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03月19日
记省内对口帮扶先进个人、省政府办公厅干部苏洁湄
图为苏洁湄(右)参加“援建林”植树活动。
◎本网记者 文/图
一个未婚女孩,从天府之“心”成都到雪域甘孜,从繁华都市大机关到偏安一隅的川西高原,两年倾情对口帮扶,让原本白净的省政府办公厅干部苏洁湄瘦了、黑了。
高原工作和生活改变了苏洁湄的容颜,却改变不了她的初心。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秉持“说好甘孜话、干好甘孜事、做好甘孜人”的理念,苏洁湄用担当和奉献,诠释的不仅仅是克服距离和高度的勇气和魄力,更是一份对党的忠诚,对藏族人民深厚的情感和眷恋,谱写出一曲大爱献高原的新时代对口援建的时代心曲。
比海拔更高的,是责任和担当
国家有号召,青年有行动。2018年7月,省委组织部选派人员赴甘孜开展省内对口援建工作,刚到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的苏洁湄第一时间受组织重托,饮命而行,奔赴甘孜。
甘孜,川西北高原,海拔高、条件差、生活苦,与成都形成较大反差。有人劝苏洁湄:“去甘孜旅游很爽、去甘孜工作很苦,对口援建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你一个小姑娘从大都市、大机关到少数民族地区?是单位硬要你去还是你个人原因?”
面对亲朋规劝、好友质疑,苏洁湄总是淡然笑笑说:“我喜欢我也愿意。”没有大词和套话,声音低得可能只有她自己才能听到。“这是组织对我的磨砺与莫大的信任,可是,我不能驳了关心我的人的面子啊。”苏洁湄对记者解释说。
2018年10月,在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选派下,苏洁湄成为甘孜州政府办公室一员,开启为期两年的对口援建历程。她对人友好和善,大家都喜欢叫她苏妹妹。
从生活条件优越的天府成都,到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高原。苏洁湄到州政府办公室的第一句话是:“我来,就是想认认真真了解涉藏地区现实情况,踏踏实实做点儿事情。”
一句质朴的话语,也是庄严的承诺。着眼把政治任务转化为真情互动,着力把对口援建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做成助推甘孜的发展工程、惠及涉藏地区群众的民生工程、增进藏汉团结的连心工程。
在甘孜州政府办公室的两年时间里,苏洁湄先后在研究室和秘书二科进行锻炼学习,以科室服务领导为中心,协调联系部门开展相关领域业务工作——高质量做好文稿服务工作。认真做好来文处理、流转、归档管理,收集、核实相关会议讲话材料,及时报送各类政务信息,搭建上传下达、下情上报的桥梁,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作。规范高效做好会务服务工作,着力强化统筹协调,从会议通知、会场布置、签到督查、会议记录各方面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做到会前充分准备、会中精心组织、会后及时总结,先后参与组织筹备各类专题会、综合性工作会等30余场(次)。客观务实做好《政府公报》的编印工作,科学设置板块,丰富刊入内容,切实把《政府公报》《大事记》办成了全州政府系统贯彻政策、推进工作、依法行政的权威刊物。两年来共印发《政府公报》18期、《政府大事记》2期,做到了编审印发“零差错”。同时,她积极参加各项文艺活动,大合唱、打快板、手语舞、诗朗诵等,真情融入甘孜州政府办公室这个大家庭,亲身体验甘孜的文化魅力。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距离,按照现行标准,1500米至3500米为高海拔,从平均海拔500米的成都到平均海拔3500米的甘孜,是巨大的考验。一边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一边接受着恶劣自然条件的考验。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初到甘孜,苏洁湄出现头晕、胸闷、失眠、沁鼻血等不适。面对这些困难,她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苏洁湄以务实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都知道州政府机关来了个“苏妹妹”。
蓝天高远,大地广袤。比天地更大的是胸怀,是一种忠诚、一种责任,让苏洁湄有着这种博大的襟怀。
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
对口援建工作,不只是在办公室挥毫行文,更有援建一线的躬身深耕。
两年援建尘与土,三千里路云和月。苏洁湄常说:“一定要远离‘脚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两年来,她先后深入九龙、道孚、甘孜、德格、色达、白玉、炉霍等县进行调研,背上背包、穿上户外鞋,入户走访、实地查看,“进了村就是村里人、入了户就是家里人”。苏洁湄与其他同志一道通过实地走访,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谈心,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梳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收集掌握当地农牧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党员队伍建设现状等,尽可能多渠道、多侧面地收集相关信息,掌握第一手素材,获取最客观真实的信息,确保调研成果中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个观点,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积极与乡、村联动协作,向州县有关部门争取支持。利用座谈交流、入户走访等形式,集中向村“两委”、贫困群众宣讲中央、省、州各项惠民政策及法律法规,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自立自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脱贫奔康。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来巩固工作开展的成果,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思路的理解力、执行力和操作力。两年来,苏洁湄在实践中悟出了很多“做人做事”的朴素道理,在她的笔记上,记者看到这样一些滚烫的话语——“不能把基层视为‘冷板凳’,基层是火热的‘大熔炉’。”“不经过基层锻炼,走起路来就会头重脚轻,缺乏脑力、缺乏脚力、缺乏耐力、缺乏毅力、缺乏定力。”“不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原来担心苏洁湄这小姑娘下乡吃不消,却没想到人家比我们还吃得苦。”州政府办公室研究室负责人向她翘起了大拇指。苏洁湄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谱写忠诚,融入了对口援建的雪域情怀,为甘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天下没有远方,甘孜已是故乡
对于苏洁湄来说,未参加对口援建前,甘孜就是一张张美丽的风景照片;参加对口援建后,甘孜是一个个生动的日子。
2018年11月进甘伊始,由四川省级机关选派到甘孜州挂职锻炼的64名第五批州级机关援建干部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也给每位援建干部在甘孜安了一个“家”。
在这个“大家庭”里,苏洁湄得到了快速成长——临时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治担当,坚持每月开展一次例会、每季度开展一次组织生活会,让她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组织到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开展红色文化甘孜行,重新感悟先辈的英勇果敢,让她更坚定了责任担当;零距离感受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新格局,见证甘孜产业发展新业态,让她更加明确了工作努力方向。“援建林”里,有她为雪域高原增添的一片新绿;广袤大地,有她阔步丈量的脚韵铿锵;深夜灯下,有她连续作业完成“佳作”的欣慰笑容……两年来,苏洁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在田间地头、在寺庙院落,围绕甘孜改革发展稳定,勇挑重担、主动作为,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对口援建不是客,已把甘孜作故乡。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对于未来者,甘孜是个令人神往的净土;对于在此者,甘孜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离去者,甘孜,是魂牵梦绕曾经的家园。两年的对口援建工作即将结束,苏洁湄说,“最是两年艰苦磨,难得一生感慨多。”两年对口援建,她品尝了艰辛,对她来说,是锻炼、磨练、苦练人生的最好机会,是对自己生命和灵魂一次最好的洗礼。这里的蓝天白云、雪山碧水、淳朴人民,一定会不时地闯进脑海,撞击心灵,心底油然而生“心灵归故乡、感恩在人间”的情愫。
浩瀚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两年来,苏洁湄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时刻践行对口援建人的担当作为,奉献雪域高原,在康巴大地、大美甘孜书写无愧于组织的人生华章,唱响了一首大爱高原的时代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