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奋力推进新时代我州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甘孜日报    2018年05月11日

◎主办方:甘孜州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局

州委、州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扣州委“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关键、抓好三件大事、补齐四大短板、夯实五大基础、实施六大战略”总体工作格局,以“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突出灾前预防、注重综合减灾、狠抓能力建设、强化应急处置,为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为全州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防灾减灾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建立

加强应急体制建设。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成立由州长为主任,所有副州长为副主任,48个州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州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州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局。成立了十一个专项指挥机构,细化了州级综合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行业应急救援队伍职能职责,明确了应急管理委员会工作机制。各县(市)也充实完善县(市)、乡(镇)防灾减灾人员,并加强培训。

加强预案管理。结合州情,重新修订《甘孜藏族自治州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各县(市)修定完善了总体应急预案和地质灾害防治、地震应急、自然灾害救助等多项专项应急预案。交通、通讯、电力、教育、住建、卫生等职能部门制定完善了多项部门应急预案。部分乡(镇)、村、社区、学校、企业编制了应急预案,全州已制定各类应急预案4100个(其中:总体应急预案16个、专项应急预案3597个、部门应急预案617个,其他应急预案5个),全州预案体系基本形成,适时开展了应急演练。

加强应急机制建设。一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会商机制。州政府每年召开3次以上应急工作会商会,分析研判灾害发生趋势,提出对策建议和意见,指导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开展。二是建立值班值守机制。严格执行《甘孜州应急值守工作手册》。坚持领导带班、值守人员24小时坐班值守,保持信息畅通,决不允许呼叫转移,不得擅自离岗、脱岗,值守人员不得请假的应急值守制度。三是规范了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机制。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统计、核查、报告制度,及时搜集汇总上报突发事件信息。四是加强应急处置工作。为高效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建立了州11个专项指挥部内部先期处置应急响应机制。2018年以来,各指挥部协作成功处置了2011年“4·10”炉霍5.3级地震、雅江“7·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雅江“11·23”重大交通事故,2013年白玉“1·18”、得荣“8·28”“8·31”地震,海螺沟“6·20”、“7·12”山洪泥石流,2014年丹巴“8·9”特别重大泥石流、2014年“11·22”康定6.3级地震等特大灾害,2017年雅江“3·12”森林火灾,丹巴“6·15”、德格“7·5”洪涝灾害。

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建设

利用“5·12”汶川地震及康定“11.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完成甘孜州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中心土建项目。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加快建设以州应急指挥平台为中枢,州级各部门和各县(市)应急指挥平台为节点,移动应急指挥平台为支撑,以乡(镇)应急平台为基础,建立功能完备、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横向覆盖、纵向贯通、协同运转、科学高效的全州防灾减灾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体系。

通过甘孜州地震监测预警系统36个站点建设及地震监测中心建设,增强甘孜州地区对地震参数测定和震源参数速报能力、灾情快速评估能力,为政府应急决策、公众逃生避险、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等提供及时的地震安全服务和数据,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应急队伍装备建设

坚持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军民结合、专兼结合、平战结合,紧贴实际,务求实用、立足实战,全面加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完成州级1支综合(州消防支队)、4支专业(州消防支队、甘孜军分区救援队、武警甘孜州专业救援队、武警甘孜州森林支队救援队)和6支行业应急救援队伍(交通保畅应急救援队伍、森林草原防火应急救援队伍、医疗防疫应急救援队伍、通讯保障应急救援队伍、电力保障应急救援队伍、青年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的整合及建设工作,配备应急抢险、救援、电力、通讯、药品、食品等。巴塘、泸定、道孚、雅江、理塘、乡城、稻城、得荣、丹巴9县完成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工作,配备了救灾的机具、物资、装备,进一步优化应急救援工作方案。

部分乡镇依托各村级民兵,建立了应急救援分队。据统计,全州各类救援力量456支6390人,其中,依托公安消防建设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450人、武警森林防火450人,各专业救援队伍97支1349人,志愿者队伍19支1100人。全州共有挖掘机、装载机、消防车等大型机具327台(套),生命搜寻、抬升、破拆等地震应急救援装备502台(套)。应急队伍建设总计投入经费5400万元。

