画好“路线图”,拟定“时间表”;立下“军令状”,发起“冲锋号”。全州上下正把攻坚力量汇聚到贫瘠土地,摘“穷帽”、拔“穷根”、换“穷业”,再战2018。

◎谢臣仁

“提质量+加速度” 誓要啃下“最硬骨头”

“唐书记,这么早?!” 4月27日早上8点,甘孜县南多乡青卡村贫困村民向巴五加一开门,意想不到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唐书伟已站在家门口,找他商量油菜规模种植的事。

“不早不行哟,要实现连战连胜,我们得跑步走哟!” 唐书伟的话折射出我州在脱贫攻坚中的紧迫感。

怎不急迫?

我州18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市),有贫困村1360个、51775户、220289名贫困人口,可谓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按期完成脱贫奔康,难度之大、任务之艰,不容言说。

察看脱贫攻坚 “时间表”,攻坚决胜“计天”“读秒”的时间轴响起转动声——

2016年,实现280个村退出、6915户28866人脱贫;2017年,实现366个村退出、11444户49441人脱贫,泸定县成为全州首个“摘帽县”。2018年,实现康定、丹巴、九龙、乡城、稻城5县(市)摘帽,463个贫困村退出,11585户48301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2019年,剩下的12个县脱贫;2020年,巩固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一场任务艰巨的决战,这是一场考量智慧的决战,这是一场时间紧迫的决战,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决战。

“念兹在兹、唯此为大。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期,必须以民生为首、发展为要,行赶超之策、增速前行。”州委书记刘成鸣聚焦“重点中的重点”,是责任担当、是真情表达、是民生情怀。

前两轮攻坚,硕果累累,下一步“战役”任务艰巨、事关重大。我州推行“提质量+加速度”,高质量、加速度开展工作,誓要啃下“最硬骨头”。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州要求提高脱贫质量,确保“长跑” 精彩“冲线”——

提高脱贫质量,工作更有深度。各级党员干部结合省委“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要求,入基层听呼声,做好“责任田”,下足“绣花”功夫,找到脱贫“金点子”。

提高脱贫质量,措施更有准度。产业怎么扶?易地扶贫往哪搬?就业扶贫咋培训?精准把脉,靶向治疗,进一步量身定制接地气、服水土的 “脱贫菜单”,补齐短板,壮大引擎、突破瓶颈,激发活力。

提高脱贫质量,实施更有力度。工作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确保“一把尺”规定标准 、“一条线”执行政策 、“一张图”建设实施,力保脱贫攻坚纵深推进,行稳致远。

时间紧、任务重,必须走赶超之路,加速推进——

加速推进工作,当上最强力量。选派精锐人员作为“第一书记”,履行“建好阵地、带强班子、管好队伍、完善制度、培植产业、办成实事”职责。

加速推进工作,需以最实作风。要求增强“四个意识”、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精准、资金管理使用规范、工作作风扎实,让作风“虚火”降下来,让脱贫工作“硬”起来。

加速推进工作,要用最严考核。推行“14制连+”方式推进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确保时间到天、任务到人、工作到点、精准到环节,实行“日监测、周通报、月调度、年考核”制度,确保年度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看、查、问、算、评、验”。

时不待人,军令如山! “承诺”“落实”两词频频出现、掷地有声。

康定市麦崩乡敏迁村驻村“第一书记”呷绒登珠坦言“有压力”,但大家很努力。驻村“第一书记们”辛苦付出,用自己的行动赢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共同奔向小康的信心。

初心如磐,牢记使命。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我州在脱贫攻坚中,明确努力方向、增强前行勇气、坚定发展信心,誓要打通脱贫攻坚 “最后一公里”。

“外推力+内生力” 幸福全靠奋斗来

一位肢体四级残疾人,妻子有心脏病不能做重活,三个孩子在读大学和中学,还赡养着一个半边瘫痪的五保户远房奶奶。

这个用残缺的身体扛起一个家的贫困群众叫刘海全,九龙县魁多乡里伍村里伍组村民。他家通过种茶叶、种花椒、养猪、养鸡,去年年收入达6万元。

大家对他翘起了大拇指:“人虽是残疾,但却比好多健全的人都干得好。”刘海全说:“人穷志不能穷。一个人总不能穷就穷到住,光靠政府来照顾噻。”

人比山高,脚比路长。像刘海全这样有志气、思奋进的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是主流,他们投身于脱贫奔康的热潮,战胜千难万险,用自己辛勤劳动努力实现小康梦想。

冰冻三尺非一日,水滴石穿需长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部分贫困群众有着“苦干不如苦熬”的“懒汉思想”;有“站在边上看、等着干部帮”的“等待思想”;有“拉手能站、撒手就瘫”的依靠思想。这部分人习惯于“保姆式扶贫”,习惯于给钱给物的帮扶,脱贫主观愿望不强,没有急迫脱贫的时间观念。

