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11月01日
我州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奋力建设平安法治甘孜
图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理塘县公安局高城派出所民警在巡逻途中与牧民交谈。 州公安局 供图
◎本网实习记者 冯丽娜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川滇藏青四省区结合部的甘孜州,素有“治藏稳藏要冲”“锁钥川藏咽喉”之称。这里既有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也有难以根除的沉疴宿疾。我州“一步跨千年”,从农奴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各种“陈规陋习”沿袭,群众法治意识淡薄,加之受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社会治理方式单一,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州情特殊、反分维稳形势严峻复杂……面对无数次难点如何破、痛点如何治、堵点如何通的拷问,我州立足当下、谋划长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为引领,以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为基座,切实筑起反分维稳铜墙铁壁,誓要守住“当下治”更要“长久安”。
近年来,我州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打造甘孜新“枫”景。在历经风雨冼礼和实践检验中,架起了一座座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一座座通往社会和谐安宁的平安桥,“枫桥经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传承、发展、创新。
党建引领 激活基层新动能
“以前因争夺虫草采集区域,经常出现群众打架斗殴现象,现在我们再也不用害怕遇到矛盾纠纷了。”乡城县青德镇仲德村村民丁真满面笑容地说,每年5月至6月虫草采集期,党员干部、政法干警、调解工作人员都会为我们宣讲法律法规、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等相关知识。现在,农牧民在采集虫草时不仅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还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身权益。
在乡城县,采集虫草是农牧民群众一年中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每年5月初进入虫草采集季,虫草主要采集点有11个,来自县域内的1万余名群众同时进山采挖虫草,人员复杂管理难、细节隐患防控难、社会维稳治安难。
“群众采挖在那里,我们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就落实到哪里。为更好地服务上山采集虫草的农牧民群众,乡城县共成立了11个临时党支部驻扎在虫草山。”乡城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刘建青告诉记者,驻山党员干部克服高海拔严寒的恶劣环境,与采集虫草的群众同吃同住,将服务和管理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
建立临时党支部,是乡城县在基层治理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重要途径,是我州坚持党建引领,有效推进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我州形成了三级书记一起抓、全州上下一起干的“大党建”格局,成立了州、县、乡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四大家”副职、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308个。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领题调研的“探头”作用,让基层“末梢”变治理“前哨”。
党建“一子落”如何激发治理“满盘活”?我州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州委常委会每季度听取汇报、平安建设例会每月部署、州委督导组每月督查、专项办每周联席调度机制,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面上到点的党政主导体制。同时,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督查指导和考核考评工作,确保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
多元共治 凝心聚力化矛盾
2022年1月12日,丹巴县章谷镇,一场因水电站厂房突发透水事故,导致周围群众商铺、物资、机动车等财产受损的赔偿协商会议召开,腊梅“石榴籽”调解工作室经过2个半小时的调解,成功化解涉及156人,1658万余元的矛盾纠纷。
“非常感谢她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这么好的调解平台,帮助我们企业和群众化解难题。”丹巴县章谷镇关州水电站厂房负责人满怀感激地说。
此次协商会议的成功举办,得益于“一镇一法官”工作机制的建设。丹巴县章谷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丹巴县充分发挥“自治”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强基作用,借助“一镇一法官”工作机制为群众排忧解难,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各类群众组织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同心圆。
近年来,我州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发动群众就地调处化解纠纷,预防矛盾激化上交,完善多元解纷网络,形成了一系列特色经验与创新实践。
我州将多元解纷机制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从市域层面下沉优质法治资源,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激发基层多元解纷自治活力,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
据统计,全州建成各类调解组织及平台4361个,州、县(市)、乡(镇)均建立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乡(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覆盖率100%。我州对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排查梳理、分析研判、分流调处化解和分级递进解决,制订预防化解处置预案,切实落实化解稳控责任,确保风险隐患化解在前端、消除在萌芽。今年以来,全州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6004件,成功调解5908件。
多措并举 优化边界新环境
“感谢法院到虫草采集现场调解纠纷,公平公正地维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特别感谢政府及现场工作人员。”今年6月3日,在甘孜县来马镇,当法官成功调解了一起虫草采集纠纷后,原告洛某竖起了大拇指。
与洛某有同样感受的群众不在少数。近年来,我州群众对矛盾预防化解工作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连续两年保持全省第一。
我州创新探索“流动网格+伴随式”服务管理模式,在虫草松茸采集聚居区、远牧边界地区和重大工程项目地,共划分流动网格794个,建流动网格党支部(小组)423个,建帐篷综治站点872个。为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我州把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三山一界”纠纷防范全过程。雪域高原上,“马背法庭”“石榴籽调解室”“卡达嘎波调解小分队”等6980支法宣服务队伍活跃在基层一线,将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带到群众身边,传播到群众心中。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工作。”州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州坚持调解组织全域化、调解队伍专业化思路,建强乡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成立涵盖44个行业领域的调解专家库,健全完善劳动人事、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等专业调解组织,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领域的多元化解机制。
我州先后优化“多网合一”网格4455个,落实4892名政法干警和机关干部联系网格,组建马背巡防队等1832支1.4万余人。如今,5000多名网格员、3.2万名群防群治人员和19万余名平安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草原山头。
此外,“石榴籽”工作室、“甘孜绿芽”平台、背包警务、“洞噶波”法宣等一大批甘孜特色治理品牌,推动实现治理机制从碎片到系统、治理基础从薄弱到夯实、治理方式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今时今日的甘孜,法治甘孜建设蹄疾步稳,平安甘孜根基坚实稳固,各民族经济发展一盘棋、社会保障一张网、文明进步一家亲,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在这个大横断山区核心地区,一幅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平安和美的图景正铺展开来。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