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法徽是打在胸口的“烙印”

甘孜日报    2020年01月08日

记炉霍县人民法院副院长王雪康

王雪康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法制宣讲中,王雪康与群众围坐在一起。


      ◎徐继珂 徐珑溧 马骏 文/图

      今天,沿着时间的轴线,触碰一位高原法治追梦人的初心脉搏。他就是炉霍县人民法院副院长王雪康。20年来,王雪康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践行着司法为民的铮铮誓言,寻求社会和谐的最大公约数,点亮公平正义的司法之光。他曾相继荣获“个人二等功”“先进个人”等荣誉,去年9月被州委授予“甘孜州劳动模范”称号。

      他,有侠骨也有柔情

      王雪康从小就有一个“一身正气、锄强扶弱”的武侠梦。自从他进入法院,他便立志要在庄严的法庭,以法律为剑,做匡扶正义的“侠客”——人民法官。

      从业20年,王雪康自己也记不清办了多少案子,但他牢记的是——不能办错案,不能判错人。“不错”二字说着容易做着难。从一名满腔热血的新兵到游刃有余的法官,对于每一件案件,王雪康都力争所办每一件案件成为“铁案”。“他思维敏捷缜密,办案很细心。”刑事审判庭庭长罗布战斗说。他对待案件的严谨工作作风,受到了同事的一致好评。

     “工作这么多年,对家人的亏欠最多。”王雪康说。2012年1月的一天,王雪康正在成都照顾做手术的妻子,可就在妻子最需要他的时候,王雪康接到了单位打来电话,希望由他来审理案情重大的“1.23”案件。

     一边是作为法官的使命,一边作为丈夫的责任。一时,王雪康无法抉择。躺在病床上的妻子是最了解他的人,把他往单位“赶”。王雪康怀着对妻子的愧疚踏上了返岗之路。

     回到法院他便开始了忙碌的工作:卷宗摆满桌面,摞起半人高;案件盘根错节,需要仔细甄别;案件事关稳定,必须经得起检验。在院领导的精心安排下,作为刑庭庭长的王雪康即刻组织经验丰富的法官组成合议庭,不分昼夜审阅案卷。

     本案的所有被告人关押在远离炉霍五百公里的雅安市看守所,送达起诉书副本要坐上一整天的汽车,为了赶时间,王雪康两天一来回,吃饭睡觉都在车上。案件确定在雅安审理后,他更是经常炉霍、雅安来回跑。就这样马不停蹄地“连轴转”,三月下来,整个人瘦了一圈。

      对“1.23”案多次组织合议庭成员进行庭审模拟,对判决书的制作一丝不苟,反复推敲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力求做到精准。案件公开宣判的那天,全县来了上千群众,王雪康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进行了宣判,7名被告人均息诉服判。

    “1.23”案件审理后,王雪康没休息片刻,对办案经验开展了总结。炉霍法院法官唐小丽说:“王雪康同志细致耐心指导我们每一个工作环节同时,还指导我们将疑难问题的破解经验提炼出来分享给大家……”

     20年来,王雪康关心干警的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十分注重对年轻干警的“传帮带”,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审判经验向年轻人倾囊相授,成为了干警敬职工作的标兵、不懈学习的榜样、传道授业的老师,成为了年轻法官们学习的一面旗帜。

     他,初心始终和民心相扣

   “作为一名法官,既要通过公正审案教育广大群众,更要通过宣讲,让法治观念入脑入心,防‘犯’于未然。”王雪康既注重审判也注重普法。

      2016年8月,炉霍县四区片区发生一起因边界及草场纠纷引起的聚众械斗恶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了恶劣影响。该案,王雪康担任了审判长,虽然他圆满完成了审理工作,但看到群众是因为不懂法才导致最后的恶果很是痛心。