扶贫遇“冷”需“捂热”,精神脱贫要“补钙”。要实现脱贫奔康,光靠党委政府和扶贫干部的外推助力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推行“外推力+内生力”相结合,在加强对县(市)、乡、村和扶贫干部的督查考核,把扶贫攻坚工作落细落实的同时,我州对贫困群众扶智明理、扶志鼓气,激发内生动力。

精神“补钙”点亮“照明灯”。我州聚焦补齐扶贫中的“精神短板”,在年初实施“润育工程”,推进“宣教聚力、文化浸润、文明引领、法治普及、典型示范”五大行动,增强“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的思想自觉,实施“五大行动”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双奔康”。

4月28日,在乡城县沙贡乡仲古村“农民夜校”,贫困村民拉卓玛竖起耳朵听讲。她说,自从开展“润育工程”听了课后,自己也想通了:除了党和政府帮扶,脱贫还得自己加油干。今年,拉姆家种上蓝莓、养了6头猪,预计收入能达到2万元。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15户55人,甘孜县昔色乡洛虾村是全县最小的“袖珍村”。以前村里感到前途无望,开展“润育工程”后,村里办起了超市、生态菌线上热销、村民有了精气神,还计划进行林下中藏药种植。洛虾村贫困户洛绒康珠说:“人会穷一阵子,不会穷一辈子。只要大家齐心、有志气,小山村也能干出大事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年以来,我州推进“润育工程”,通过1700余场次宣讲和761场次主题教育,覆盖群众63.9万余人次;组织开展群众参与性高的文体活动210余场,覆盖基层群众18万余人。通过传播党的声音、传递党委政府温暖、讲述好甘孜故事,扶智扶志,广大群众更加明白“惠从何来、恩向谁报”,更加坚定“脱贫全靠党的政策好、奔康还要自己加油干”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扶贫工作最怕“干部一头热、群众冷眼观”,解决脱贫的内生动力是关键。雅江县米龙乡程章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银军说,开展“润育工程”后,大家交流多了,干群感情更深了,情况摸得更准了,帮扶措施更到位了。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千难万难,只要肯干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贫困群众明白“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等不来”,摒弃“等靠要”思想,明确主体“主动干”、瞄准目标“认真干”、加足铆劲“用力干”,为实现2020年脱贫奔康这美丽幸福的约定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拚命战。

独行快、众行远。部门合力,干部有为,群众积极,人心齐泰山移。从以往的“一人帮”到“大家帮”,从“一厢情愿”到“同频共振”,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我州干群共同烧热脱贫这口“锅”,共同搬开贫困这座“山”,共同开好发展这条“船”。

“生活美+产业兴” 产业开启新生活

4月19日至20日,和煦的阳光撒满雪域高原。我州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现场推进暨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4次会议在北路片区召开。18个县(市)参观人员被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只争朝夕的气氛所感染。

建好一幢房,温暖一家人。在德格县窝公乡曲西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该村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住房多数已经竣工,少部分房屋开始进行装修,墙面由白黄色装染成藏区特有的红黄色。

德格县介绍,在规划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时,突出点位布局实现了“三贴近”,即利用城镇吸附能力,引导群众“贴近”节点集镇,变“农民”为“市民;利用公路干道便利条件,引导群众“贴近”公路干道,破“闭塞”为“通畅”;利用产业带、产业园区带动效应,引导群众“贴近”产业布局,变“难脱贫”为“能致富”。

攻坚大步走,按照2018年、2019年“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目标,今年我州需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人口9064户3956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7168户30057人。

改善民生补短板,一枝一叶总关情。曲西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建立正是扶贫攻坚甘孜实践的生动样本。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进一步强化住房安全攻坚,坚持“三结合五靠近”思路,我州完成45301户易地扶贫搬迁、避险搬迁和危房改造,巩固提升1975个村安全饮水,改造升级1117个村农网,全面推行15年免费教育,100%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加快推进“健康甘孜2020”行动,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治疗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扎实抓好“十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推行“生活美+产业兴”,民生“输血”点亮“保障灯”,产业“造血”点亮“指路灯”。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舍此别无出路。”州委副书记、州长肖友才说。在精准扶贫中,我州始终扭住产业扶贫这根“牛鼻子”,摸穷底、挖穷根、兴产业,培育致富“长效路”。

春天的高原风光如画,在炉霍县斯木镇吉绒村的蔬菜大棚里,新鲜的番茄,嫩绿的黄瓜静静地挂在枝头。这些蔬菜大棚的存在,让吉绒村的贫困户有了脱贫致富的奔头,同时几乎惠及整个炉霍县的贫困户。

