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我们搭上了脱贫奔康梦想列车”

甘孜日报    2017年12月27日

自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9年来,我州15555名农牧民子女走出农牧区,走进知识殿堂,他们感慨万端——

同学们在讨论排练舞蹈节目。

     “我们搭上了脱贫奔康

      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学习情况如何?走出大山,到内地求学的学子适应内地的教学环境吗?学生们是否学有所获?所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内地学校在办“9+3”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我州派驻的管理教师工作开展得如何?12月15日至16日,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相洛到成都、遂宁等地看望慰问“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和管理教师,希望学生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有所成,争取早日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记者走进内地“9+3”承办学校,走进已经就业的“9+3”毕业生,一张张温暖的笑容,让记者看到了一项好政策给我州农牧民子女带来的可喜变化。

      ■本网记者 张嗥 /

   9+3”毕业生:“我们已经就业啦!”

    16岁那年,王小林第一次离开家乡丹巴县巴旺乡,成为自贡市荣县职高的首批“9+3”学生。如今,24岁的王小林是德格县龚垭乡幼儿园副园长,和另外两个同事一起照顾着25个藏族小孩。

      作为龚垭乡第一个幼儿园的第一个专业幼教老师,王小林见证着藏区教育越办越好。

     幼儿园虽然只有一个班,但是设施设备齐全,还有舞蹈室,王小林上课时常使用电子白板。“以前我们不重视娃娃教育,更别说幼儿园了。现在看我们教得好,老乡们都争着把娃娃送来。读了书就是有好处嘛!”

     今年国庆大假期间,王小林和丈夫一起回丹巴看望父母,亲朋好友都说她越来越漂亮了。王小林说,现在的工作稳定又快乐,“在家里多有面子的”。参加工作后的王小林,每天都乐呵呵地和孩子们在一起,她也期盼着早一天有自己的孩子。

     来自丹巴县巴底乡色足村的肖芳,2012年从内江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后,考入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当上了乘务二段电客车二队司机。现在,她是电客车二队的组长、“巾帼车组”的带头人,已安全行驶超过10万公里,曾被评为省劳动模范、省“三八红旗手”。“以前只负责开车,全神贯注做好开车的事就行了。现在作为一个小小的管理者,我肩上的压力更重,但是动力更足,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谈话中,肖芳早已抛去了当年的腼腆,还多了些成都口音。

     打开肖芳的微信朋友圈,有工作中点点滴滴的记录,和小伙伴们愉快的合影自拍,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今天第一次去地铁3号线就走进新南门站与大家交流,还现场教了藏语。相信3号线会给乘客们带来优质的服务!”“洁白的婚纱,手捧着鲜花,在欢笑和泪水中,我的家人、朋友和刚满40天的小侄女送我出嫁,在脑海中想过无数次的画面一瞬而过,现在回想起来满满的感动,谢谢所有人的祝福,我们结婚啦!”……

      去年6月,肖芳披上了婚纱,丈夫是同一车队的地铁司机。“我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如果没有‘9+3’这个政策,如果我没有抓住这个机遇,也许我会继续漂泊打工。”肖芳说,“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目前就是想好好工作,不辜负家人的期望。”

      在相隔不远的成都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老年二病区,护士来齐一大早就在病房里穿梭忙碌。这个小个子女孩来自白玉县赠科乡,2012年从成都铁路卫生学校毕业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护士服。“杨婆婆,今天几点起床的?我们测血糖喽,今天气色很好哦!”来齐一边转移着婆婆的注意力,一边完成了第一位老人的血糖采集和记录。给病人测完血糖,来齐动员大家去做健身操:“张婆婆,去做操啦!”“王婆婆今天脚还肿吗?我们去做操吧,起来活动活动。”

      测血糖、领操、查房,和病人一一交流,安排老人们吃饭、吃药……进出之间,时针已近中午一点半,交完班,来齐才匆匆在办公室里吃了午饭。记者注意到,来回奔忙的来齐甚至没有时间坐下歇一歇、喝一杯水。

来齐说,这些是正常的工作,最忙的时候,一整天都吃不上饭。“我很满意现在的工作生活状态,很充实。来成都8年,我越来越喜欢这里。”

     “93”计划的暖风,正暖透高原孩子的心。

     9+3”免费教育:“我们改变命运啦!”

     “如果没有‘9+3’这个好政策,我可能现在还在家乡过着和父母一样的务农生活”。如今已在基层工作3年的公务员降初彻郎感慨“93”改变了他的命运。

       降初彻郎出生于炉霍县斯木乡扎交村色色组,父母认为读书没有好的出路,他上完初中后就在家务农。“当时我很想继续学习,但所需要的生活费和学杂费等,让贫困的家庭无力负担。父亲也一直劝说要我在家务农增加劳动力。这时,乡干部在我们村宣传了‘9+3’免费职业教学计划,不仅免费读书,还有生活补助,这让我再次看到了希望。现在,我一年有6万多元的收入,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大为改观。”

    “当初,乡干部动员孩子就读‘9+3’时,我们都还犹豫,尽管免费读书,家里不用花钱,但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我们一家人都感到迷茫。”降初彻郎的母亲告诉记者,儿子毕业后,考上了乡镇公务员,我们一家人都很开心,教育儿子要懂得感恩,勤奋工作,为老百姓多做事、做好事。

     据了解,自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9年来,全州共有15555人赴内地接受免费中职教育,已毕业11737人。共培养了约12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有793人应征入伍,有1675人通过公招考试成为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有1223人升入高一级职业院校继续学习深造,近5000余人实现了稳定就业,已毕业的学生初次就业率超过了95%,有的成了业务能手,有的成了创业标兵。

   20099月,我省率先在全国全面启动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在国家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孩子提供3年的免费中职教育。按照规划,省政府对参加该计划的每名藏区学生,每人每年免除学费2000元;在前两年中,每年生活补助3000元,第三年生活补助1500元;对于交通、住宿、书本等杂费,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新生每年每人冬装补助300元。

      为与承办学校共同管理学生,我州共派出124名干部,在全省11个市42所学校协助学校进行教育管理,截止目前,仍有65名驻校管理干部和教师协助各接收学校从事“9+3”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派驻人员涉及全州18个县(市)以及海螺沟管理局和12个州级机关单位。2009年,州委、州政府在成都设立了甘孜州驻成都“9+3”联络处。

     “9+3”免费教育计划,让甘孜州的众多农牧民子女从牧场、从农村走向内地学校,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内地突飞猛进的变化。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不仅让万千学子搭上了脱贫致富的“梦想列车”,学得了一技之长,有了立身之本,走上了成才之路,而且让几千名学生实现了稳定就业,这直接惠及了几千个家庭,带动了上万或数万农牧民脱贫致富。

  • 上一篇:我省将研学旅行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