推进应急立法工作

开展立法工作。2012年3月,州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启动《甘孜藏族自治州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立法工作,201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甘孜州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行政、依法治州进入更广阔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7年启动《甘孜藏族自治州防震减灾条例》立法相关工作。

大力开展应急演练

“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全州各县(市)和各部门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各类综合、专项应急疏散、防灾避险、消防逃生等应急演练。据统计,全州开展应急演练1.2万余次,出台机具6500余台(次),参加演练人数达100余万人(次),演练总计投入3200万元。全州中小学校坚持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的“每周一跑”应急避险疏散专项演练。

2012年5月9日,甘孜州举行了“2012年甘孜州防灾救灾大演练”,5000余名干部群众、州县12支应急队伍、1000余名党政军警参加演练,出动应急救援车辆机具和救援设备600余台(套),其中大型应急救援机具45辆(台),疏散群众4800余人、师生400余名,安置灾民400余人。

加强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

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社区、企业等示范工程创建工作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学校13个。

开展防灾减灾应急宣传培训。全州各县(市)及应急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和乡镇,进一步抓好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寺庙“七进”活动,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共投入经费925万元,共举办宣传活动582场次,悬挂宣传横幅10000余条,制作展板12000余张,咨询人数达205000余人/次,发放《甘孜藏族自治州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藏汉文版)、《甘孜藏族自治州公共应急手册》丛书(一)(二)等各类涉灾宣传资料216140余份、宣传画册和挂图近5668套、VCD光碟2560余张。

州、县(市)级领导带队下基层,在县(市)、乡、村开展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知识宣传达472次。

直击我州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甘孜州地震、雪灾、雹灾、洪灾、地质灾害等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特别发育,广泛分布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及川藏公路沿线,是全省乃至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和易发区。截止4月17日,全州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962处,已销号411处,比去年同期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787处,威胁人员约28万人(威胁人数占全州总人口的24.35%),财产约194亿元。在社会发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康东4县(市),现有187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占全州现有隐患点总数的37.85%。),威胁人员约13万余人(占威胁总人数的46.43%。),财产约91亿元(占威胁总财产的46.91%。)。

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

甘孜州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隐蔽性强、成灾快、爆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等特点。据统计,15年来,甘孜州共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260起。其中,较大规模的524起,造成200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3年7月12日,丹巴县巴底乡邛山沟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51人死亡或失踪;2005年发生丹巴县城建设街滑坡重大险情,半个县城4000多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所幸在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及州县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打赢了“丹巴保卫战”,实现了“力争不滑坡、确保不死人”的防治目标。2006年6月18日,康定县时济乡发生岩崩,造成11人死亡;2007年5月24日,九龙县发生群发性泥石流灾害,造成12人死亡;2009年7月23日,发生在康定县舍联乡干沟村响水沟的特大型泥石流灾害,造成了54人死亡(或失踪);2010年6月14日,康定县捧塔乡境内金康公司金平电站施工区,发生山体垮塌,致使23人死亡,7人受伤;同年7月23日,九龙县烟袋乡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8人死亡。

据统计,2003年至2010年,8年的时间内,全州因地质灾害造成死亡或失踪的人员达到198人,平均每年约25人。2011年至2017年7年中,仅仅造成2人死亡,6年实现地质灾害“零死亡”,得到各级的充分肯定和认可。特别是8月9日凌晨2时10分,丹巴县东谷乡二卡子沟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规模60余万方,造成10户农户住房完全冲毁,85户房屋严重受损,186户651人受灾,1260亩耕地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1517万元,组织撤离1521人,成功避免651人可能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2017年,全州共发生较大规模地质灾害灾情43起,造成2785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956.84万元,共计转移撤离避让1000余人,均未造成人员伤亡。发生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险情13起,潜在威胁1404人,约17220万元财产的安全,提前转移避让1231人,未造成人员伤亡。成功预警15起地质灾害,提前、主动、预防和临灾避让撤离955人,避免639人可能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全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总原则,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强化监测预警和主动避让、实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和避让搬迁安置等,更好地保护了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降低了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据统计,2011年以来,发生较大规模地质灾害323起(占2003年以来较大规模灾害的61.64%),仅造成2人死亡(仅占2003年以来的死亡和失踪人数的1%)。由于各项地质灾害防灾措施不断深入落实,监测预警预报体系不断完善,2009年以来,共成功预警了88起地质灾害,避免了19375人可能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其中仅2017年成功预警预报15起地质灾害,避639人可能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5年 5月27日至28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精神,总结推广丹巴县地质灾害避险成果经验,国土资源部在我州丹巴县胜利召开了“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工作现场会”。这是我州建州以来召开的第一个全国性的会议。

