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4月10日
洛绒益西(左五)生前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强巴 本网记者 谢臣仁 文/图
“等抗疫结束,我就到县上好好检查一下,现在我们要全力以赴抓好龙绒寺僧侣信息核查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这是得荣县龙绒寺管会主任洛绒益西对妻子的“推脱之词”。
如今,抗疫迎来胜利,洛绒益西却已看不到这喜悦的场景。2020年3月7日,洛绒益西在曲雅贡乡因都坝采集僧侣信息工作途中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当晚23时01分不幸去世,年仅39岁。
疫情来袭
他为护佑生命而奔忙
2019年、2020年冬春之交,新冠肺炎疫情侵袭中华大地。1月24日,得荣县全力出击、全面抗疫,作为寺管会主任的洛绒益西切实担负起龙绒寺的疫情防控工作,召集寺管会所有干部和民管会成员部署防控工作,全面打响了龙绒寺疫情防控阻击战。
抗击疫情,全面开战,从大年初二开始,洛绒益西就带领寺管会干部在龙绒寺进出路口设卡登记,并且参与轮班值守。24小时值守,睡眠时间被压缩利用,他一直带头坚守。他对同事说:“越是这种关键时候,越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早日战胜疫情,我们的生活才能回到正轨!”
不只是把关守卡,洛绒益西还通过微信群、藏汉双语宣传单,向寺庙僧侣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及时传达省、州、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教育引导寺庙僧侣要科学认识病毒的严重性、危害性。这期间,他多方筹措了消毒液、体温计、口罩和体温枪等防控物资,以及应急急救工具分发给寺院和防控卡点,整个寺庙防疫工作有条不紊。
寺庙防疫工作,不仅要做好内部的消毒排查,还要外防输入,抗疫期间正值春节,是信教群众朝拜高峰期,不仅要暂停寺庙的对外开放,还要引导信教群众暂停到寺庙朝拜祈福,那样才能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洛绒益西联系龙绒寺所在的日龙乡政府组成工作队,自己带着工作队前往龙绒寺周边的各个行政村,点对点的与村“两委”、信教群众展开交流宣传,并且通过电话与周边乡镇和县民宗局取得联系,从1月26日起全面暂停龙绒寺对外开放,暂停了寺内一切佛事活动和任何形式的学经活动,让疫情防控落实落地。
2月8日,洛绒益西接到寺院主事斯郎泽措电话,原来斯郎泽措春节前就回家了,现在回到寺庙,必须单独隔离14天。疫情防控开始后,寺院已经停止了集体伙食,在寺的僧侣都在自己的僧舍自我料理日常生活。可斯郎泽措没有储备食物,又不能与其他僧侣接触,更不能外出购买,只有求助洛绒益西解决难题。
“主事,您不用担心,每日的三餐都由我负责。”从那天起,寺管会就负责起了斯郎泽措的一日三餐和定期的体温监测,让斯郎泽措平稳渡过了14天隔离期。
为了让寺庙僧侣安心居寺,洛绒益西组织干部们收集每个在寺僧侣的生活需求,每个干部定点联系数个僧侣,定期进行电话沟通和疏导,确保僧侣们在居家隔离期间生活物资充足、精神状态平稳,并为其分发了募捐来的口罩和体温计。他还组织开展寺庙卫生清洁行动,号召在寺的僧侣做好居家卫生、养好卫生习惯、坚持自我检测,并且坚持每周3次对寺管会办公场所、寺庙各重要场所进行消杀毒工作;组织寺管会干部和寺庙僧侣为得荣县、道孚县、武汉市开展爱心捐款。在确保龙绒寺防疫物资充足的情况下,给附近几个防控卡点送去抗疫物资,助力县内外疫情防控工作开展。
积劳成疾
他倒在了抗疫一线
