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乐山市援藏干部、理塘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诚宇
李诚宇下乡指导软乡弱村集中整顿工作。
■叶强平 本网记者 袁飞 宋志勇 见习记者 刘小兵 文/图
“今年是我援藏的最后一年,回想两年的经历,感慨万分。真心感觉到这里的老百姓天天与大自然抗争、生活,真的很不容易。作为援藏干部能为藏区老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乐山市援藏干部、理塘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诚宇说。
“草原明珠、西藏门户”的美誉让人们对理塘充满向往,但“世界高城、生命禁区”的称号又让世人对理塘望而却步。2014年8月,李诚宇主动请缨报名援藏,抛下不满半岁的女儿,踏上了这块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一半的土地。两年援藏岁月,眼前这位身高一米八的援藏干部,脸上透着高原红,嘴唇干裂发乌,边介绍工作边和周围的藏族同胞热情地打着招呼,不仔细看还以为他是理塘县的当地人。
一人援藏 全家援藏
初到理塘,当送走一个个因高原反应加重而无法坚持被送回乐山的援藏战友时,李诚宇深知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作为援藏工作组的联络员,一举一动都会影响队伍的士气,在关键时刻自己绝不能倒下,给家人的信中,他写道“是迎难而上,战胜高反;还是知难而退,打道回府。我选择了前者。”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经历过高原反应的考验和折磨,他度过了进藏后最艰难的一段适应期。
“两年的时间能做些什么?”克服了高原反应后,李诚宇深感压力巨大。路是人走出来的,压力越大、动力更足。在抵达理塘10天后,他就与同事们一道积极筹划,协调理塘县赴乐参展四川省首届旅博会。大到设计展厅、协调资金,小到落实展位、安排节目,他都亲力亲为,甚至还拉上在乐山市文广新局工作的爱人一起干,同事们打趣道:“李诚宇是一人援藏,全家援藏啊。”在2015年的旅博会上,理塘县与峨眉山景区成功签订了“峨眉山—格聂山友好景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作为协议的起草者,他想得最多的是“旅游富民”,只要能帮助理塘突破旅游资源开发的瓶颈,帮助农牧区老百姓走出贫困,就是最大的满足。
走出去 吸收新理念
牧区基层是藏区反分维稳的“主战场”,但在理塘牧区,90%以上的村支部书记小学都没有毕业,大部分还没有机会走出理塘是这支村干部队伍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也是摆在李诚宇面前的棘手难题。“村干部连理塘都没走出过,何谈解放思想?连现代化发展成果都没感受过,何谈谋划发展?”李诚宇认为“让村干部走出去才是硬道理”。经过多方协调,终于从援藏资金中整合了100万元专项经费,实施“基层党建全覆盖”工程,组织理塘县215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乐山轮训。截止目前,理塘县已有150余名村支部书记分批前往乐山市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峨眉山市、犍为县、井研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等9个区县参观学习。
为达到预期效果,李诚宇利用“职务之便”,不厌其烦地给乐山市每个区县组织部“打招呼”:“理塘县的乡村干部出来一次不容易,该看的、能教的都要倾囊相授啊!”从“桃园山居”到“彝家新寨”,他带着理塘的乡村干部们一处处学;从“基层夜话”到“无职党员设岗订责”,他带着理塘的乡村干部们一点点悟;从“沙湾不锈钢产业园区”到“夹江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他带着理塘的乡村干部一站站看。从乐山回到理塘后,甲洼乡卡娘村村支书泽翁就筹划着带领村民种植藏芫根,他说:“随着骑游和背包客的增多,准备把藏芫根烘干、切成片包装后卖给游客抗缺氧补充维生素,增加村民的收入。”李诚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为民务实 心系基层
自从下派到理塘后,李诚宇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导向,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坚持把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常性深入联系乡镇,通过走访调研,访民情、解民困,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以全省“软乡弱村”集中整顿为契机,整合援藏专项资金100万元对理塘县215个村级党组织书记实施轮训;他积极联系乐山军分区、乐山市委组织部、沙湾区委组织部等单位,累计协调落实资金26万元解决亚火乡上五花村村民饮水难、阵地建设等问题;他借鉴乐山基层党建先进经验,在理塘县虫草采挖季节,大力推广“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确保2015年虫草采挖“零”纠纷;他积极联系乐山市慈善总会、教育基金会、扶贫基金会为理塘县牧区教育、卫生项目争取慈善捐赠资金150万元。
“乐山的援藏下沉到了最基层,李部长多次到亚火乡考察调研,在他们的帮助下,困扰上五花村的饮水难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村干部们每年都有机会到乐山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在李部长的牵线搭桥下,乐山军分区还与我们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并将我们的村级阵地建设和村道维修纳入今年的扶贫计划。现在的亚火乡,村干部带头强化学习、加强宣传教育,农牧民真切地感受到来自乐山的援藏成果。”亚火乡党委书记丁真大吉说。
找准问题 谋出路
“李部长,你看嘛!这些都是我们医院购置的新设备,放在这里都起灰尘了!”“这个施工图,我们县上绘不了,没这方面的人才啊!”每每听到这些话,李诚宇深深感到资金、项目为藏区确实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培养一支素质过硬、业务过硬的本地干部人才队伍才是援建资金、援建项目发挥最大效益的关键所在,如何才能搭建起乐山智力援助理塘科学平台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他迅速就智力援藏工作展开调研。一次到“水工程”项目调研时,遇到山体滑坡,堵住了车辆前行的道路,李诚宇和同事下车步行,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走了1个多小时,才抵达海拔近4500米的项目现场,这样的经历对于他来讲已是家常便饭。通过调研,李诚宇草拟了《乐山智力援助理塘“千名英才”培训行动计划(2015-2016)》,得到乐山市委、甘孜州委的高度重视,并如期实施。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69期,培训754人,接受42名贫困藏区学生赴乐山一中就读。该项工作受到《中国组织人事报》、《四川经济日报》、《甘孜日报》、《乐山日报》、光明网等媒体广泛关注,并被《四川组工动态》、《四川涉藏工作专报》以专报形式刊发。
对于李诚宇来说,来理塘县工作是一种缘分,虽然只有短暂的两年,但看到了在极端自然环境下,藏区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超常付出,也看到了当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渴望,让他感受到作为党的干部,有责任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干好工作,有义务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
最后,李诚宇用这样一段话结束了这次采访。“进藏这两年,国道318线高尔寺山和剪子弯山的隧道通了,理塘的城市建设也今非昔比,相比之下,我的工作微不足道。若干年后,如果有机会再来理塘,当地群众还有人能叫出我的名字就足够了,说明我没有白来理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