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0年05月27日
图为张海华正在查看花椒树苗。
图为张海华在办公室里。
◎丹巴县融媒体中心 杨全富 文/图
各洛寨村所处的那片山坡上,几十户民居散落其间。田地里,桃花正艳。路旁,不时闪过背着扛着农具的妇女小伙,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笔者造访之时,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海华正在其简陋的办公室里埋头奋笔疾书。
过去,只要提起各洛寨村,没有一个不摇头的。那时候的各洛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曾是拖太平桥乡后腿的“贫穷村”“落后村”。历届村两委的领导也很想改变村寨贫穷落后的面貌,然而,想要改变千百年来就流传下来的一些传统观念,绝对不是一件易事。可短短几年时间,各洛寨村年人均纯收入却猛然增至六千余元,并逐渐成为该乡的 “先进村”。 各洛寨村何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呢?村民的一致回答道出了原委,这一切都得益于眼前这位个头不高,却有着无限精力的张海华。
勇敢走出去 生活变富裕
张海华,1971年出生于各洛寨村。家中共有六兄妹,张海华排行老大。父母勤俭操持才能勉强让几个孩子吃上饱饭,父亲病故后,家庭的重担落在母亲孱弱的肩膀上,母亲起早贪黑地劳动,但仍旧入不敷出。迫于生计,张海华十三岁时辍学回家,与母亲一起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
待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藏寨,张海华鼓起勇气,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炉霍县城,在工地上扛水泥、推斗车,成为一名打工仔。“几年时间,起码磨破了几层皮。”谈起昔日的辛苦,张海华却自豪满满,“虽然苦了点,但是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
2013年,大女儿考取了内地的一所大学,二女儿也升入高中就读,两个女儿每年的生活费、学杂费就高达两万余元,这对于一个年收入仅一万余元的家庭来说,收支严重失调。为了筹措女儿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张海华和妻子不得不东拼西凑,一年下来,不仅花光了积蓄,甚至增添了外债。那时,张海华告诉妻子,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应该勇敢的走出去。
2014年,张海华筹措十万余元,怀揣着发家致富的梦想来到康定县(现康定市)。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后,他决定开一家榨油坊,选址在康定市郭达菜市场。有了门店,张海华购进了最先进的榨油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014年3月,张海华的“油博士”榨油坊正式营业。第一桶油生产出来后,他将油装瓶,分别送往餐饮店里免费品尝,并告诉餐饮店老板,自己的经营理念是“假一赔十”,所生产的菜籽油安全绝对有保障。当顾客上门来购买菜籽油时,他会邀请顾客全程观摩优质菜籽出油的全过程,由顾客装瓶、称重、算账。敞亮的口号、看得见的优质,张海华的榨油坊口碑渐起,在郭达菜市场站稳了脚跟,有了固定客源。
为了打开更大的市场,他拎着菜籽油出入各大酒店、单位伙食团。由于自己所生产的菜籽油质量上乘,而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喜爱。几家酒店、伙食团都与他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协议,生产的菜籽油供不应求。
张清华为笔者算了一笔账。在菜籽收获的季节,他不仅自己生产成品油销售,也帮助那些自己运来菜籽的客户加工。每斤菜籽收取2毛的加工费,每天少则100、200元,多则800余元;在销售旺季,自己每天生产的油料净赚600余元;榨油之后剩下的菜籽渣按每斤2元左右销售。因此,旺季日收入大约800元左右,淡季日收入300元左右,一年下来,纯收入十万元以上。2015年8月份,他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还清了所有外债。
2015年春节前夕,乡亲们打来电话,希望在春节期间吃到最好的菜籽油。于是,张海华开着农用车,将菜籽油送到村寨,以成本价格卖给了村民。当笔者问及他当时的想法时,张海华告诉笔者,小时候,村寨里的人们给予了他家很多关心与帮助,让他一家人度过了最困苦的阶段;如今,自己能为村民做点实事是应该的。
回乡扛重担 脱贫有妙招
2016年6月的一天,在榨油工作的间隙,张海华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太平桥乡党委书记谭文超说,各洛寨村贫困村的“帽子”还没有摘掉,村民们都希望他回到村寨里,扛起脱贫攻坚这面大旗。电话里,张海华没有即刻回复谭文超,希望给他一天的时间考虑一下。