炉霍县实行“飞地扶贫”模式,“政府引导、企业引领、村级负责、群众参与、产业共建、利益共享”等联结机制,依托该县鲜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在吉绒村、若海村流转土地590亩,集中种植高原生态有机蔬菜。100个大棚分给纳入该产业扶贫项目的48个贫困村,每个村分到两个大棚,一个大棚一年可为贫困村带来3万元的保底收益。

聚焦增产增收抓产业,建设“大渡河流域高端有机农业、雅砻江流域高原生态农业、金沙江流域高原特色农业”三个百公里脱贫奔康绿色生态产业带,培育村集体经济646个,带动就地就业1.9万余人,开发生态管护员、道路养护员公益性岗位解决21566名贫困群众就业。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州打好“产业牌”、架起“致富桥”、拓展“增收路”,真正走出一条适合本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奔康路+振兴路” 乡村发展迈大步

时间的坐标,往往内含乾坤。十九大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之后,将再次响起“春天的合奏”,再次赶赴“春天的约会”。

面对新时代给出的又一张考卷,对精准扶贫搞好 “回头看”、对下步工作下好“先手棋”、对未来发展做好“规划图”,我州长远谋划,在做好脱贫攻坚收官的同时,做好“奔康路+振兴路”的“无缝契合”,豪情满怀待迎考。

要做好迎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在很多人眼中,雪域高原食用的蔬菜全靠内地供给,谁曾想到,海拔4000米的高原出产的蔬菜却“反其道而行之”,直供港澳台等地,成为“抢手货”。

去年,理塘县建立濯桑乡农业双创中心,积极探索“服务平台+服务主体+经营主体”模式,以理塘县康藏阳光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流转土地5000多亩,种植13种高原新鲜蔬菜,已获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国家出口备案直供蔬菜相关认证,理塘县康藏阳光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蔬菜基地也是四川省直供香港七个试点蔬菜基地之一,已获出口订单近1000万元,辐射带动2万亩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实现100余人就近就业增收。

2018年1月24日,甘孜州电商扶贫“全域统筹·整体推进”暨2018京东·甘孜州扶贫馆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京东甘孜扶贫馆正式启动,我州电商扶贫步入“全域”新时代。众多高原特产受到青睐,为我州产业发展增添强劲活力,为我州农特产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打开了又一道大门。

小小红樱桃成为大“品牌”。4月28日,泸定县杵坭乡金鸡坝欢歌热舞,花果农家院游客如织,乡野村道上果香四溢,中国·泸定第八届红樱桃节在杵坭乡红樱桃广场浓情开幕。“红城绿谷”十里花果长廊开启为期数月的“揽客”模式。自2011年,该县举办红樱桃节以来,“泸定红樱桃节”成为旅游“知名品牌”,带来了真金白银,为泸定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开拓广阔前景。

以往是不忍贫穷出门打工,如今是魅力吸引回乡创业。丹巴县巴旺乡小巴旺村村民扎西曾在外地打工,开展精准扶贫后,家乡发展旅游业,让他看到了美好“钱景”,毅然回乡创业。如今,他在村里经营一家接待游客的酒店,营收每年近100万,旅游旺季酒店同时雇佣上百村民,淡季也要五六个村民来此帮忙,村民每天能得到100元的工钱。

乡村振兴要“看得见山,望得到水,留得住乡愁。”在“扎西们”的心里,更有一幅具象的“山水画”——那就是通过精准扶贫,我州优势产业提档优化、环境面貌“颜值”提升、人民福祉日益丰厚、全面发展永续发力,对未来发展铺就康庄大道。

历史发展是一部薪火相传的连续剧。对时代以回答、向未来与延伸,我州振奋精神、汇聚力量,在新时代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步履坚定,铿锵前行。

手记

以奋斗的姿态打赢脱贫攻坚战

长跑“冲线”,最后是关键。2020年,我州将与全国同步小康,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关键期,需要我们以更加顽强的斗志、更加坚韧的毅力、更加精准的措施,以奋斗的姿态攻坚克难。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能因为取得阶段性胜利就有“歇歇脚”的想法,也不能因为取得的胜利就认为战役也会轻而易举赢下。越是关键时刻,越是冲刺阶段,越要涵养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攻坚战。

奋斗是一种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是一往无前的前行姿态,是开启幸福之门的“金钥匙”,是脱贫攻坚的生动注脚。

“上下同欲者胜。”面对脱贫攻坚战这场大仗、硬仗。需要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外部推力,需要贫困群众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就能彻底拔掉“穷根”,打赢这场攻坚战,夺取全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伟大胜利。



  • 上一篇:2018飙山越野赛引爆亚丁
  • 下一篇:《甘孜日报》全新改版引起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