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大山沟里的脱贫故事

甘孜日报    2017年03月09日

雅江县湾地沟村第一书记与贫困村民交流。

村民开展健身活动。

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本网记者 唐闯 /

    “第一书记眼中的湾地沟村

    媒体曾经多次报道过雅江县湾地沟村产业脱贫的先进经验,但对该村“第一书记”蒲江涛而言,湾地沟村的发展瓶颈在于基础设施落后带来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村民与现代文明产生了距离感。

    一年前刚刚来到雅江县湾地沟村,到了晚上,担任村“第一书记”的蒲江涛只能和村主任坐在火盆边,借着微弱的灯光,了解村子的现状,思考村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规划。习惯了大城市现代生活的蒲江涛,从省国防科工委办公室出发到雅江之前,他做好了走土路的思想准备,但他压根没想到自己要去的这个村子,不仅有尘土扑面的土路,还缺电,缺水,缺医。不仅如此,村子里电视信号也没有完全覆盖,更谈不上通讯网络覆盖,村民要骑摩托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打电话,村民不仅收入少,文化生活也比较单调。

    在这样长期封闭的环境里,村民习惯了靠口耳相传的方式了解信息,传来传去经常造成误会。一次,蒲江涛和几个村干部只是到一户人家了解贫困情况。没想到,村子里已经悄悄传开了,说这户人家已经被评为了贫困户,一些村民甚至找到蒲江涛要问个究竟,弄得蒲江涛哭笑不得。 蒲江涛意识到,不改变这种现状,很难与村民进行沟通,做好扶贫工作将困难重重。

    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村子里卫生条件差,饮水用水条件有限,村民卫生观念、健康观念淡薄,很多村民因此患上疾病,长期积累导致个别村民因病失去劳动力,从而陷入因病致贫。

    村子里能够使用微信等互联网手段的村民不到三个人,由于无法上网,村民对外界先进的事物认知太少,更谈不上利用互联网了解信息,发展生产。

    这些现象使蒲江涛突然意识到,过去在他的生活里显得司空见惯的用水、用电、上网、讲卫生的事情,不再是小事情,而是关系到一个村子长远发展的“大事”。

    从去年开始,依托各种贫困政策,在县里各级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蒲江涛和村干部们一起努力,试图改变湾地沟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现状。

    由交通部门在湾地沟村实施主干道混凝土硬化工程通达村级活动室,总投资840万元。县委农办实施入户路硬化工程,通达每户门口,总投资161.53万元。

    县水务局在湾地沟村实施了安全饮水项目于去年6月份完工并通过验收,总投资53.33万元。全村91户均用上了自来水。水量、水质、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等4个方面均超过了国家标准。

    国家电网在湾地沟村实施了电力改造提升工程,新增1台和更换两台变压器,更换电力线路,安装智能电表,总投资165万元,去年12月底已完工。

    全村91户全部免费发放了卫星电视接收机,实现了全覆盖。村级活动室配备了一套广电设备。中国移动新建了一座通讯基站,已于去年12月上旬开通4G网络,覆盖全村90%的区域。于此同时,村子里还配备了垃圾车,新建了垃圾处理站,在重要路段设置了全新的垃圾箱。

    随着上述问题的解决,湾地沟村基础设施焕然一新,群众生活方便度大大提升,许多村民也开始通过使用手机上的微信功能,登陆村委建立的公众号,了解扶贫相关情况和产业信息,他们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也更近了一步。尽管开了个好头,但村子里还是会看见一些乱扔的垃圾,村民在生活方式上还有一些陋习,需要进一步改变。

    蒲江涛在工作总结种这样写到:“高原藏区一些村落受困于交通不便,对外开放程度较差,落后封闭,小农意识较浓厚;教育欠账多,村民文化素质差、劳动技能短缺;无论是自身能力还是主观能动性,都缺乏接受和追求先进文明和优越物质生活的向往。移风易俗,非一时一人之功,扶贫扶志,任重道远。”

    经过一年的村支书工作,蒲江涛深有感触:“未到基层之前,想当然的东西太多,不接底气,将来离开了一线,回到办公室的工作岗位,要随时提醒自己,只有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多到一线了解情况,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立体扶贫结硕果

    呷拉乡湾地沟村位于雅江县城北部,距离县城18.8公里,农民收入以捡松茸、挖虫草和国家低保、退耕还林补助为主要来源。贫困户1661人,无房户9户(含1户地震受灾户)。2014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4300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均粮食产量352公斤。

    在该村脱贫实践中,在省州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当地政府因地制宜,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产业脱贫为载体,通过立体化的扶贫手段,不仅实现了贫困户收入增加,也积极引导村干部和村民改变思想观念,树新风,积极探索贫困村如何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齐头并进,平衡发展。

