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聚焦甘孜 >> 浏览文章

高原峡谷出奇兵.

《甘孜日报》    2014年08月05日

——省军区“天府使命—2014”实兵检验性演习见闻(下)


勇士出击。刑延超 摄
  此次“天府使命—2014”实兵演习,从平均海拔500余米的丘陵平原到海拔4000余米的康巴高原,跨越的,不仅是深山峡谷,更是国防后备力量训练的高峰;冲破的,不仅是战斗力建设各项能力指标的极限,更是部队建设观念的樊篱和思想的束缚。
  ■赖兵 孙绍建 邓波
  参演2万余兵员哪里来?
  高效动员机制召之即来

  “这次演习的2万余名民兵预备役人员,仅用不到3天就完成动员集结、转服现役,这种快速平战转换能力绝非一日之功!”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李亚洲说。“这缘于统一、高效的国防动员应急机制。”省军区政委刘家国道出民兵预备役人员召之即来的秘诀。近年来,省军区先后协调省委、省政府联合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国防动员机制的意见》等10余份法规性文件。同时,对国防动员和政府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有机衔接,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三级指挥体系,完善了工作制度,遇到紧急情况,实行集中办公,共解难题。
  近年来,省军区采取定向预编、精确预编的方法,走跨行业、跨单位、跨地域编组新路子,依托“三中心一网四系统”建立人才数据库,选拔3000余名对口专业尖子,统配充实到紧缺重要岗位;先后3次对各预备团进行成建制实兵实装动员集结拉动,锤炼部队快速反应能力。
同台竞技,全面锤炼官兵的战场应变能力。
  民兵怎样形成战斗力?
  用战斗力标准锤炼队伍

  演练现场,每进行一步,都火药味十足,逼着官兵动脑筋、想对策,锤炼战场指挥应变能力……30多个演练课目不分昼夜连贯实施,敌我交锋激烈。
完成未来作战任务,必须编实训好一支可靠、精干、管用的民兵和预备役队伍。2009年6月,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联合依托某预备役工兵团和某预备役防化团,抽编省地震局、住建厅、交通运输厅等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侦察搜救、抗洪抢险、地质灾害抢险、搜排爆和指挥保障分队。同时,依托省无线电监测站和通讯公司,组建民兵无线电监测分队和民兵应急通信分队。
  同时,每个县(市、区)分别组建1个民兵应急连,在各乡镇(街道)普遍组建10人至30人的民兵应急排,在重点村、社区组建应急班(组);民兵和预备役队伍装备也脱胎换骨。
  省军区建起6个综合训练基地,每年举办两期骨干培训,分批到兄弟单位、野战部队学习;开展挂钩训练,与现役部队专业技术骨干同场训练。
  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何而来?
  把管理教育融入全过程

  民兵和预备役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何而来?为管理好、教育好、建设好这支武装力量,省军区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把组织建坚强。在全省民兵预备部队都建立党(团)支部或小组,由专武干部或分队队长担任支部书记或小组长,并严格落实党员组织生活制度。
  把队伍建纯洁。规定民兵预备役人员从优秀青年中挑选,按照本人申请、基层武装部审查推荐、区人武部审查批准的程序进行。参照新兵入伍的标准进行政治审查和体格检查,对初次录用的队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考察试用,合格的留用,不合格的予以清退,确保将优秀青年选拔入队。
  把教育搞扎实。采取集中上大课、分散搞教育、平时发短信等方式,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军人职能使命和优良传统教育,打牢忠诚于党的思想基础。
 
  • 上一篇:我州采取措施提升执行力
  • 下一篇:浙江经合办检查我州浙川帮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