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6月14日
助力打造甘孜本土农特品牌。
开展调研。
康定市新都桥镇卫生院高压氧舱项目竣工仪式。
◎本网记者 周燕 文/图
自2021年5月援州以来,来自成都、泸州、宜宾等地以及省直机关的新一批487名省内对口帮扶干部人才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难险阻,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尖刀奇兵”作用,接续帮扶、持续深耕,聚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民生改善、生态保护、引智扶志等方面,与受扶地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共同奋斗,有效助推了我州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面可持续发展。
“全体帮扶干部人才要当好援受两地的友谊使者,全力助推甘孜和省内各市州交流交融、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继续回答好‘为什么来、能带来什么、能带走什么、能留下什么’的援州答卷。”在今年全州省内对口帮扶干部人才座谈会上,州委组织部挂职副部长张晋军要求全体帮扶干部人才在援建过程中要坚持从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出发,在理念上引领、在工作上突破、在感情上融入,务实帮扶、踏雪留痕,不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
党建引领 接力帮扶
省内对口帮扶工作充分彰显了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坚定信心,有力宣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强决心。帮扶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援建工作,围绕“抓党建,强队建,促援建”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精准帮扶”的双轮驱动模式。
坚持抓实队伍建设,促进工作队凝聚力。全覆盖建立18个县(市)工作队和州直机关工作队临时党支部,深化实施“感党恩”专题行动,帮助帮扶干部人才从根本上找准政治站位,在实践中讲好帮扶故事,在思想中厚植帮扶精神。紧盯关键,聚焦人员、资金和项目,建立“3+N”工作制度体系,常态化加强队员管育和项目管理。继承和发扬“一名帮扶干部就是一面旗帜”精神,逐级制定帮扶干部人才培养激励规划。
聚焦带动甘孜州基层党的建设,以项目为抓手,促进帮扶干部人才与本地干部群众融合共建。着眼乡(镇)、村(社区)两级党组织建设,开展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经验推广、党建共建和送政策、授技能活动,大力培养共同富裕“领路人”,不断激发本地干部群众内生动力。
一年来,各县(市)帮扶工作队临时党支部通过与村镇党组织抱团联建,把援建项目建成党建示范基地,实现帮扶资金与村集体资产资源互补,有效带动当地农牧民实现就业和增收,并进一步促进了青年党员主动投身本地创业、大学生党员回乡反哺。
“输血”强基础 “造血”添活力
“截至今年5月,州商务系统在全州统筹实施了村村通、电商进农村等示范项目,今年我们还将全面推动县域商业建设,着力解决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的问题,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切实的变化……。”州商务局挂职副局长杨溢瞄准甘孜特色农特产品及民族文化等资源禀赋,日复一日地在各县(市)农产品生产基地、各地展销和博览会等处奔波往返,持续助力甘孜打造自有特色品牌,共享发展红利。
康定作为州府,是茶马古道的要冲和鱼通文化发源地,其地理人文优势明显。机缘巧合,康定市由素有“三遗之城”美名的都江堰市对口帮扶,工作队领队杨云飞以“文旅”为切入点,结合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助力康定筑巢引凤、文旅兴康,先后在康推动建成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高原氧舱等项目,做到分类打造、整体推进、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省文旅厅正式批准雅江县康巴汉子村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对口帮扶雅江,着力强化项目推动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成果。”宜宾市对口帮扶雅江县工作队领队邱镇江介绍,2010年以来,宜宾市先后投入近亿资金,在康巴汉子村实施旅游步道、道路黑化、旅游接待中心等项目建设,为该村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奠定了基础。
“今年春节前,色达县首个劳务输出服务站和色达务工人员之家在温江区设立,首趟色达劳务输出直通车载着22名务工人员抵达温江。下一步温江还将协助色达组建本地人力资源公司,促进色达劳务输出走向规范和常态。”在成都市温江区对口帮扶色达县工作队领队张伟的持续关心关注下,22名新抵温务工人员与在温其他色达籍务工人员一起举行新春晚会,过了一个温暖祥和的大年三十。
