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06月30日
贺姚珍(左一)和邻居在一起拉家常。
贺姚珍正在劳动。
贺姚珍在做家务事。
贺姚珍接受本文作者杨全富采访。
贺姚珍在打扫卫生。
6月26日,记者在丹巴县东谷乡永西村与捐肾母亲贺姚珍不期而遇,给儿子捐肾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她已脸色红润,笑容满面。
贺姚珍告诉记者,看到术后儿子已经能独立生活,她难掩心中的激动,儿子在,希望就在。一年前,贺姚珍为了挽救患尿毒症的儿子,毅然捐出了自己的肾。“当时担心找不到合适的肾源,我感到天都要塌了,现在李晓龙康复了,我们这个家才算完整,我们的生活才有奔头,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贺姚珍告诉记者说,生活苦点没事,只要没有病痛,家没有散就是最幸福的。
■杨全富 本网记者 马建华 文/图
第一次打击 丈夫病逝家里债台高筑
贺姚珍告诉记者,她这辈子经历过两次沉重打击,第一次打击是丈夫的不幸去世,她19岁就从阿坝州金川县嫁到了东谷乡永西村,她的丈夫李孟元十分勤劳,打零工、挖药材、砍木头,几年下来积攒了一笔不菲的存款,家境殷实,修建起一栋三层高的楼房,并购买了电视机。几年来,三个孩子的先后出世,一家人其乐融融。80年代中期,她们一家成为人人艳羡的“万元户”。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李孟元和村庄中的几位小伙子到山顶上砍木料,不幸被从柴火卷下山谷,当即昏死过去,昏迷了两天两夜才苏醒过来,在这期间,贺姚珍精心护理,几天之后,闯过“鬼门关”的李孟元就能拄着拐杖下地走路,几个月过后,李孟元基本康复。一年后,李孟元感觉从右手手指尖传来阵阵酥麻的感觉,在吃饭的时候,手里的筷子会莫名其妙的掉到地上,他也没有在意,以为是劳累所致,然而后来这种酥麻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最后发展到双腿上,有时候会突然摔倒。颈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的感觉。贺姚珍带着他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李孟元和妻子抱头痛哭,原来因为那次摔伤,颈椎处已骨裂,虽然愈合,但是在断裂处有了骨质增生的病症,骨质增生的位置是往里面长的,因此无法手术,随着骨质增生的不断增长,压迫了神经,所以才会有酸麻和摔倒的现象发生。医生建议只能运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几年来,李孟元和贺姚珍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虽然经多方治疗,然而病情愈发严重,李孟元最终瘫痪在床。几年里,为了给李孟元看病,他们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变卖了牲畜,然而还是杯水车薪,贺姚珍只好到亲戚朋友家借钱,原本殷实的家庭最后变得债台高筑。多方努力也没有挽回丈夫的生命。贺姚珍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后,抚育三个儿子的重担就落在了她柔弱的肩上。从此,她背着厚厚的棉被到海拔五千米左右的雪山顶上挖药材;推着载着几百斤重矿石的架车在矿山上挥汗如雨的劳作;拿着斧头到大山深处砍伐树木……,为了给儿子们创造舒心的生活环境,她没有逛过一次街,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
几年后,她和大儿子李军军还清了家里所有的债务,并在老房子前又修建起一座房屋,二儿子李晓虎和小儿子李晓龙也非常的懂事,在学校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第二次打击 儿子患尿毒症贺姚珍毅然捐肾