    如何让贫困村民尽快脱贫?在县乡工作组的支持下,湾地沟村建立任务、时间、责任倒逼机制,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完成了贫困村和贫困户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2016年湾地沟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为4533元,其中,收入最高为6061元,最低为3662元。主要收入来源结构为:务工、虫草松茸、家庭种养殖业、养鸡场分红收入、转移性收入(低保金、林补、草补、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超过国家规定的3100/人纯收入脱贫标准。

    重规划 抓落实

    按照有关要求,根据该村封闭、缺少发展技术支撑的现实,省国防科工办机关派驻一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省畜科院派一名技术员,呷拉镇派2名干部,军工单位——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派驻一名驻村干部,组成帮扶工作组负责协调整村推进各类项目建设和帮扶措施落实,“第一书记”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

    驻村工作组邀请和组织了省畜牧科学院、州农科所的8名种植、养殖专家4次到湾地沟村进行实地调研,实地调查采集第一手数据,积极听取群众意愿,先后3次组织召开群众意愿调查,科学制定了湾地沟村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以基础设施改善为基础,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贫困户增收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教育医疗保障为重点,补齐短板、发掘优势,着力把对口帮扶村建设成为藏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藏区新村建设双轮驱动示范村”,并完成了《湾地沟村脱贫攻坚规划》编制,加快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惠民、新村建设,确保规划落地实施。

    压实责任看结果

    工作组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分别纳入“五个一批”实施帮扶,明确责任、帮扶内容和帮扶措施,整合项目、资金,帮助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添措施。在村级层面,驻村工作组发挥文化素质高、视野开阔、懂政策等优势,根据“五个一批”和“十七个专项”要求,积极找项目、要政策,与村委会干部一道协调村内土地、房屋等纠纷30余件,做到了政策宣传到户、项目规划到户、干部联系到户、资金补助到户、技术培训到户、检查验收到户,切实落实了各自的工作职责,有力地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落地实施。

    同时,驻村工作组特别注重发挥村干熟村情、能协调、讲实效等优势,对项目建设任务、利益纠纷事件、后勤保障等进行合理分工部署,确保项目建设任务能如期完成。

    产业带动抓增收

    针对该村产业薄弱的现实,该村实施了可以当年见效的温室小棚和生猪养殖短期项目,一个温室小棚当年可见效500元,一头生猪当年可增产值2000元,这两个短期项目是湾地沟村贫困户增收的有力支撑。同时,该村还实施了50亩苹果树改良工程和500余棵红富士苹果苗种植,3年后可以陆续投产增收,新建的54座温室大棚可以种植羊肚菌,2015年和2016年共计改造圈舍43户,为农户提升养殖场地、扩大养殖规模,开办家庭农场创造了良好条件。该村15户贫困户共计申请了74万元的小额信贷,实施了4大类产业项目,为持续增收、致富奔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59月,驻村工作组帮助申请成立了雅江县湾地沟村丰收种养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贫困户集资参与率100%,非贫困户参与率也达到80%,共筹集村民入资30万元,引入四川万物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村级合作社共同成立雅江县红标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办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场,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集体经济,该项目按股分红,贫困户每人可优先分红1000元,仅此一项即可实现整村和全部贫困户脱贫。人均集体经济收入500/人,超出3/人省级标准。

    党建引领促新风

    湾地沟村建立健全了宣传教育、“四议两公开”、民事纠纷党员协调处理等3项制度。开通了湾地沟村微信公众号,每月定期召开村民大会,大力宣传村务公开、党建工作、政策法规等。

    结合“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活动,引领村“两委”干部结合自身实际,自我查摆和纠正问题,组织党员开展村民事务代办、值班制度;组织交流学习。组织村干部到邻近的昆地、西地等两个先进村开展参观学习,完成了村级活动室建设。

    做好4项工程。一是“党员示范户工程”,蔡阿康引领贫困户开办了“雅江县富康藏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二是“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工程”,贫困党员梅朵通过“公司+贫困党员”模式,带动贫困户及村民入股合作社,并开展土鸡养殖。三是“党员光彩工程”,在脱贫攻坚中,将支部延伸到运输车队,设立1名党员担任运输队队长;四是“党员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从党员自身做起,带头开展村道卫生整治等活动,每周义务转运垃圾,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使村民有了主心骨,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一个贫困村的“扶贫账本”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228日,记者走进曾经贫困的雅江县湾地沟村,村民一扫满面愁容,村干部拿出一个扶贫账本,细数一年来有关部门在该村开展的“扶贫故事”,一个个项目的实施,村民告别了贫穷,生活越过越好。

    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和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公司各出资15万元,帮扶援建村发展集体经济建养鸡场。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出资2万元,捐赠村活动室设备,为村内5户“一对一帮扶”贫困户发放教育资助金1.81万元,以企业职工食堂订单式农业方式帮助销售村集体经济养鸡场肉鸡。

