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让旅游扶贫成为脱贫奔康“助推器”

《甘孜日报》    2016年07月15日

    ■顾一娴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受历史及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限制,一些地区贫困面积广、贫困程度深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现象仍然十分突出。无疑,当前扶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这就需要我们反思扶贫开发的思路和方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人的消费观念随着收入的提高有所改变,旅游消费正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生活方式,旅游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而贫困地区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地域风情,不正是现成的旅游资源么?据国家旅游局调研,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约有1/3的村有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和条件;我国现有的1392个5A和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中,60%以上分布在中西部地区,70%以上的景区周边集中分布着大量的贫困村。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提出了实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是其中的重点。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的指引下,旅游扶贫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渠道。
    所谓旅游扶贫,是指通过扶持具有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村庄环境改观的一种新的扶贫模式。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旅游扶贫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单一农业向多元农业转变,把扶贫片区发展成旅游景区,让农特产品成为旅游商品,并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十二五”以来,全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加快补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 “短板”,旅游扶贫被寄予厚望——要让乡村旅游稳增长、调结构、减贫困、惠民生的独特优势日益凸显。
    事实上,我国乡村旅游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围绕大中城市、名胜景区、山水生态区、特色农业区的发展格局。但从全国来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定位模糊导致的认识误区、旅游资源不足及管理方式落后导致的核心竞争力缺失等等。因此,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明确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个方向”至关重要:一是要明确“是什么”,即明确乡村旅游的战略定位;二是要明确“有什么”,即明确乡村生态资源自身优势;三是要明确“做什么,即明确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当然,推进旅游扶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还得有个大前提,也就是坚持“两大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环保理念和文化保护。具体来讲,依托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政府引导是保障,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规范管理、政策扶持等方面,为乡村旅游发展扫除障碍、创造条件;发展理念是关键,主要体现在循科学发展的理念、探索创新发展机制等方面,让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能够立足地方生态资源实际,注重乡村旅游的人文内涵,充分体现本土化、地域性特色,并最终实现保护生态和加快发展的双赢。这样,旅游扶贫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的“加油站”,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助推器”。
     
    
  • 上一篇:法家眼中的以人为本
  • 下一篇:疯狂“数字”与官员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