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6月15日
本网讯 近年来,我州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依托,高举法治大旗,树牢法治信仰,守住法治底线,结合涉藏州、县农牧民群众学法用法需求,打造“三微三新”立体化法宣矩阵,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法治服务方式,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的意愿更加强烈,诉讼案件量较5年前上升100%,民转刑案件发案量较5年前下降34%,矛盾纠纷调处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平安满意度连续3年保持全省前列。
“微”载体汇聚法治合力,健全普法宣传的“新架构”。我州积极搭建“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协同跟进、专业部门主推、干部干警落实”的工作载体,不断延伸普法网络。坚持把普法工作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事项,将普法工作纳入州委平安建设暨重点工作月例会内容,强化普法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结合,坚持日常管理与定期通报、指导督查与跟进落实相结合,进一步拧紧法宣工作责任链条。坚持党委、政府各部门会前学法制度,全面提升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稳定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形成干部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将政法专业工作与法治宣传、服务群众相结合,建立一专多能的法治宣传队伍,全面统筹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司法行政干部、网格员、调解员等,将法律宣传和服务群众贯穿巡逻、执法、调解、走访全过程。
“微”切口满足特殊需求,构建法润到人的“新格局”。以满足民族地区群众法治需求为切口,我州组建藏汉双语政法专业人才为主的“洞嘎波”法治宣传队18个,围绕缉枪治爆、命案治理、“净土工程”等专项行动,开展专题法宣和警示教育工作。以边远牧区群众“少跑腿”为切口,创新建立“背包警务”模式,将证件办理、法律宣传、信息采集、矛盾化解等特色法宣服务“背”到农牧民家中。以促进诉调对接为切口,建立“石榴籽”调解工作室45个,开展以案释法、法律宣传、一站式解纷服务。以服务“三山一界”群众为切口,建立“流动网格”“流动调解室”1445个,开展边界地区、“虫草山”“菌子林”等网格服务和矛盾调处工作。以服务好在“路上”的群众为切口,在国省道路、重要景点派出所设立“平安驿站”86个,开展交通保障、医疗服务、信息发布等工作。以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切口,组建“正义雪莲”女子审判团队19个,积极开展权益保护、巡回审判、普法教育,与涉案困难家庭结对认亲,让人民群众感受法治的柔情。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切口,建立“甘孜绿芽”未检团队19个,分派132名检察官兼任230所学校法治副校长,探索全面、综合、有效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新模式。
“微”距离打通最后一米,形成崇尚法律的“新风尚”。注重贴近群众语言障碍的个性需求、直面群众法律素养较低的实际情况、把握群众需要法律的迫切形势,充分运用“广场讲法、街头普法、送法上门、一对一释法”的方式,推动多层法宣资源下沉基层,为群众提供个性化法治服务,用地域化的举措汇聚普法的人气,将党的声音传播到乡村牧区、学校寺庙、田间山头、房前屋后,传递信息、释放信号、树立导向、服务群众的渠道更加畅通,载体更加丰富。去年以来,全州政法各部门深入各乡、村开展普法宣传3000余场次,覆盖人群60万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691起,法律服务6300人次,解决群众困难诉求1400余件,引导群众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切实增强了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广大群众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州市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