贺姚珍告诉记者,她的人生第二次打击是小儿子李晓龙患上尿毒症。2013年9月开学的一天,有一次上体育课,李晓龙忽然感觉到头晕脑胀的,浑身无力,他认为只是伤风感冒,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感觉到浑身乏力,无缘无故的流鼻血,看到的黑板就像是条状似的忽上忽下,很多字迹模模糊糊的重叠在一起。老师立即送李晓龙到州医院就诊,经初步诊断为尿毒症。听到这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贺姚珍眼前一黑,晕倒在田里,下午时分,才渐渐的苏醒过来。看着两个儿子哭得红肿的眼睛,想到远在康定等待就诊的小儿子,贺姚珍知道在这时候自己千万不能倒下,如果她倒下了,这个家就会支离破碎。她拿上家中的所有现钱连夜赶赴康定,来到州医院,看到李晓龙苍白的面容和绝望的眼神后,她万分痛苦,但她必须坚强,她给儿子列举了许多战胜病魔的事例。她独自走出病房,看着滚滚而去的折多河水,想到已经逝去多年的丈夫,还有在生命边缘徘徊的孩子,她抓住河栏杆准备跳下去,她已经无法承受生活给予她太多的磨难了。她想一死了之,最终也不能换回儿子的健康。她坚信,奇迹总会在经历磨难之后出现,她在河边哭了许久,儿子不能没有她,于是,她跌跌闯闯地走回病房,这个时候,她就是儿子的精神支柱。
一个月后,贺姚珍带去的钱花完了,她让李晓虎照顾李晓龙,带着李军军回到家中筹集治疗费。回到家里时,地里的庄稼已被邻里自发的收割完,家中的牲畜也喂养得膘肥体壮,门里门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仿佛主人一天也没有离开过。邻居们听说贺姚珍回家的消息后,不约而同的来到贺姚珍的家里,有的掏200元钱,有的送上500元钱,一夜工夫,邻居们募集款项高达20000余元,听着邻居安慰的话语,贺姚珍和大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东谷乡党委、政府组织全乡人民募捐,共募集10000余元。带着捐赠款,贺姚珍又来到州人民医院。然而在透析治疗中,3万元现金很快就用完了。在她走投无路之际,东谷乡政府制定了“多方筹措、发动全社会力量募捐”的方案,并将情况以书面求助的形式上报到团县委,团县委面向社会发出倡议书,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共募集到善款50000余元。贺姚珍的两个儿子为救治弟弟,到处打工挣钱。有了这几笔资金,李晓龙的治疗费用终于有了保障。然而透析只能延续孩子的生命,要彻底的治愈,只能换肾。肾源成为最大的难题。贺姚珍决定将自己的肾捐给儿子,三个儿子得知母亲的决定时,都异口同声的反对,因为他们知道母亲的身体本来就很差。李晓龙的两个哥哥说,他们年轻,肾很健康,将自己的肾捐给弟弟成功的几率将会是最大的。贺姚珍却说,两个儿子今后的路还很长,没有健全的身体是不行的,自己的身体结实,自己和李晓龙是母子关系,配型绝对会成功,今后自己老了,还要依靠孩子们生活,因此孩子们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行。母子二人来到成都市华西医院配型,经过几天的严格检查,从医院里传来好消息,母子配型成功。当接到配型成功通知书后,贺姚珍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儿子有救了,我们这个家庭有希望了。”几天后,医院要求他们回到家乡等待手术通知。捐肾并非易事,因为器官捐献国家有严格的规定。回到家乡后,她找到户籍所在地东谷派出所,要求出具和李晓龙的母子关系证明,东谷乡派出所和有关部门特事特办。李晓龙继续在州医院接受每周两次的透析治疗,贺姚珍在家中等待华西医院的手术通知。
2015年7月,是母子做换肾手术的日子。手术前,母子俩被隔离,并分别推进了手术室。
“我的儿子怎样了?”术后,这是贺姚珍见到医生的第一句话,得知儿子手术成功,贺姚珍欣慰地笑了。
如今,已一年过去了,李晓龙在成都一家大型超市里打工,每三个月到华西医院复查一次,据医生介绍,李晓龙术后恢复得不错。“母亲让我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我要努力挣钱,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在电话中,李晓龙深情地说,母亲在,家就在,他忘不了是伟大的母爱和八方支援,让他闯过了鬼门关,让他学会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