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压岁钱 乐了孩子 恼了家长

甘孜日报    2018年03月07日

在欢天喜地的节日氛围中,2018年春节红红火火地结束了。节日期间,忙碌一年的人们在尽享美食的同时,走亲访友,话亲情,聊幸福,日子过得美满而惬意。作为走亲访友的重要内容,给孩子发放压岁钱更是一项体现关系亲疏的举措,孩子们拿到压岁钱眉开眼笑,喜不自禁。节后,记者走访了部分市民,今年由于电子红包进一步流行,压岁钱也水涨船高,少则百元,高则数千元,有的孩子领到的压岁钱总额甚至超过了五位数。如何处理孩子的压岁钱?是直接“私吞”还是全数交给孩子,又或者为孩子存起来作为教育基金呢?家长们的做法并不一致。

■本网记者 马建华

压岁钱

一笔最庞大的开支

春节期间,记者忙于走亲访友,父母方的亲戚、岳父母方的亲戚,每天至少要安排一次聚会,短短的节日假期,明显不够。到酒店,或是到民居农家乐,多则数十人,少则10多人,亲人相聚,聊家长里短,聊亲戚情分,品茗聊天,不亦乐乎。每次聚会,少不了向孩子们发放红包,一般情况下,别人给我的孩子发200元,记者就要给人家的孩子发300元,总不能还别人200元。如此一来,一个假期花掉的红包钱就在8000元左右。

陈先生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七大姑八大妈、兄弟姐妹、表兄妹,加上各自的家庭,加起来就有70多人,小孩就占了一半。席间,小孩前来敬酒,表示红包是必不可少的,给多少合适,这要看和对方父母的情感如何?200元钱还不好意思拿出手。对于表兄妹的孩子,他几乎都给的300元。而对于自己兄弟姐妹的孩子,他一律给600元。仅仅给孩子的压岁钱,他就支出了10000多元。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走亲访友中,遇到孩子较多的家庭,压岁钱开销上万元的并不在少数。“给孩子发压岁钱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在困难年代,我还得过几毛钱的压岁钱。时代不同了,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大幅增加,发200元的压岁钱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但随着各种因素的交织,发压岁钱演变成了许多亲戚朋友和家长攀比,把发压岁钱当作是家长‘混’得好不好的标准,是一种不正常的消费习惯。”年过半百的周女士说,其实,发压岁钱是一种礼节性的往来,没有必要成为沉重的家庭负担。

今年54岁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他的开销也不少。因为自己的孩子已经工作了,没有理由收人家的红包,他也就只有支出的份。作为长辈,看见别人都在踊跃发压岁钱,自己不可能视而不见。别人给你的孩子发200元,你完全没有必要回过去400元,因为情义无价,不是商品交换。

孩子讲述

5000元压岁钱妈妈全没收了

今年18岁的小虎在成都上学,春节期间,他很繁忙,到外婆家,和舅舅、姑妈团年,天天都在走亲戚,“外婆外公一人给她拿了600元,爷爷奶奶又一人拿了400元,舅舅给了1000元。”

小虎今年一共拿到了5000元压岁钱,“和往年比起来要多些,以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分别只给她300元,可能是考虑到小虎在外读书需要钱吧。”小虎的妈妈告诉记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很宠爱孩子,利用过节的机会,纷纷慷慨解囊。

小虎得到了一笔不小的压岁钱,妈妈并未深思过如何处理孩子的压岁钱,“这些钱从某种方面来说,其实也是大人的人情,父母给孩子拿了压岁钱,我会想办法还给他们,至于其他亲戚,我们也都给了人家孩子压岁钱。”在小虎妈妈看来,压岁钱就是从孩子手里过一过,“也相当于我们的钱出去转了一圈,转回来而已。其实,我们发出去的远比孩子收到的要多得多,孩子收到5000元,我们至少要发出去6000元。”妈妈对小虎管教向来苛刻,男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与家长可以说是水火不容。带孩子走亲戚,往沙发上一坐,掏出手机就玩游戏,也不晓得招呼亲人,拿到压岁钱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亲情淡漠,没有感恩意识。我怕他拿到钱,又不在父母身边,和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抽烟喝酒,不求上进,我就强制收回了他的压岁钱。他竟然因为压岁钱的事情和我决裂,很长一段时间不理睬我。

