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7年11月06日
■杨志军
编者按
这是一份作者敬畏英雄的感动,让我们一起通过作者笔尖涌出的感动,去品味英雄的故事,去感受那些平凡民警背后的生命之光。
王志刚是石渠县公安局副政委,10月6日,因连续奋战、积劳成疾、突发心肌梗塞,倒在了调处草场矛盾纠纷的第一线,生命定格在47岁。王志刚先后被评为全州“刑侦工作先进个人”、“缉枪治爆先进个人”、“追逃工作先进个人”,并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公务员”,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三次。
从警15年来,我也从未曾到过石渠,也从未曾想到竟然是以这种近乎悲壮的方式去触碰这个地方。为了干部群众拥戴的赤胆英雄王大哥,以及英雄辈出的优秀战队,我才有幸与石渠县的战友们和扎溪卡草原进行了五天四夜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与王志刚结缘
生命禁区里的赤胆英雄
对于王志刚,我并不陌生,去年3月,我从稻城县公安局调到州公安局政治部宣传科工作时,就听说过他的缉枪故事,按照州局主要领导的指示,他成为了我到州局工作后推出的第一个英雄,而且还与他有过一次电话采访。他说,“枪患不除,民无宁日”。这些年来,他利用自己懂民俗、会说藏话的优势,走遍石渠的山山水水,就连人迹罕至的“查加村”也没有落下。2015年9月,在县公安局年终的“缉枪治爆”行动战果评比会上,他所在的刑警大队所收缴的枪支数量几乎占了全局“缉枪治爆”战果的一大半。2016年3月,他被州公安局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并在全州刑侦工作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几天后,题为《生命禁区里的赤胆英雄》的报道出炉,并通过“平安甘孜”微信公众号推送,《四川公安》杂志专题报道后,让缉枪英雄的事迹被人熟知。正因为如此,当10月6日,英雄王志刚突然毫无预兆地在调处矛盾纠纷一线离去时,我们的文字、视频和图片资料可以准备得这么详尽,这也让我们公安宣传工作者稍感欣慰。
公安局长坦言
王志刚是他最放心的战友
带着为英雄而歌的使命,10月8日,我们一路北上,700多公里的路程,得益于这些年的道路交通建设,其实也并非遥不可及。早上8点从康定出发,下午不到6点就到达石渠县。石渠县果真如大家口中相传那般,举目远望,一路上只有茫茫草原和成群的牦牛,没有看见一棵树,绿意全无,更无任何庄稼,荒凉和广袤就是它的代名词。
没有任何停留,我们驱车直奔县公安局,开始追寻英雄的足迹。脚踩在海拔4200米的地方,沿着十几步台阶拾级而上,藏汉双语的习总书记“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在高原阳光照射下很是耀眼。在办公室与县公安局同仁们召开了碰头会,对英雄的宣传事宜进行了简要沟通和安排。在听取他们对英雄前期宣传工作情况介绍时,我很是触动,对赵杨、宋仁杰这几个外宣办民警的敬业精神充满敬意。英雄走后,石渠县局的宣传同仁们动作很快,敏锐性强,已经视频采访了不少民警,收集了诸多第一手素材,特别是抽调到县委政法委工作的外宣办主任刘晓旭,不分彼此,加班加点,通宵达旦,这就是我对石渠公安的初始印象。这一刻,从外宣办几个民警的身上,我就对这个团结向上的群体开始有了一丝莫名的敬意。
在吃晚饭的时候,县公安局毛富友局长也匆匆赶来陪同我们吃饭。他今年5月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我们对于他的事迹并不陌生,但却也是第一次与他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看到他这个稳重亲切的彝族汉子稍显疲惫,脸色也不太好。那一刻,我也理解他,很是心痛,这几日,最亲密战友的突然离去,对于他这个班长而言一定是最痛苦的时候。
吃饭的时候,他却很少动筷,只喝了碗汤。我问他为什么不吃点饭菜,他说到石渠工作后因海拔高的缘故,身体欠佳,睡眠不好,食欲大减,现在吃饭都是当完成任务来对待,每天到饭点的时候逼迫自己吃一点。可一旦回到了康定和成都后,自己的胃口就变好了,睡眠也好多了,让我听得很是伤感。在石渠和毛局长有一样症状的战友大有人在,但为了石渠人民的安定祥和,他们选择了坚守,选择了与病痛相随,但依然无怨无悔。
在吃饭间隙,毛富友说的最多的就是战友王志刚。每每回忆起与他一起并肩战斗的点滴时光,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眼睛止不住泛红。他和王志刚不但是生死战友,更是最亲密的兄弟,其深厚感情常人无法理解。10月6日,王志刚在调解矛盾纠纷临行时,看到他脸色不好,毛富友局长还特意嘱咐他多注意休息,可王志刚一句“国防身体、问题一点没得”的回答就轻描淡写地搪塞过去了,殊不知,这一去竟成为了永别。事后,我听他的同事们讲,当天下午,毛富友局长在医院里见到离去的王志刚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扑在身上失声痛哭,久久无法平静。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