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百岁劳模”的“幸福初心”

甘孜日报    2021年05月12日

图为王国斌在眉山抗战将士纪念馆参观。

◎本网记者 唐闯 李娅妮 文/图

101岁的王国斌杵着拐杖,在儿孙的簇拥下,在小区绿道散步。他退休后,已在家乡眉山市居住了37年,但每天仍会念叨那个他曾为之奋斗半生的地方——甘孜。

不经人介绍,很难想象眼前这位颤颤巍巍的老人,是甘孜州法院首届司训班学员、甘孜州民族区域自治条例制定参与者、四川省司法系统先进工作者。不仅如此,他还是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的“人民法院工作三十年”荣誉获得者,曾担任甘孜州法院审判员,获得四川省工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那满头华发,蕴藏着沧桑变化;那条条皱纹,镌刻下岁月记忆。走近他,便踏进了甘孜司法进程的历史长河。

为甘孜司法事业倾尽才智

“王国斌,生于1920年4月1日,四川眉山人,1952年参加工作,在甘孜州法院系统工作33年,1984年9月退休。”

一份人事档案上的几行文字,记载着王老的生平。据说,他当年在工作岗位上,堪称一本“活法典”。

虽然由于年事已高,王老的表达能力不如从前,但他将多年间办理的一些案件,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些笔记就像坚韧的丝线,将王老珍贵的记忆串联在一起。

其中两桩案子,令他印象深刻:

一桩是“木头财政”时期,王老和同事依法为数十名伐木工人成功讨薪;另一桩是虫草松茸季节,王老和同事依法为买卖双方速裁价格纠纷。两桩案子的成功处置,避免了涉事相关人员以其它非法方式解决争端。

王老的工作日志中写着:在甘孜州工作期间,1970年6月,根据甘孜县人保组同志所反映的问题,我和同事积极促成甘孜监狱卫生所成立,切实保障服刑人员健康权益。

当天,王老的家人共拿出王老保存至今的30多本工作笔记。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泛黄的笔记本和笔记本上略略有些“草率”的笔迹,俨然成为了我州发展历程一个永不褪色的“见证”。

与这些工作笔记,一同出现在记者眼前的,还有十几本红色封面的优秀共产党员证书、一张张黑白照片。这些照片包括:

摄于1979年8月,甘孜州法院首届司训班留影;

摄于1980年4月,甘孜州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留影;

摄于1982年9月,甘孜县座谈制定自治条例业余时段合影;

……

“你看这张,里头的学员我都认不到了。喏,这个是我。我们21个人来自21个县,代表21个法院。”王老指着“甘孜州法院首届司训班留影”一排正中端坐的自己,向记者介绍起了那些年甘孜州的“司法天团”。

“天团”这一称呼并不夸张。毕竟,身处照片中的王老,1952年在炉霍县人民法院参加工作,195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调至州中级人民法院;1962年甘孜州中级人民法院被评为全省工农业生产先进单位的同时,他也被选为省工农业劳动模范代表。

更巧合的是,记者从州人民法院院志中意外看到一行颇为考究的文字——同年,全州两级法院将回访作为民事审判的一种制度。

“王国斌是全院上下众所周知的‘老宝贝儿’。今年春节,我们院领导一如既往前来慰问并送上祝福。”和记者同行的州法院工作人员王爱琼也十分关注这张年代久远的照片。

她坦言“自己不识片中人”,但通过工作群多方打听,证实照片中的杨文有、起麦、邹祥玉、王国彬、仁青等学员,后来大都成长为政法界“骨干”,为甘孜司法逐步迈上现代化新征程倾尽才智与担当。

“我还是爱学习。”仔细端看过往一笔一划描摹的时代印记,王老时而沉思时而浅笑,自觉陌生却又亲切。而在他脚旁尘封的几个大口袋里,装着司法心理学概论、民事诉讼法基本知识、新婚姻法宣传资料、房屋案例汇编,还有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一系列“大部头”……竟都书边泛卷,不少翻得脱线。

随着翻阅的证书、笔记、照片愈来愈多,王老的记忆阀门好似被打开了一隅。他只言片语的口述中,不经意会迸出更多挟带关键信息的词语、片段、细节,将其重新排列组合便也窥见了王老的人生轨迹。

高小文化、擅长绘画、当过木工,给人民解放军筹过粮,为雅安建筑公司打过工,在高原两级法院一干33年;1984年9月退休回到眉山,被推选为眉山县东坡镇十居委会委员、支部书记,直到2000年,已满80岁高龄的他,才彻底告别了工作岗位。

“劳模精神”成为“传家宝”

和记者说话间,王老的手机“嚷”了起来,传出熟悉的微信视频铃音。

“爷爷,你今天好不哇?”