龙绒寺作为得荣县最大的宗教寺庙,僧籍人数达到600余人,很大一部分僧侣在春节前离开了寺庙。为了全面掌握这些僧侣离寺后的基本信息,进一步排查僧侣分布情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疫情期间的动态行踪,洛绒益西带领干部们系统梳理了所有龙绒寺僧籍僧侣的基本信息,奔赴全县11个乡镇进行信息核对。而此时的他,因为常年在高海拔地区开展工作,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只有随身带着各种藏药和胆舒胶囊、葡萄糖片以及云南白药喷雾剂等药品。
3月7日上午9点,在带队完成徐龙乡僧籍信息核对工作之后,洛绒益西一行出发前往曲雅贡乡开展信息核对工作。“完成了曲雅贡乡的信息核对,我们就只剩下2个乡镇了,大家再加把劲,今天到了我曾经工作的地方,一定要大家吃一顿好的。”洛绒益西对同事们说。
上午11点,一行人到达曲雅贡乡。曲雅贡乡是洛绒益西的“老根据地”,他曾在这里工作了8年。到了乡政府,他第一时间跑到乡干部宿舍,一把拉住曾经的老搭档扎西邓珠,笑着说:“老战友,今天我算是回家了,你也不要吝啬,把好吃的都拿出来,给我的同事们改善下生活。”
他一边逐个核查僧侣的信息,一边指导大家修改登记信息。突然间,洛绒益西感到一阵头晕,他休息片刻,等头晕缓解后,便前往乡卫生院买了感冒药和一瓶降压灵。
吃过午饭,洛绒益西拿着刚整理出来的报告,来到曲雅贡乡党委书记扎西尼玛的办公室。“书记,僧侣信息已经核查完毕,但是有些信息还是不准确,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盲区,我建议召开一次座谈会,进一步讨论完善一下相关的工作措施。”商议好座谈会具体细节后,洛绒益西又拉着扎西尼玛说起了贫困户阿布的事。原来,洛绒益西在曲雅贡乡担任副书记期间,分管的片区里有位贫困户名叫阿布,家住绒学村,因身患疾病自行前往云南大理进行了治疗,但文化水平不高的阿布没有医疗报销的基本常识,花费的2万多元医疗费用一直没能报销,洛绒益西帮助阿布申请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剩下的准备从申请民政救济的角度帮助解决,但没等他收集齐资料,就被调往龙绒寺寺管会工作。这之后,洛绒益西还是挂念着这件事情,他说:“我虽然调离了,但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我要兑现我曾经的承诺,不失信于群众。”扎西尼玛也很重视这件事情,但阿布申请救济的资料一直不全,短时间内很难重新申报,洛绒益西了解之后,打算完成信息核查工作后再去阿布家看一看。
午休过后,洛绒益西开始筹备下午的座谈会发言材料。老战友扎西邓珠正在厨房里准备下午的食材,洛绒益西来到他身边,寒暄了几句,走出门去,突然脚底一软,扶住了一旁的门把手。扎西邓珠赶忙上前搀住洛绒益西,“邓珠,我有点头晕……”话未说完,就直挺挺地倒了下去。扎西邓珠赶忙招呼人将他送往乡卫生院,后又转至县人民医院。当晚23时01分,这位在基层奋战了二十多年、年仅39岁的80后干部永远倒在了这片他深爱的故土,生命最后时刻,还挂念着未完成的工作。
洛绒益西的宿舍里,熏香阵阵,烛光摇曳,同事们在收拾他的遗物时发现,他那本随身携带的工作日志还翻开放在桌上,一旁是写满了藏文手稿的便签。笔记本上工整地写着:“基层工作不能做快餐,而是要做佛跳墙这样的功夫菜,要始终做到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难万险、千趟万遍,我还差一点……”
洛绒益西去世的那一天,嘎金山上下起了春雪,洁白的雪花飘飘洒洒,人们走出门外,伸出手接住那上天赐予的寒酥,片刻又化成晶莹的水珠,像极了他眷念的泪水,带着不舍慢慢融进这片广阔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