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闪耀在扶贫路上的电光

甘孜日报    2020年01月14日

甘孜州精准扶贫纪实

◎胡庆和

(上接1月9日)

放心电”不仅仅是驱散了黑暗、点亮了光明,同时也点亮了禾尼乡冷戈村村民对生活的希望。禾尼乡冷戈村村民青海一家是该村的贫困户,青海和妻子供养着一位老母亲和6个儿女,主要的生活来源是每年虫草季节一家老小上山挖虫草,前年家里盖起了新房,为了盖新房,青海在借了不少的钱。去年为了还钱,青海变卖了家里所有的牦牛。卖了牛,家里除了有一栋新房,变得一无所有。禾尼乡冷戈村通电后,看见别人家里都置办了很多家电,倔强的青海用生活结余下的钱购买了电视和冰柜。青海说:“再苦也不能苦家人,以前肉放不到几天就会长虫,所以冬天我们都会把牛肉作成风干肉以供夏天食用,可是到了夏天风干肉都会变味,在夏天家人几乎没有吃过新鲜肉,对身体特别不好!现在通电了,家里购买了冰柜,把肉放在冰柜里随时拿出来吃都像刚宰杀的一样新鲜。我还买了一台电视机,可以丰富老年人和孩子们的生活,特别是孩子们能在电视节目里学到很多东西,甚至学到赚钱的本领。相信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孩子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此时已近正午,我们来到禾尼乡中心小学,学校里传来孩子们朗朗书声。谈起“点亮藏区”,副校长覃纯智满脸的感激,他说:“我们这个学校虽说只有30多名学生,但因为是全寄宿制学校,管理难度比较大。在没有通电之前,学校用的是一位爱心人士赠送的太阳能发电板。发电板拿到太阳下晒一整天,到晚上天黑到什么也看不见了才拿出来用,也最多只能用到夜间11点左右,教师们还要批改作业、写教案,真的是苦了大家。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就只有在黑暗中度过。这么多年来,教师们还是熬过来了。可是这对孩子们来讲就太困难了,晚上只能在蜡烛下做作业,学校连个冰柜、消毒柜什么的都没有,最害怕的就是孩子们的饮食安全。现在禾尼乡通电后,状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学校教室、宿舍、食堂都有通了电,还购买了电视、冰柜、电脑等家电,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得到了很大保障。学生还可以通过老师的辅导在网络上进行远程教育的观看,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通电不仅让禾尼乡600户村民受益,而且乡里的卫生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的正常运转也得到了保障。以前没有电,卫生院各种医疗设备都没办法使用,现在很多设备都可以用上,农牧民看病不需要跑到县城了。此外禾尼乡在通电后还建起了牧民活动室,每次过年过节,乡上的牧民都会前往活动室载歌载舞一直到天明,大大提升了当地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如今,在理塘县禾尼乡,一座座铁塔在群山中静静矗立,一根根银线将曾经的无电乡与繁华的城市紧紧相连,乡亲们靠着柴油发电机供电、烧牛粪取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幸福生活让村民们从心里笑出了声。

禾尼乡几个村子的牧民们早就在羡慕所波的接待站那么能赚钱,他们凑在一起商议,在国道318线边上,大伙集资修一个宾馆一样的大接待站,还要把山上的温泉引下来,修建一个温泉浴场。禾尼的牧民,眼光不再是只盯着放牧牛羊了,他们也看到了发展旅游接待是一条可以脱贫致富的门路。

还是那片绿草地,可是牧场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而且变化来得这样快。这一切,都源于牧场上的人们用上了可靠保障的电源。

禾尼乡的变迁告诉人们一个客观事实:真正的脱贫,不仅仅是贫困之地经济生活的改变,还应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关乎教育医疗环境体系的完善。

精准扶贫不是纸上谈兵,还在于耕耘奋斗。

禾尼乡的变迁,电力功不可没!

五、为亚丁添彩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

稻城,一方充满活力的热土。

亚丁,一个魂思梦想的圣地。

传说在青藏高原的某处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可以让人追回失落的感伤,能够让人唤发生命的激情,她就是神秘美丽的香格里拉。她存在于人们的精神和想象里,却一直燥动在人们的内心。

(未完待续)


  • 上一篇:州公安局慰问演出送基层
  • 下一篇:雪域天路上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