“均衡,我好得很。你要认真工作、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

时长不到1分钟的视频通话,是王老和孙子王均衡每天独特的“见面”方式。

“十多年来,爷爷来回反复叮嘱的就这么几句,但我爱听。”远在理塘县格聂镇日戈村的驻村第一书王均衡,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对记者说。

“为啥到甘孜州工作?理塘海拔那么高适应吗?”记者连珠炮似地追问。

“因为爷爷!”王均衡答道,“甘孜州是爷爷工作30多年的地方,也是我们的‘家乡’!”

王均衡说,上学时曾不止一次听爷爷提及,1961年,他们法院全体干部职工一整年没吃过一口肉,平日里大家既要忙办案又要抽时间种地,这样食堂才有洋芋分给大家吃。

爷爷还告诉过他,当时条件十分有限,没有汽车、不通公路,下乡办案骑马走上几天很平常。一次在石渠开展工作,由于牧民住的牦牛帐篷分散,挨家挨户走访花了好几个月,只能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走到哪儿睡到哪儿。

在王老的“故纸堆”中,记者发现一本台历,第10页侧栏空格中写着:1973年6月儿永良到九龙县气象局工作;第221页同样的侧栏空格中写着:孙均衡2009年9月到理塘县气象局工作,2017年5月当驻村第一书记。

整个上午,因为王老高龄耳背,记者不便过多提问,更多选择从身边人了解。他的儿子,年近古稀的王永良同样听力困难,倒是刚满60岁的儿媳袁月伦颇为健谈。

据她回忆,“老爷子在眉山‘退休不退岗’的那段时期,从来都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把群众的难当成自家的难。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要对得群众对我的支持,继续发挥余热’。”

至今,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老在居委会任上发挥专业特长,协助纠正了一起冤假错案。生活窘迫的当事人提着10个土鸡蛋登门感谢,王老不仅执意付钱买了鸡蛋,还给了当事人一笔帮扶金。

按袁月伦提供的线索,记者继续在这些时光旧物中摸索,发现从1984年9月至2000年1月,王老黄皮工作日志以时为序,更新一月不曾间断,记录的有党费缴纳名单,统计的有楼户用电情况,公示的有街道绿化支出。

而正当“家兴”“志成”“保国”“爱军”……笔记上一个个时代注脚般的名字映入眼帘,勾起记者对那段历史脉络的感慨时,两张油浸浸却异常平整的信笺纸从笔记本中滑落。

打开一看,一张是1987年12月王老为十街一组“三无”且患有精神疾病的居民朱某朋,向东坡镇人民政府申请每月30元生活救济金的报告;另一张是1996年3月王老为小北街44号楼60户居民及附近幼儿园小朋友,向眉山县环保局反映42号楼某户长期烧煤熏腊肉造成煤烟污染请求调查解决的报告。

“你们家的‘传家宝’就是王老的‘精神气质’——一种劳模精神,难能可贵。”同行的州总工会工作人员林杨在一旁说道。

儿孙直言,他们以前从未想过要将王老保持近一个世纪的习惯、行为、爱好提炼升华为所谓的“劳模精神”。只是数十年和王老一道生活,他们常常有感于王老的“节约”“自律”,甚至有时觉得不可思议。

袁月伦补充道,“老爷子从来舍不得买百元以上的衣服穿。”记者问王老:“咋那么节约?”王老一声不吭。当人沉默的时候,物会悄悄地说话。在王老的小账本上,特殊党费尤其醒目。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2013年4月20日芦山大地震,均记录着交纳特殊党费的字样,金额不详。

至于大家关注的“长寿秘笈”,身边人说,“王老的养生方式其实非常简单,他没有不良习惯,并且天天坚持劳动、锻炼,还把自己当年轻人看呐。”

“90岁以前,老爷子天天沿河晨跑,回来就给一家人揉面做早餐,家里年轻人都不好意思睡懒觉了。”王永良告诉记者,此外,王老还是个多才多艺的“宝藏老人”,因打小的木工功底,80岁时他仍坚持自己修理家里损坏的桌椅板凳。因打小的绘画天赋,他和重孙相处的时光里,也常常会提笔绘制各种小动物哄孩子开心。

采访最后,当记者问刚刚过完101岁生日没多久的王老,当时许了什么愿,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缓缓站起身,一字一顿地说: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辈子都忠诚于党。希望共产党带领甘孜各族人民再创辉煌!”


  • 上一篇:砥砺初心使命 激发奋斗精神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jjgz/70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