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11月16日
法治浸润童心。
法治宣传送到群众“家门口”。
◎丽娟/文 州检察院/图
平均海拔3500米,高寒缺氧,常年冰雪……甘孜的检察干警面对的不只是案件和当事人,还有冰雪和山川。而那抹“检察蓝”,则是巍巍雪山和茫茫高原间亘古不变的亮丽色彩。
甘孜州地处川西北高山高原、横断山脉核心地带、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下辖县(市)18个、乡镇289个、行政村2181个,户籍人口110.7万人,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45℃,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法治基础薄弱,是这里每一个法律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了让检察服务打破空间桎梏、惠及每一名群众,近年来,我州检察机关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下沉基层、上门听证、线上服务等多项工作,全力打造“家门口的检察院”,打通涉藏地区检察服务“最后一公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让“枫桥式”检察服务的春风吹遍甘孜大地。
检察院下沉 活用“和解五法”解民忧
“我的工资已经被拖欠一年多了,找了老板十几次都没得到解决,如果没有检察官的帮助,这个辛苦钱还不晓得要拖到什么时候才拿得到,真的太感谢了!”“为了帮我们要到工资,检察官专程到泸定好几次,花了很多的心思,你们是真正为老百姓做事的!”……10月19日,周某、兰某等7名农民工认真写好收条并郑重按上红彤彤的指印,炉霍县检察院以“民事检察和解五法”办理的7件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支持起诉案圆满收官。
在办理该案时,炉霍县检察院主动延伸检察服务,没有让7名农民工向法院起诉了之,而是积极与县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协调联动,通过多次下沉基层一线调查走访,厘清了多级分包商之间的资金关系,最终从工程总承包商处破题,充分运用“民事检察和解五法”,引导双方当事人快速达成和解。10月18日,7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全部支付到位。
近年来,我州检察机关以省检察院创新推出的“背靠背”、并案化解、利益平衡、情义融化、借力化解等民事检察工作“和解五法”为指引,充分运用“和解五法”开展民事检察和解工作,深入全州基层一线调查走访,用心用情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解决在“家门口”。同时,立足行政检察各县市办案力量不足的实际,创新采取州检察院统筹指挥、州县检察院上下联动,领导带头包案、两级检察院协作配合的办案模式,突出办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领域案件,以行政检察倾情呵护民生民利,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以来,在助力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领域,全州检察机关共办理案件73件,其中,通过检察院协调沟通,在检察环节达成和解38件;帮助82名农民工拿到工资报酬239万余元。
10月18日,一张桌子、几个板凳构成的一场简易公开听证会在泸定县得妥镇北头村举行。考虑到当事人吴某某年迈体弱、出行不便,州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易兵组织工作专班人员,将该信访事项听证现场“搬”到了吴某某家中。在认真倾听吴某某的诉求和困难后,检察官总结梳理了案件事实和争议焦点,并从多个角度分析法律责任,听证员和人民监督员针对性说理,努力化解吴某某的“法结”。了解到吴某某的家庭生活艰难,两级检察院决定合力对其进行司法救助,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解开其“心结”。吴某某最终自愿息诉罢访,感激地说:“感谢检察官们到我家门口听证,压在我心中多年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以后我能轻松生活,安享晚年。”
便民服务点
实现公益保护最优化
走进得荣县学校、乡镇、法治广场,随处可见一个红色的木牌,由一轮红日和蓝色字体构成的“阳光得检”标志十分醒目,上面还印刷着法治宣传标语、检察服务热线和一个二维码。这便是得荣县检察院结合全县实际设置的检察便民服务点,这样的服务点全县共有68个。
通过阳光得检服务点,无论是傍晚带娃散步的父母,还是广场上跳舞聊天的大爷大妈,亦或是山间地头劳作的农牧民群众,都能一键扫码进入得荣检察在线服务平台,随时随地在“公益诉讼”“控告申诉”“法律检索”等栏目获取预约检察服务、提供公益诉讼线索举报、学习法律知识等各类法律服务,还可以由此进入得荣检察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全方位实时了解检察工作。据了解,得荣检察在线服务平台设置了藏汉双语模式,真正将检察服务窗口前移,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也能享受到贴心的检察服务。
“在群众身边设置检察服务点,既可以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检察服务,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更多案件线索,拓宽案件来源。前不久,我院办理的一起涉部分超市、商店未明确标识‘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及个别商铺在学校周边50米红线内销售烟酒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就来源于群众通过在线服务平台的反映。”得荣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倪华忠告诉记者,“群众的一张图片、几句留言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案件线索,公共利益需要大家共同守护。”
借助最高检研发的“益心为公”平台,我州检察机关在各自县域内招募公益志愿者提供公益诉讼线索,同时借助其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特长,做好公益诉讼工作的“外脑”和“智库”,助力检察机关实现公益保护最优化、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目前,全州检察机关已吸纳发展志愿者127名,平台提报线索21条,已受理线索26件,通过平台收到线索并调查核实后向相关部门制发的检察建议整改回复率达100%。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在川西高原,我州检察机关不断深化检察环节“枫桥经验”创新实践,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便民服务工作,更加方便百姓反映诉求,为法律监督工作安上“千里眼”“顺风耳”,进一步及时有效办理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领域案件,切实把群众的心上事办好,把群众的闹心事解决好,让群众对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流动服务队
提供“定制化”检察服务
位于川西峡谷的丹巴县,高山对峙、河谷深邃,地理环境成了当地居民寻求法律帮助最大的阻碍。为将检察院“搬到百姓家门口”,丹巴县检察院“墨尔多卫士”检察办案团队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接访+调研+普法”模式,开展“检察接访周”活动,将流动服务送到乡村、企业、学校,畅通群众法律诉求渠道,打通群众普法用法“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服务民生全覆盖。
今年3月底,“墨尔多卫士”检察办案团队先后深入墨尔多山、甲居、半扇门等乡镇及部分村组,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着重向群众讲解了最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信访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受群众法律咨询百余件,接待群众来访18人,现场解答疑问15件,其余3件正在持续跟进办理中。
“我们经过详细梳理、汇总发现,群众来访事项主要涉及野生动物破坏庄稼、债务纠纷、旅游环线占用土地赔偿标准等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领域。”“墨尔多卫士”检察办案团队成员张新莉介绍,针对这些问题,该团队深入研析法条案例,并在接访中运用群众能听懂的语言、能理解的逻辑、能接受的方式方法释法说理。活动现场,可现场处理的,该团队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回应处理;需再调查的,该团队限时调查处理,精准提升民生领域热点问题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效能。
据悉,在开展“检察接访周”活动之前,流动服务队会在“两微一端”平台提前预告接访时间、地点,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减少跑腿次数。同时,通过法律顾问进村组微信群、“一对一”帮助服务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高质效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接下来,我们团队将继续以流动服务队的形式,下沉到大金河、小金河、牦牛河、革什扎河、下河五个片区,了解民情,解疑释惑,化解矛盾,为群众提供‘定制化’检察服务。”张新莉说。
近年来,州检察院大力开展“带案下访”“定期巡访”“检察接访周”“流动检察室”等专项工作,促进检力下沉,将法律监督触角延伸到全州325个乡(镇)、2679个行政村,主动变“群众上访”为“检察下访”,进一步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水平,拉近了检民关系,真正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有效化解。
日升月落,春去秋来。在茫茫的高原上、雪山下、峡谷间,我州检察干警来回奔波留下的车辙、脚印,逐渐形成一条通往群众心田的“枫桥之路”。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