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闪耀在扶贫路上的电光

甘孜日报    2020年05月26日

  (上接5月21日)

  之二 助力学校电代柴

  2016年3月1日,一场大雪过后,藏区的学校开学了。

  新龙县是贫困县。措卡希望小学坐落在雪山脚下、雅砻江畔,海拔3080米,是一所公办民助学校,现有师职人员37人(含志愿者),学生413人。

  该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全体师生均校内食宿。食材由新龙县教育部门和师生们自行提供,加工工作由校方负责。长年来,学校食堂做饭都烧柴火,每天需要几百斤柴火。由于近年来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柴火供应量少,柴火价格不断提升,校方有“断柴”之虑,解决的办法是“以电代柴”。

  据校方计算,“以电代柴”工程需要改建供电线路,需投入5万元。这对于每年公有经费仅1万余元(用于学校日杂开支)的措卡小学来说是无法承受之重。

  扶贫要扶志,扶贫要从学校抓起。

  甘电公司决定实施“爱心工程”,从四百多公里远的库房挑选一台160千伏安的变压器,运送至新龙县,赠予措卡小学,新龙县供电公司具体负责安装调试、架设线路,顺利完成此项工程。

  现在,措卡小学的食堂用上了崭新的电饭煲和电热水器,师生们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教室里,电取暖炉温暖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

  之三 贡嘎山乡变化大

  新华社成都2017年3月14日电:贡嘎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以南,海拔7556米,被称为“蜀山之王”,主峰周围林立着100多座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冰峰。

  山脚下的贡嘎山乡两年前还是个无电乡。甘孜州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的完工结束了这里的无电历史。现在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笔者走进这个村。贡嘎山乡色一村,尼玛的家是藏区传统的木式藏寨,精美的藏式装修风格和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已和谐地融为了一体。尼玛的女婿郅中能说,在电力线路架设到这里以前,村里只有一台小水电机,可以利用附近的河流发很少的一点电,当时只允许用来照明,一家不能超过两个15瓦的灯泡。天黑了一家人就待在家里,围着火炉,听长辈讲格萨尔王的故事,“现在,家里电压力锅、电炉、洗衣机、电视机都齐了。我们还买了音响,亲戚朋友可以在家唱歌跳舞。”

  告别尼玛一家,记者又来到了20多公里外的贡嘎山乡乡政府。乡长刘涛对通电两年来的变化感触颇深:“以前要通知一个事情,得挨家挨户的走,面对面的交流,现在有了电,打电话实在是太方便了。以前没有电,为数不多的游客根本留不住,现在有电了,村民们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了外面的信息,学习经营民居接待,加装了电热毯等取暖设施,游客不再担心被冻着,就愿意留下来了。”刘涛说,去年村上10多家民居接待点就接待了1.5万游客,每家增加的收入都是一、两万元,“但最大的变化是州里已经开始大力发展这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贡嘎西坡、泉华滩、巴王海、石林等景点被开发出来后,年游客量可能达到30万。”刘涛相信,这项目标很快就能实现。

  之四 丹东迎来新生活

  2015年6月30日,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丹东乡极具历史纪念意义的一天。这一天,丹东乡作为甘孜州最后一个无电乡,正式接入了国家电网。村民们使用上了更高质量、更加稳定的电能,他们憧憬着未来,迫不及待地走进新的生活。

转眼两年过去了,最近我们再次走进这个位于两州三县(甘孜州和阿坝州,丹巴县、道孚县、金川县)交界处的世外桃源——丹东乡,采访了解通电两年来当地所发生的变化。

  两年前,丹东乡的卫生院根本没有疫苗存储条件,乡里的孩子如果需要接种疫苗,只能去距离丹东乡六七十公里外的丹巴县城。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电,无法满足疫苗冷藏的要求。

  现在卫生院新添置了一些辅助检查仪器,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一些普通的疾病这个卫生院都可以治疗了。除此之外,院里还添置了电脑,乡里的老百姓也可以刷医保卡交费了。”

  “就是就是,以前生了病都只能往县上跑,路上都要耽搁很长时间。现在卫生院的条件好了,我们看病也方便了。”正在候诊的一名藏族大叔开心地说。(未完待续)

  • 上一篇: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绽放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