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康巴时评 >> 浏览文章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打赢脱贫攻坚战

甘孜日报    2019年08月13日

◎洛绒降措

茶扎乡位于甘孜县西北部,距县城约83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属纯牧业乡,总面积1156平方公里,辖区7个行政村、945户4197人,其中2座寺庙198名僧尼。长期以来,受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牧民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制约,农牧民群众致富意识淡薄,一些特色优势产品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经济发展缓慢、牧民群众生产生活落后,贫困点多、面广、程度深,既是全县脱贫攻坚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也是雅砻江上游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一、主要成效

始终聚焦全乡4个贫困村、287户贫困户1172人贫困人口的目标,认真落实州委和县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截止2018年底已完成4个贫困村退出、238户941人的脱贫任务,2019年底将如期完成24户122人脱贫任务,2020年预脱贫25户109人。聚焦“两不愁”,鼓励群众发展副业增收,落实各类惠民政策兜底,实现户户有余粮、人人有衣穿,目前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聚焦“三保障”,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全乡适龄儿童694名、入学率达99%,其中建档立卡户适龄儿童234名、入学率达100%;认真落实《甘孜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全乡参保率达100%;完成易地搬迁109户430人,其中2018年10月提前完成今年19户87人易地搬迁任务,动员群众“投工投劳+投劳折资”等方式,引导搬迁户购买冰柜等“24大件”,实现“拎包入住”、入住率达100%。聚焦产业发展,探索发展“大、中、小”产业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4个,引导3个贫困村参与甘孜县格萨尔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组建2个集体牧场、“东让燃谷”合作社和手工艺合作社,开发5种产品和格萨尔文化元素工艺品32种,引导农牧民群众牲畜出栏1600余头,集体牧场和专合组织产品利润达39万余元,示范带动930户4200人人均增收92.85元。聚焦“四项扶贫基金”,发挥金融撬动作用,累计发放“四项扶贫基金”258万余元,开展技能培训478人次。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全乡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全面完善,贫困村均达到“一低五有”,贫困户均达到“一超六有”。聚焦“千企帮千村”,主动加强与龙泉天然气公司、公交公司及工投公司的对接,累计争取帮扶资金29万元,帮扶企业向全乡122户贫困户捐赠了家用电器。

二、经验做法

近年来,我乡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州县委关于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在探索创新发展高原特色集体经济、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服务基层群众方面成效显著,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一)成立“东让燃谷”专业合作社,破解有产品无市场的困境。为深度挖掘乡内特色优势产品,受2012年龙泉驿区西河镇挂职经验的启发,集思广益、敢闯先路,2016年5月挂牌成立“东让燃谷”专业合作社。一是立足优势建专合。依托辖区虫草、贝母、野生菌等特色资源,坚持“动力靠党建、脱贫靠政策、致富靠产业”的工作思路,由7个行政村每村筹资10万元,采取“4个贫困村+3个非贫困村”的模式组建合作社,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二是党群协同抓运行。建立“乡干部+村干部+牧民”的运营管理模式,组建采购组、加工组、包装组和销售组,有经商能力的负责采购虫草、贝母、獐子菌等原材料,无经商经验的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清洗、晾晒等,乡村干部负责账务登记、跟进电商订货信息和推广产品,切实规范合作社运营。三是线上线下拓销路。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销售,将产品销售至成都乃至全国各地;线下通过与甘孜县康巴拉绿色食品公司等实体店进行合作销售,并借助龙泉驿红安镇对口帮扶平台,将产品在龙泉驿区实体店进行宣传推介。四是人人分红享成果。将总利润的20%作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基金,80%作为分红资金分配到每位牧民。通过合作社从本地群众收购原材料促收、牧民入社分红“1+1”的增收模式,带动牧民群众两次增收。

(二)易地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难题。累计完成易地搬迁109户,其中2018年10月提前完成2019年19户87人易地搬迁任务。一是搬得出。采取“集中安置+插花安置+购买补助”的方式,将牧民搬迁到地势开阔、海拔较低、气候较好的地方;以新型建材替代木质承重构件,适用性强、绿色环保,深受牧民群众好评。二是稳得住。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施工作业、统一检查验收,实现搬迁户入住率、参保率、适龄儿童入学率“3个100%”;动员群众“投工投+劳投劳折资”的方式,引导搬迁户购买冰柜、电视机、藏床等“24大件”,实现“拎包即可入住”。三是能致富。采取“技能培训+集体经济+劳动力转移+产业扶持基金”等方式,大力支持和保障搬迁户后续发展。争取信贷资金120万元将搬迁户纳入甘孜县格萨尔文化城暨百村产业基地项目,组建2个集体牧场打破“戒杀生”;采取“政府引导+支部监督+村委会主导+聘请手工艺人+贫困户参与”的方式组建手工艺合作社,由政府负责整体规划、指导运营,将手工艺人聘请加入合作社,目前开发以格萨尔文化元素为主的工艺品32种。