新潮流

电子红包流行孩子轻松收压岁钱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发压岁钱相较往年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不少人放弃了发纸币,而是改为发电子红包。

“今年我家两个孩子,总共收到的红包超过了1万元。”伍女士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孩子收到的钱多了,我们发出去的钱也就更多了。”原来,往年只有见面的亲朋好友才会给孩子发红包,“今年没见面的朋友也都发来了微信红包。”

伍女士告诉记者,给孩子发了红包的亲友,她都逐个加价后回发了红包,“总不能欠人情吧!”

从事教育的李先生表示,“这几年,压岁钱的情感成分在不断减弱,感恩意识和祝福意识也在逐渐淡化,很多人将压岁钱的多少作为一种攀比的工具,如果把对孩子的祝福,变成了不良的物质教育,那么后果是很严重的。”他说,不能让孩子把拿到更多的压岁钱作为重要目标,“可以换个方式和孩子讨论压岁钱,比如趁着春节团圆送祝福的日子,为孩子介绍这些给他发压岁钱的亲戚朋友,叙述家族的来历和故事,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故乡,了解自己的根在哪里。”

专家支招

共同管理“压岁钱基金”

谈起压岁钱,李先生说,“正因为孩子还小,更应该让她正确认识金钱的意义和用途,而压岁钱正好是和孩子谈钱的一个好契机。”

针对小虎的情况,李先生直言,如果孩子把金钱作为一种崇尚,那么就适得其反了,李先生举例说,父母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压岁钱基金”,“成立一个账户,如果孩子年纪大一点了,那么可以共同监管这笔基金,孩子拿卡,父母掌握密码。”李先生进一步说明,双方还可以共同约定一个基金使用办法,“如果家庭不算富裕,那么可以鼓励孩子使用自己的压岁钱来支付自己的必须支出,比如学费、生活费等。”对于富足的家庭,“可以告诉孩子,压岁钱是亲友对他成长的祝福,可以用这笔钱购买礼物,将这份祝福返还给亲人。”

李先生特别说明,一定不要跟孩子说考试得第几名就可以用多少钱,“不能让孩子觉得,金钱可以控制别人,或是自己可以受到金钱的控制。”在李先生看来,压岁钱作为一种情感的支出,不能将其和利益进行捆绑,“要避免金钱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虽然大部分家长表示会和孩子谈钱,但却并未深究过谈钱的方式。最多的一种观点是“孩子要钱的话,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一般都会满足”;其次是“应该从小为孩子树立节俭的观点,可以给但不能要”。

记者调查发现,有一半的女孩会向父母主动要钱,只有20%的男孩会主动向父母要钱;一半的男孩家长选择穷养,表示应该让孩子从小学会节俭,80%的女孩家长却认为应该富养孩子。

压岁钱去向

●全部没收型

你都是我养的,钱也是我发出去换的,所以你的也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妈妈心声:几千上万元,你拿去乱花,那怎么得行?

●完全信任型

你的红包我拆都没拆,你看妈妈是不是很尊重你?

妈妈心声:你要是敢乱用,看我怎么收拾你!

●劳动换取型

乖乖,你的钱妈妈帮你管理,你做一次家务换20元回去。

妈妈心声:这么多钱,留着你慢慢来换吧!

●转化学费型

舞蹈班、美术班、音乐班,哪里都要用钱,压岁钱正好派上用场。

妈妈心声:这么多培训,压岁钱都不够用啊!

●理财规划型

共同建立账户,成立压岁钱基金。

妈妈心声:卡在你哪里,密码在我这里,想怎么用,还是我说了算。








  • 上一篇:阿罗克的圆了住房梦
  • 下一篇:山中有个二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