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藏乡农机修理工的 “赊账记录本”

甘孜日报    2017年03月09日

    221日,春耕在即,甘孜州理塘县下木拉乡细忠村,扎西维修店店长压玛带领徒弟正忙着维修拖拉机。

    今年39岁的压玛在村里经营着一家300多平方米的农机维修店。十几年来,这个店也由最初的小摊子,慢慢扩大成现今规模。

    ■叶强平 徐登林

    从“放牛娃”到“维修工”

    1995年,17岁的压玛从理塘县中学毕业。毕业后,他帮着家里干农活、放牛,还学会了开拖拉机。当时,由于农用机械尚未普及,拖拉机坏了还得运到县上修。压玛决定去学点维修技术。

    1998年,他到邛崃当农机维修学徒工。一年后,压玛学成返乡。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他成为乡里小有名气的维修工。“压玛师傅的手艺没得说。”细忠村村党支部书记格勒说。

    如今,在下木拉乡,农机坏了,又不方便运到压玛师傅维修店里的,只要一个电话,压玛师傅就自己开车上门修,不收出工费,只收维修费。220日晚,格西村阿昂家的拖拉机坏了,第二天一早又要用,压玛骑着摩托车赶了7公里夜路,修好后只收了120元零件费。阿昂说:“要是拖到县城修,最少要1000多元,还不算吃住和耗费的时间。”

    因为技术好,又乐于帮助别人,216日,压玛被授予首届“四川省优秀农民工”。

    他为贫困户免了6万多元的修理费

    压玛家里,有两本厚厚的账簿,纸张已发黄破烂。这是赊账记录本,上面记载的时间最长的已有十多年。“哈拉村的扎巴家,条件不好,赊了1200元;查卡村的索朗措姆,家里有老有小,又有残疾人,他的钱也一直没要。”压玛说,有些赊账的,如果家中困难,也不会催对方还钱。开办维修店以来,乡亲们还欠压玛8万多元。另外,压玛还共为贫困户免了6万多元的修理费用。

    现在,压玛招了4位徒弟,都是附近村子的年轻人,其中3位来自贫困家庭。则工村的洛绒降央在维修店学了两年,他说:“每人每月3000元工资,包吃包住。既领到了工资,还学到了技术。”

    2016年,压玛还带着几位徒弟,参加县上开办的脱贫攻坚就业培训班,进一步学习了农机维修相关技能。

    压玛介绍,现在一天的营业额至少有1000元。他还打算利用返乡创业贷款的政策优惠,进一步扩大规模,开办分店,让贫困户家中的年轻人学到技术。压玛说:“只要能给乡亲们带来方便和实惠,店一直要开下去。”

    


  • 上一篇:大山沟里的脱贫故事
  • 下一篇:洒向雪域都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