      王雪康坚定了一个信念——对“法盲”进行“扫盲”。

      树法威、扬法治、扫法盲,王雪康致力于打通藏区法治宣传和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在乡间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把“知法于心,守法于行”的理念融入群众的心间,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法治扶贫”工作这盏灯点亮了藏区的乡场村寨。

     2017年,王雪康在朱倭镇进行法庭“五进”宣讲,宣讲完后,虾扎村村民泽某找到他,说:“王法官,要是今天没听你这次宣讲,我明天可能就犯法了。”原来,泽某与邻居巴某因房屋相邻权发生纠纷,泽某在维权中吃了亏,准备去找巴某生事。正好王雪康来村子里进行法治宣讲,泽某听了王雪康的宣讲,知道了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王雪康知道泽某的情况后,立刻会同乡、村干部一道调解泽某和巴某的纠纷,让两家化干戈为玉帛。

     像这样的事,绝非个例。在宣讲中,一个个“红色”段子、一个个生动故事、一句句鲜活话语,生动地诠释着党的好政策,形象地传递着法治精神。王雪康,作为一名法制宣传者,被大家誉为宣传能手。

   “听了王法官的宣讲,我们坚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讲法治,好好过日子。”泥巴乡棒达村村民呷绒降村说。

      20年来,从城市到乡村、从农区到牧场、从社区到寺庙、从学校到工地,炉霍5796平方公里、16个乡镇、171个村,每个角落都留下了王雪康的脚印。王雪康“导入”自己审理的案件,在宣讲中用群众熟悉的事例和语言来进行宣讲,把生疏的政策理论、生硬的法律法规解读为生动活泼的生活语言,打通官方、民间两种话语体系的通道,真正让基层干部群众愿意听、听得进、受启发、能管用。

    “秉公执法威自显,善听民言官更廉”,炉霍法院文化墙上的这句话,仿佛也鲜明地映照着王雪康那颗炽热的公心。

      他,铁肩担着道义和忠诚

      举旗亮剑做表率,反分维稳当尖兵。

      12人的恶势力犯罪集团、300余页审理报告,149页认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的判决书,在法定审限内完成审判……2019年7月,在司法战线工作20年的“老兵”王雪康,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参与审理了炉霍县首起涉恶案件。

      办理涉恶案件对炉霍法院来说是首例,对王雪康来说,也是首次。在王雪康看来,该案普通又不普通。说普通,从业20年来,审理案件不计其数,遇到的难题也数不胜数,这起案件也不过是一起刑事案件;说不普通,涉案人员达12人,公诉机关移送案卷卷宗达50本,时间紧、任务重、社会关注度又高。

     在办案过程中,王雪康不仅是案件的审判长,也是协调县政法部门的联络员,协调解决警力、车辆、押解,他在各政法部门间“跑断了腿”;同时,为了准确把握法律界限,确保裁判结果公正、审判程序合法,确保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王雪康加班加点,阅卷、核实证据、查明案情……

      7月24日,开庭审判时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及被告人的部分亲属等200余人参加庭审观摩,在长达14个小时的庭审中,他控庭有力,引导控辩双方就该案是否符合恶势力犯罪集团的犯罪构成特征,如何区分首要分子、重要成员、一般成员,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的地位、作用等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查明了案件的事实,取得较好的庭审效果,得到旁听人员的一致好评。10月30日该案公开宣判,并在中国庭审公开网同步直播,点击量已超过40万人次,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王雪康说:“既然穿了法袍、做了法官,就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我们一定会打赢扫黑除恶这场战役,扫出朗朗乾坤、盈盈正气,向老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劳模是荣誉更是责任,劳模是历史更是当下。”这是王雪康荣获“甘孜州劳动模范”后的获奖感言。炉霍的卡萨湖犹如天空之境,不仅映照了天空的蔚蓝和山川的巍峨,也映照了王雪康等法院人的法治公心和为民初心。

  • 上一篇:“松茸西施” 一年带货400万
  • 下一篇:一封来自公安部的 《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