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白格堰塞湖灾害救援现场的记者节

甘孜日报    2018年11月09日

甘孜日报记者沿金沙江江底徒步前往堰塞湖,身后是清晰可见的塌方体。

记者在堰塞湖现场拍摄。

白玉县电视台记者在则巴村采访。

◎余秋林 本网记者 扎西 马建华 张磊 文/图

11月3日17时15分至19时,白格堰塞湖原址坝前水位上涨4.32米,下游江水断流,再次形成堰塞湖,灾情威胁到我州白玉、巴塘、得荣县金沙江沿岸群众的生命安全。灾情发生后,州级和相关县级媒体记者紧急集结,在危机四伏的冰雪山道上、在荆棘丛生的原始森林,媒体人用笔和镜头记录了堰塞湖救援现场的珍贵瞬间,为外界展现了我州媒体人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展现了我州干群万众一心抗大灾的职责使命,媒体人在灾害现场,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记者节。

两上堰塞湖的记者

10月11日上午7时,白玉县与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发生山体滑坡,阻断金沙江干流形成堰塞湖即白格堰塞湖,险情发生后,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中央和省州媒体迅速向灾害现场集结,甘孜日报记者余秋林接受航拍任务后,与报道组成员于当日抵达白玉县城,12日中午11时抵达堰塞体。“当时,情况紧急,险情不明,我们到达白玉县则巴村后,已无路可走,我们不得不徒步前往灾害核心区,这是一次让我终身难忘的采访,在只有十几公分宽的山道上,下面是深不可测的万丈深渊,周围是荆棘丛生的灌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入深渊。”余秋林说,在灌木丛林中,我们提心吊胆走了7公里,然后穿越飞石不断的坝体下方,余秋林和记者谢臣仁、川报记者徐登林终于航拍到堰塞湖全景。这些珍贵镜头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公众平台选用,为外界了解白格堰塞湖灾害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视频和文字资料。

11月3日,白格堰塞湖再次断流,余秋林深知采访艰辛,接受报道任务后,他仍然义无反顾再次踏入灾区采访。11月5日中午,余秋林与甘孜日报报道组抵达白玉县,匆匆吃过午饭,余秋林和报道组成员一道赶赴白格堰塞湖指挥部报到,接受任务,主动谋划航拍预案。11月6日,余秋林和报道组赶赴白格堰塞湖中转站后,徒步前往现场,拍摄了堰塞湖全景、航拍视频、照片,救援人员和相关专家现场视频与照片。11月7日晚,在中转站的州县媒体记者住的帐篷里,哈气成冰,帐篷结满了冰渣,矿泉水冻成冰块,记者们冷得缩成一团。11月8日是记者节,则巴村早已白雪皑皑,尽管手脚冻得不听使唤,余秋林带上设备,奔走在各抢险救援的点位上。

甘于奉献的媒体人

11月3日晚,白格堰塞湖再次断流,州委宣传部立即作出部署,甘孜日报社立即启动自然灾害报道应急预案,决定派出记者张磊跟随首批救援人员赶赴白玉。当日晚上9点过,张磊和州电视台记者段尚银等人在苍茫夜色中出发,而折多山上大雪纷飞,康定距离白玉县680多公里,救援组足足走了一个通宵。

11月4日7点过,经过一夜颠簸,张磊和段尚银等人身心疲惫地出现在白玉县委,接受前线指挥部的任务安排。

白格堰塞湖库容量每天都在上涨,州委书记刘成鸣,州委副书记、州长肖友才等州领导无比揪心。11月6日,刘成鸣、肖友才在崎岖冰雪道驱车两个小时,换乘摩托车沿悬崖峭壁行进半个小时,再沿金沙江下游乱石嶙峋的干河道步行两个小时,达到堰塞体坝顶,要求受堰塞湖威胁区域迅速疏散转移群众,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严守“不出现人员伤亡”的底线。为全面落实中央、国家和省州领导的相关指示精神,我州交通、林业、消防、部队官兵、电力、公安等抢险救援工作全面展开。

11月6日晚,甘孜日报记者马建华、张磊、余秋林和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何良忠、记者洛嘎、肯布及白玉电视台记者连夜赶赴则巴村中转站。26公里的崎岖山路,冰雪道危险重重,坡陡弯急,司机凭借经验在坡度60度以上的暗冰道上行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行进,采访组终于入住前方救灾组搭建的救灾帐篷。深夜,大雪纷扬,帐篷里寒气袭人。帐篷四周,狗叫声不止,一条狗钻进帐篷,蜷缩在记者床铺旁边,因为太冷,记者们不忍心将它驱离。11月7日,白格堰塞湖库容量达到2.71亿立方米,白格堰塞湖形势严峻,严重威胁我州金沙江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大早,10多公分厚的大雪扮美了村庄,却给机具、救灾物资、救援人员进出等带来极大困扰。“我们的挖掘机司机在山上被大雪困了一夜,徒步到中转站休息了三个小时又到山上去作业了,你们应该去采访一下。”州政府副州长何康林说。

马建华和洛嘎接受采访任务后,乘坐汽车达到挖掘机作业区域,对现场人员进行了采访。采访结束后,因为没有车辆下山,马建华和洛嘎在冰雪道里小心翼翼步行了一个多小时才回到中转站。

接指挥部通知,西藏昌都将通过水运两辆挖掘机到我州方向,张磊主动请缨与何良忠以及白玉县电视台记者徒步前往采访。“作为转业军人,在自然灾害采访报道中,更应体现勇于担当的军人本色。”尽管挖拙机没有按时运送过来,张磊等人在卵石垒垒的河床艰难行走了6公里,沿着崎岖山路步行了6公里,浑身被汗水湿透。

“请拍摄道路抢通情况、救灾物资运输情况、抢险人员集结情况、抢险通道建设进度等视频和图片资料……”一道道指令从救灾指挥部宣传组发出,前方记者立即行动,第一时间提供了珍贵资料。甘孜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洼西彭错每天坚持打电话询问采访进展情况,提出报道要求;副总编辑扎西与州县宣传部领导会商宣传方案,部署落实采访点位;川报挂职记者游飞采访救灾进展情况,在四川日报和川报观察刊发了我州众志成城抗大灾的抢险应急稿件;前线指挥部宣传组组长、州委外宣办、州政府新闻办主任陈段恋,州委宣传部网络舆情中心副主任周晓宏与媒体记者并肩作战,舆情会商、通稿发布,通宵达旦忘我工作。“灾情发生后,我几乎都是凌晨3点过睡觉。”周晓宏告诉记者,其实坐镇新闻中心的州县宣传部门领导都保持着这样的工作节奏。甘孜日报记者杨杰、刘小兵一直随州委、州政府领导在抢险第一线进行采访。前线指挥部宣传组长、白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扎西拥珍4天5夜只休息了20个小时,白玉县电视台记者泽翁多吉一直坚守在堰塞湖坝口,收集第一手资料,该县宣传系统全员出动,在资料提供、安排采访、协调工作等方面为媒体记者当好总后勤。甘孜日报社、州广播电视台开辟专栏,立体式、全景式报道“11·03”白格堰塞湖抢险救援情况。

11月8日是记者节,州县媒体记者与救援人员一道早出晚归,用镜头和笔触见证着我州干群与自然灾害赛跑创造的奇迹。








  • 上一篇:金融支持我州实体经济和脱贫攻坚“行长”......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