甘孜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启示

    从这几年甘孜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来看:组织领导到位,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引领。在甘孜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甘孜州上下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带队排查,并积极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实现了“两个派驻”工作要求。机制措施到位,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核心。通过对近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结,制定了《甘孜州灾情速报制度》、《甘孜州地质灾害值班值守制度》、《险情巡查制度》等规章制度,从制度上确保了防灾工作的规范运行。多地统筹地质灾害与防汛、防灾减灾工作的值班值守,确保了信息平台综合化,防灾、避灾、救灾措施及时有效。培训演练到位,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前提。近几年,由于极端气候异常,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州县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到必须从灾难中吸取智慧,尊重自然,尊重科学,使地质灾害决策在科学、高效、以人为本的轨道上高速运转。在宣传培训方式上,突出宣传重点,不断创新宣传理念,增强宣传效果。在宣传对象上,重点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各乡镇学校进行宣传培训。责任落实到位,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甘孜州州、县均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层层签订防灾工作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防灾责任制,并将临灾处置权下放至乡镇,大大提高了避让等应急处置工作的效率;监测预警到位,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甘孜州县各级各部门通过资源共享,每当遇到强降雨天气,及时通过预警短信平台和电话通知各乡(镇)、水电矿山企业、中小学校、在建工程防灾责任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加强巡查排查、监测预警,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对所有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专职监测,由国土资源局与各隐患点专职监测员签订《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合同书》,合同一年一签;后勤保障到位,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保证。落实经费,邀请专业地勘单位开展督导,成立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小分队,储备相应的应急抢险器材、物资和车辆,为防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州国土资源局提供

    防灾常识
    危化品事故应急常识
    危化品事故,是指因危险化学品,如苯、液化气、汽油、甲醛、氨水、二氧化硫、硫化氢、农药、液氯等造成的伤害的事故。危险化学品 一般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性、腐蚀性等。
    主要症状:令人眼睛刺痛、流泪不止、头晕恶心、胸闷、和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应急要点
       ◎呼吸防护。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危化品事故,立即用湿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罩。
       ◎撤离。沿上风方向迅速撤离。
       ◎发现有人中毒,要将其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去污染衣服,迅速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同时注意保暖;眼受污染者,用清水至少持续清洗10分钟;因中毒晕倒者,取出口、鼻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通畅,若呼吸停止时,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严重者速送医院抢救。
        ◎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不要捡拾,应立即拨打报警,说明具体位置、包装标志、大致数量以及是否有气味等情况。
   专家提示
      ◎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等遮住裸露皮肤。如已备有防化服,要及时穿戴。
      ◎眼镜防护: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或非防毒眼镜、潜水镜、护目镜等。
    州安监局提供
    公民卫生应急素养条目
    1.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公民应主动学习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家庭常备应急用品。
    2.周围出现多例症状相似的传染病或中毒患者时,应及时向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报告。
    3.公民应积极配合医疗卫生人员采取调查、隔离、消毒、接种等卫生应急处置措施。
    4.从官方渠道获取突发事件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科学理性应对。
    5.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时,政府可根据需要依法采取限制集会和人员活动、封锁疫区等强制性措施。
    6.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可能传播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尽量避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从事饲养、加工、销售等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7.应按旅游部门健康提示,慎重前往传染病正在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旅行;从境外返回后,如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报告旅行史。
    8.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9.关注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生灾害时,应有序避险逃生,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10.遭遇火灾、爆炸、泄露等事故灾难时,应立即撤离危险环境,拨打急救电话。
    11.不随意进入有警告标志 的地方,不触碰有放射警告标志的物品。
    12. 沾染有毒有害物质后,应尽快脱除污染衣物,大量清水冲洗污染部位,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州卫计委提供

 

 

  • 上一篇:甘孜日报社振奋精神鼓干劲 重整行装再出发
  • 下一篇:州级宣传文化系统抓贯彻 学懂弄通求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