(三)干部平时“多跑一趟腿” 群众办事“少跑一趟路”,创新推进“三不定工作法”。针对距离县城远、牧民不懂汉语、地广人稀、行政服务半径大的实际,按全乡牧民定居点分布情况,将党员干部小分队设置为2个县乡办事点、5个村级聚居办事点,实现“群众被动上门找干部”到“干部主动上门找群众”,做到干部平时“多跑一趟腿”,群众办事“少跑一趟路”,不断厚植新时代党的群众基础。一是方便群众“不定员”。无论乡镇干部是在正常办公、还是在休假,均是“一站式”便民小分队成员,并常年确保1名小分队成员在县城,为群众开展“一条龙”代办服务。二是服务群众“不定时”。针对群众办事时间不固定的实际,要求乡镇干部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方便群众随时咨询相关政策,有事第一时间找得到干部、办得到事情。三是联系群众“不定岗”。对群众生病就医等困难诉求,所有乡镇干部不论是否属于自身分管或职责范围工作,均实行首问责任制,尽力给予群众帮扶协调和答复,及时解决群众困难问题。目前,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3000余件。

三、主要问题

总体看,我乡在推进产业发展、激发内生动力、服务群众等方面有很多特色做法,但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尽管近年来全乡多轮次全覆盖开展大排查,但逐一对照正在开展的“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专项行动,还存在薄弱环节和盲区盲点等问题。二是尽管启动实施了一批产业发展项目,但受地域资源禀赋因素制约,与州内州外相比较,个别产业竞争力还不强,还存在产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及同质化等问题。三是尽管反复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讲,但受教育文化程度等因素制约,个别贫困户对所享受的扶贫政策还不能完全清楚表达出来,还存在不能说清好政策、算清收支账、想清致富路等问题。

四、对策建议

中央明确提出,2019年底前在藏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我乡将主动担当担责,积极履职作为,抓落实、快推进、见实效,把主要精力放到脱贫攻坚上,坚决打好打赢这场输不起的硬仗。

(一)继续在保持定力上下功夫,强化政治责任担当。把脱贫攻坚的实效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检验,以背水一战、不胜不休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不动摇,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着力提高脱贫质量,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中央和省委、州县委各项安排部署落地落实,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不仅要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更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二)继续在攻克堡垒上下功夫,确保全面同步奔康。持续培育特色产业,依托辖区虫草、贝母、野生菌、牦牛肉等特色资源,抓住“千企帮千村”重大机遇,在合作社加工厂房建设、技术指导、人才培养、推介营销等方面争取政策倾斜,通过与成都等食品企业合作或自建自营等方式,开发“牦牛酱”“獐子菌酱”等产品,多元化开发产品,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示范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持续培养脱贫攻坚“明白人”,在每个行政村中评选出1名政策知晓好的村干部和5名优秀“明白人”,通过发放“格萨尔王城代金券”的方式进行奖励,鼓励“明白人”学政策;在每村中评选出1名政策知晓差的村干部和5名较差的“明白人”,在乡上集中开办明白人培训班,并针对牧区群众所受教育文化程度总结并细化村干部需知晓24项、非贫困户需知晓14项、贫困户需知晓20项惠民政策,确保“明白人”对贫困情况说得清、道得明,经得起问、经得起查。

(三)继续在脱贫要素上下功夫,确保“两不愁三保障”落到实处。聚焦“两不愁”,充分发挥牧业相对发达的优势,做大做强现代牧场经济。聚焦打通旅游环线,达通玛片区地理位置特殊,下辖“三乡一镇”,既有“达通玛”大草原的美誉,也是进出色达、青海方向的大通道,又适合纯牧区新生活旅游观光,且甘孜县作为格萨尔文化旅游带中心,甘孜县格萨尔文化精准扶贫百村产业基地将逐步投入运营、雅康高速康定段全线贯通和格萨尔机场通航,这将迎来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建议对甘孜县城—达通玛—色达道路进行维修加宽,打通这条旅游环线大通道,完善沿线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带动达通玛片区和全县的旅游环线发展。聚焦开发新的就业岗位,确保每一户贫困户至少有一人就业。聚焦“三保障”,核准核实在校学生的学籍信息和户籍信息,医疗本上充分体现群众享受的医疗保障和“十免四补助”等信息。聚焦“抓软件”,推进脱贫要素硬件达标的同时,推进软件同步达标,便民服务中心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坚决防止硬件成为“空架子”。为用好雅砻江4县交界地区24个乡(镇)的攻坚政策支持,计划示范打造色须定居点,让“一低五有”政策能够惠及夺呷村和亚绒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夯实攻坚基础,进一步提高群众获得感,提高群众对攻坚的满意率。

(四)继续在查漏补缺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严格按照“七个时间阶段”“七步排查工作法”集中攻坚,不脱离实际、不拔高标准、不吊高胃口,切实提高脱贫质量,为迎接考核评估做好充分准备。抓好“一卡通”办理,除监区服刑人员、新生儿未上户等特殊情况外,目前已发放“一卡通”1336张,已将2764份资料交县信用社审核,县信用社正在抓紧上传“一卡通”相关资料,全面完成“一卡通”办理工作。抓好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垃圾处理、卫生厕所及圈舍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决打好乡村振兴第一仗。结合对雅砻江上游4县交界地区24个深度贫困乡镇的支持政策,计划在乡内建设1个加油,建成后既消除安全隐患,又方便群众出行。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扎实开展“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等主题教育活动,继续鼓励群众投工、投劳、投资,强化脱贫光荣导向,激发贫困群众攻坚内生动力。

(作者系甘孜县茶扎乡党委书记)



  • 上一篇:做好“人”的文章 打好脱贫攻坚战
  • 下一篇: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