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2019年04月03日
■新华社记者 陈天湖 谢佼
近年来,许多年轻人先后通过新网银行获得金融支持,助推众多现代农业、家庭农场项目初步实现。这家银行通过大数据风控体系,不用提供担保,快速放贷,不良率却仅为千分之三,位居国内前列。
很难想象,这家互联网银行的发起人是“50后”民营企业家刘永好。提出培训十万名新型农民和乡村技能人员,他为精准脱贫做贡献的同时,尝试为乡村振兴稳健精准“滴灌”。
曾唱响“私营企业有希望”的他,如今又继续奋斗,把乡村振兴唱响在希望的田野上!
中国农民的老熟人
刘永好是中国农民的老熟人。
正如当年朴实的广告词“养猪希望富,希望来帮助”,不但让亿万农民记住了国产饲料,更让无数人圆了养猪致富梦。
“这句广告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刘永好喜欢朴实的一面,他憨厚如老农,态度永远直接而诚恳。
他难忘贫困的痛苦,更难忘奋斗的艰辛。
1951年9月,刘永好出生在成都市新津县。新中国刚刚在积贫积弱中站起,小刘永好经常吃不饱,没有新衣服,也没有鞋穿。为了去北京见毛主席,他花两角钱在收荒店买了双旧解放鞋。穿在脚上像拖鞋,他却特别高兴,这是他第一双鞋。
农村改革拉开大幕,刘家兄弟和时任新津县委书记钟光林约定,要带动乡亲致富。响应党的政策,刘家兄弟凑了1000元钱,在新津县古家村开办了“育新良种场”,扔掉“铁饭碗”、捧起“泥巴碗”,孵小鸡、养鹌鹑。
刘永好记得,最开始寻找良种,每天要骑自行车跑上百公里收鸡蛋。有天深夜他正往回走,一条狗突然扑出来咬他,自行车倒了,蛋打了。
“忙一天的200个鸡蛋啊!捡起来看,只有两个好的。我全身都湿透了,气得不得了!”
刘永好气哭了,他把鞋脱下来,奋力冲着狗扔出去,顺手捡起身边石头、砖头,疯了一样扔出去。狗儿吓跑了,他捡起鸡蛋筐,继续蹬着自行车上路。
1984年4月,有人下了10万只小鸡的订单,刘家兄弟借钱孵化鸡苗。但第一批2万只小鸡交货后,购货方跑了。
“借的钱都变成鸡苗,足足8万只。借款眼看到期,哪有钱还?我们兄弟商量,有的说干脆跳岷江,一了百了……”
刘家兄弟选择了坚持。刘永好凌晨3点起床,骑自行车走数十公里进成都卖鸡苗。第一天,他没找到摆摊位,晚上向一位好心大爷借个小板凳坐了一宿,第二天一早争取摊位,终于卖出了第一只鸡苗……
他是亿万农民奋斗者中的一员。不怕吃苦,成为他的企业信条底色。
在希望的田野上
企业命名为“希望”,意指“中国的经济振兴寄希望于社会主义企业家”。
深耕三农领域,新希望集团涵盖饲料生产、农业科技、食品加工、金融服务等诸多领域,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子)公司600余家,员工超过7万人,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连续14年被评为“中国企业500强”。2018年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
刘永好和三农领域彼此成就。新希望集团在严苛食品安全体系、创新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农村规模化经营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龙头作用。
“埋头拉车、抬头看路、仰头看天!”刘永好如今总结,“埋头拉车是要勤奋、努力、吃苦,不怕困难,敢于面对失败,规范管理。抬头看路要看市场格局,看人们生活水平发生的变化。仰头看天要看时代大潮取向,要与时代同变革!”
扎根于希望的田野,他比以往更加充满信心。
与农村改革一路同行
中国发展的最大短板在农村。翻开刘永好的发展经历,一直在针对农村补短板问题进行探索:
1986年,刘家兄弟在带动新津成为全国最大鹌鹑养殖基地后,主动调整,进军与亿万农民息息相关的饲料行业。
1989年,我国首个国产乳猪配方饲料“希望一号”研发成功,只用了三个月,“希望”饲料在成都的销量就追上了进口饲料,并很快在全国市场完成领先。
1996年,刘永好等发起设立民生银行,这是我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促成金融活力释放。
2008年以来,新希望集团为农民提供普惠金融担保,组建养殖担保和技术防疫等一站式体系,截至2018年累积担保贷款超过 500亿元。
深度贫困地区更是短板中的短板。1994年刘永好与9位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一同发起“中国光彩事业”。20多年来带动上万名民营企业家通过投资、招工、修桥、铺路、办学等方式,帮助数以百万计的农民。
脱贫攻坚战中,刘永好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联合一批民营企业、社会机构培训10万新型农民和乡村技术人员,让农民“绿领一族”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如今他又投身于乡村振兴……
一路改革,一路同行。刘永好全身心投入,源自他对国家深刻的理解、深沉的热爱和与亿万农民的同心同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