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甘孜县呷拉乡呷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仁青泽翁
仁青泽翁教村民大棚种植技术。
■ 余应琼 文/图
他,在坚守中淬炼人格党性。
他,引领百姓致富。
他,让党旗在呷拉村上空高高飘扬、鲜红如初。
他就是仁青泽翁,甘孜县呷拉乡呷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头羊”作用,积极带领全村群众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将呷拉村建设成为了甘孜县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筑牢堡垒
仁青泽翁把建设坚强、团结、具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放在首位。他常说:“管理干部,严是爱,松是害。只有把从严管理干部这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在村民中有说服力。只有党员干部身子正,才能底气足,腰杆硬。”这是他最朴实的话语,这更是他最给力的践行。
呷拉村党支部坚持用“五个好”规范自身建设,建立健全了村党支部领导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促进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和民主管理程序化。仁青泽翁带头落实党建责任制,切实加强村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用制度管人管事,积极开展党员、村干部读书活动;做好支部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该村青年伍须初中学历,爱国守法,懂藏汉“双语”,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群众基础。仁青泽翁对其进行了入党思想动员,逐渐提高了该同志对党组织的认识,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近两年来,该村共发展农牧民新党员13名,培养农牧民入党积极分子3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4名。
产业兴村
一直以来,呷拉村没有形成一个主导产业,农民的种植结构较为简单,传统种植的青稞也亟待发展壮大,这些,都是仁青泽翁急需破解的发展难题。如何立足村情,在产业结构和村集体、村民增收上大做文章应是重中之重。仁青泽翁千方百计教育引导群众打开发展思路,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向土地要效益。他抓住甘孜县产业结构调整连片开发项目的好机会,积极争取项目,并到每家每户宣传连片开发实施后的好处,在他的宣传带领下,该村建立了“青稞高产”示范基地300亩,随后又建立了300亩的青稞示范基地和200亩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村民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改土改田,科学种田,并抓好田间管理,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
仁青泽翁鼓励村民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发展庭院经济,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帮助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以前院子里堆放着杂物的院子,现在种上了大白菜、窝笋、莲花白、萝卜等蔬菜。通过发展庭院经济,村民的生活变富裕了,村容村貌变整洁了。成立了呷拉村高原绿果蔬专业合作社,这也是成都市援藏工作队的农业实验实践基地。仁青泽翁组织村民在基地务工,学习种植大棚蔬菜的技术。该村还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面积为3万亩左右,合作社辐射周围7个乡镇,76个村。
民生惠民
贯通全村的硬化路、联户路,建成投入使用的村民活动广场……这些为呷拉村群众带来福利的惠民工程无不凝聚着仁青泽翁的心血。他积极带领全村群众义务投工投劳修建通村水泥路、组织群众投身到村级活动室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建房各项民生工程中。如今,自来水、有线电视、互联网、太阳能热水器已进村入户。农闲时,仁青泽翁组织群众开展一些活动,并在迎秋节、春节、藏历年等节日,组织大家唱歌、跳舞、开晚会等。同时对村环境进行绿化提升,村民家家户户行动起来,打扫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家园,并建立起保持环境的长效机制。该村还是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村之一,也是州级文明村。
在仁青泽翁的努力之下,群众看到了希望,收获了幸福。呷拉村呈现出实力强,村民富,村貌新的崭新气象。
面对日益改善的生产生活环境、日益富裕的生活,村民们纷纷表示,“村支书真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采访中,65岁的仁青泽翁告诉笔者:“我去世后,不需要请喇嘛来念经,只希望组织上能为我盖上一面党旗……”一句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理想信念的孜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