在得荣县太阳谷镇浪中村,成都市青羊区对口帮扶得荣县工作队领队朱展飞正在川贝母大棚中查看作物长势。负责打理这片区域的村民次仁拉姆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在这里打工一天可以收入120元。自工作队创新设立“贝母银行”以来,带动附近100个村集体经济参与经营,分享红利,让村民对“共同富裕”有了更加实实在在的体会和追求。
一年以来,帮扶工作队累计跟踪实施援建项目630个,为助推甘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泸定工作队积极协调娃哈哈食品研究院及配套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项目落地;丹巴、稻城工作队助力当地建成中药材、特色水果、黑青稞等种植基地,助推当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九龙工作队建立健全帮受双方联席会议、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互访等工作机制,全力确保对口帮扶高效推进、精准破题;道孚、理塘工作队全方位指导帮扶地A级景区创建工作,助力全域旅游品牌化发展;甘孜工作队积极发动社会力量,邀请专业人员为本地干部群众开展普通话、直播带货等培训,并通过引入电商资源建立起了线上助销云平台,推动援受两地签订“展”“销”一体化协议,进一步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各县(市)工作队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派员单位资金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科技优势,着力攻克乡村产业发展难、规模小等瓶颈问题。同时,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和致富带头人的“领头羊”作用,不断调动本地干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在援建过程中持续推动“输血”向“造血”渐变。
锚定民生需求 助力乡村振兴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创新帮扶模式,通过持续改善民生、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效推进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成都市高新区对口帮扶德格县工作队领队张力帆在全州省内对口帮扶干部人才座谈会的发言中如是说。
“对口帮扶工作一定要与时俱进,充分植入信息技术、融入科技含量,从而带来质的提升。目前武侯有的教育资源,白玉也一定要有,一定要打通武侯和白玉教育资源共享的信息化高速公路……”成都市武侯区对口帮扶白玉县工作队领队蔡敏始终坚信“扶志”“扶智”两手抓才是帮扶长远之策,立足武侯区智慧化建设经验,在教育、医疗领域推动建设“武侯——白玉云端合教合研教学系统”“白玉县人民医院信息化(智慧医疗)建设项目”,在产业方面推动建设“智慧农业物联网溯源大数据指挥平台”,有力促进了白玉高质量办学办医、兴产兴业。
“我们利用泸州作为全国全民预防保健工作试点的经验,在乡城推动全民体检,并通过泸州市人民医院对体检发现的典型地方病进行科研立项,目前已形成研究成果。下一步,我们将强化结果运用,利用帮扶资金免费发放干预治疗药物。”泸州市对口帮扶乡城县工作队领队熊茂材积极发挥帮扶地优势,持续帮助受扶地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一年来,帮扶工作队紧扣乡村振兴这一主攻方向,始终把甘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放在心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之中,围绕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等重要内容,聚焦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治理等关键领域,建机制、强基础、送技术,累计培训上万人次,着力为甘孜培养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本土干部人才队伍,实现高标准帮扶可持续发力。
炉霍工作队创新“飞地+众筹”帮扶模式,筑牢返贫防线,获评第二届“全球减贫案例”;石渠工作队先后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完成城区小学办公楼、县职业教育中心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新龙工作队协调宜宾市一医院与新龙县医院签订建设协议,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提档升级;巴塘工作队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协调双流区农业专家赴巴传授种植养殖技术,组织巴塘集体经济管理人员到双流农业龙头企业观摩学习。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让甘孜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批批省内对口帮扶干部人才前赴后继,把融入真情的汗水洒在甘孜大地,一个个援建项目从落地到开花,再到结出累累硕果,时间见证了省内对口帮扶甘孜实现各领域从无到有的突破、从有到强的质变。昨日“脱贫攻坚”的终点,而今已然成为了全省各地携手甘孜奔向“共同富裕”新征程的有力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