    中国爆破器材行业协会投入10万元,成立湾地沟村爱心教育基金,专项资助本村学生上学,为湾地沟村学生接受良好教育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川省国防科工办协调财政资金100万元帮扶援建村集体经济养鸡场,先后组成7批次工作组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开展3次慰问,发放棉被16套,组织军工单位捐赠衣物400余件,采购村养鸡场肉鸡。开展支部“一对一”帮扶,资助雅江县3名“培苗计划”大学生,支部结对帮扶4户贫困户,每年开展“扶贫日”捐款,用于支持湾地沟村脱贫攻坚工作。

    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帮助解决一户贫困户在康定机场就业,实现“1人就业全家脱贫”,为村卫生室捐赠1万余元的药品。

    新华社四川分社派驻1名记者蹲点调研3个月,发表专题宣传报道2篇,开展“培苗计划”,资助一名贫困户大学生学业。

    20165月,贫困户蔡小刚女儿患病住院,驻村工作组组织捐款,通过在村内、单位内部职工和网络众筹平台发起募捐,筹得善款4万余元,解决了医疗费用。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贫困户其米女儿娜娜学费资助1万元/年,直至大学毕业。

    阿穷为易地搬迁户,搬迁至康定市新都桥镇,已竣工并入住。该户住房总造价为12.5万元,其中各类补助12万元,贫困户自筹0.5万元,补助资金已拔付到位11万元。

    姆姆为避险搬迁户,搬迁至八角楼乡王呷二村,已竣工并入住,胡珍、其米、莲莲、春妹等4户享受了“安居工程”,按照国家易地搬迁标准,由县级财政解决建房费用,自己没有花一分钱,个人负责装修和家具家电费用,该工程由驻村工作组和乡政府协调雅江教育园区施工方——远熙建筑公司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交付”模式修建“交钥匙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已能入住。

    李徐英、蔡冬花、春花等3户通过在村内、县内等地购买二手房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目前,已完成购房手续。9户无房贫困户通过以上4种途径实现了住房有保障目标。

    其余非贫困户均享受了8000元的住房加固资金扶持和县委农办新农村建设的“五改三建”项目(改厨、改厕、改圈、风貌改造、屋顶防水、建化粪池、建庭院),按照特困户(4户)补助1.1万、贫困户1万(12户)、非贫困户0.9万的标准补助,全面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和新村环境提升。

    银凤脱贫了

    227日是藏历新年第一天,记者与雅江县湾地沟村“第一书记”蒲江涛走访特困户银凤家。

    蒲江涛告诉记者,过去银凤和很多村民主要靠挖虫草、松茸和种地为生,每年收入只能解决温饱。即使在虫草和松茸卖价较高的年份,每到过年银凤一家也不得不借钱过年。8年前,长期挖虫草让银凤患上了风湿关节炎,家中三个子女要读书,靠丈夫一人之力实在难以支撑。

    银凤腿脚不好,但听到蒲江涛的声音,急忙招呼小儿子把拴在门口的狗拉住,自己连忙一瘸一拐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拉着蒲江涛,招呼记者到屋里坐。

    记者刚说明采访目的,银凤二话没说,从一个抽屉里拿出一个红本本。记者翻开一看,里面记着贫困帮扶项目、落实情况和一个鲜红的手印。手印是银凤在去年摁上去的。

    “文化嘛,我不高,啥子说不来。”银凤用手指了指红本本。蒲江涛解释到,按了手印,就表明这些扶贫项目已经落实了。在银凤家房背后,红本本上写的扶贫项目一一变成了现实。去年修的猪圈、鸡圈、蔬菜大棚紧紧挨在一起。现在,银凤家里有猪16头,鸡40多只。

    在大棚外,记者还看到了银凤的丈夫徐正友试种的红皮大蒜,几天前,它们刚刚冒出地表。徐正友上县城买种子去了,两口子准备在蔬菜大棚里种点小白菜、黄瓜、辣椒。据蒲江涛介绍,有了这个蔬菜大棚,冬季,银凤一家就不愁没蔬菜吃了。

    去年,银凤家零售土鸡蛋3000个,零售价3元一个。去年,银凤又拿出500元,在村上给予的帮扶资金2500元的帮助下,入股了村上的合作社。年底,家里每人平均分红1000多元。银凤扳着指头一五一十地数起来,她自己数不清了,只好用一句话代替:“这些都是蒲书记和县上帮的忙。”

    银凤没“数清”的部分包括:县农办补贴1.1万元修的新厕所;丈夫徐正友参加了县上组织的混泥土劳动技能培训和养鸡培训;四川红华实业公司给予教育帮扶资金4700元,资助银凤的小儿子读书。银凤还享受到了上医院普通看病用药零支付的优惠政策。

    回到屋里,银凤拿出了大女儿去年获得三好学生的红色证书,又把蒲江涛想办法资助小儿子继续念书的事讲了一遍。在新的一年,银凤希望两个孩子好好读书,有个好前途,自己和丈夫好好经营家庭养殖业,把日子过好。告别银凤一家,记者沿着新修好的水泥路离开了湾地沟村。

    


  • 上一篇:最美家庭的那些事儿
  • 下一篇:藏乡农机修理工的 “赊账记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