那一夜,他无心睡眠,一闭上眼,眼前就闪现出故乡贫穷落后的样子。开展各项脱贫工作,自己能行吗?乡亲们支持吗?况且自己的榨油坊已步入正轨,收益丰厚,何必去揽那辛苦活呢。夜半时分,他爬起床与妻子商议。“组织这样信任你,而且乡亲们也希望你回来,我想你应该回来,挑起这个大梁!”妻子的支持打消了他的疑虑。张海华将榨油坊低价转让后,风尘仆仆地回到了村寨里。
要致富,先修路。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他回到村寨里后要完成的第一件大事,他召集村支两委的成员,召开专门会议,将村内道路建设工作提上了工作议程。
整改早已杂草丛生的公路,需要资金支持,需要征用土地。张海华上跑县、乡相关部门软磨硬泡要项目,下到村民家中讲政策、讲发展,经过反复做工作,不到半年光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全线贯通。
路通了,张海华将目光投向了增收致富这条路子上。各洛寨村地处半高山地带,干旱缺水,土地广种薄收,产出效益低。要想发家致富,就必须要有一项适合山村发展的产业。就在张海华一筹莫展之时,丹巴县组织全县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到福建等发达地区考察,张海华名列其中。考察中,一条发展花椒种植的脱贫路在他头脑里逐渐形成。回村后,为了转变村民们“土地只能种粮食”的传统观念,作为村寨里的致富带头人,张海华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种植了两百多株花椒苗。第三年,张海华栽种的花椒苗全部挂果,当年的纯收益就达两万余元。看到花椒成了致富果,村民们种植花椒的热情高涨起来。如今,村寨里86户村民共种植花椒树苗500余亩。“不出两年,这里的花椒将形成规模,仅这一项,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将达到六千余元。”张海华望着眼前的花椒种植基地,激动地说。
行走在村寨里,地坎下一些形态各异的木桶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张海华告诉笔者,这些木桶里养殖着蜜蜂,这是村寨脱贫奔康的又一举措。各洛寨村日照时间长且接近林地,山林中一年四季都有各种野花开放,非常适宜喂养蜜蜂。而且当地百姓自古以来就有养蜂的习惯,只是没有形成养殖规模而已。2016年上任伊始,张海华找到几位贫困户,给他们指出发展蜜蜂养殖的致富路。当时几位贫困户顾虑重重,一是害怕养不好,二是怕没有销路。张海华告诉他们,技术可以请专家来教,销量由村两委负责,这才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村寨里的蜜蜂养殖户赵文贵告诉笔者,开始时,他只养了十多箱蜜蜂,边养边摸索养蜂的知识,但是一直不得要领;后来,张书记请来了养蜂专家,为他们讲解了养蜂的有关知识,现在他已熟练的掌握了养蜂技术;前年,他的养蜂规模就已扩展到六十多箱,一年收取蜂蜜260余斤,由于这些蜂蜜都是纯天然的,口感好,价钱卖到了90元一斤;去年,张书记通过网络平台售卖村寨里的蜂蜜,每斤达110元左右,去年就这一项收入就达到了20000余元。“2018年,我们家终于光荣脱贫,摘掉了贫困帽。”赵文贵自豪地说。
据张海华介绍,通过养蜂和栽种花椒,贫困户顺利脱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群众无小事 事事皆上心
行走在各洛寨村整洁的村道上,笔者惊喜地发现,每一户人家门前都栽种着各色鲜花,将村寨装扮得清幽雅致。张海华告诉笔者,通过全村人的共同努力,如今已经甩掉了贫困村的这顶帽子,村民们已经“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了。如何让大家“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增强反贫困的主动性呢?为此,张海华在抓产业脱贫的同时,抓牢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精神脱贫,巩固脱贫成果。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张海华在优化结构建强队伍上下功夫,持续加大村级后备力量贮备力度,深入推进“三培养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张海华书记告诉笔者,2016年前,各洛寨村共有党员13人,党员平均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由于老龄化严重,党员们的担当意识较弱。张海华上任之后,在抓好脱贫攻坚的同时,抓牢党建工作。三年共发展五名青年入党,两名预备党员预计于今年“七一”建党节时入党。为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在每一个党员家门口,张海华为他们制作悬挂了醒目的标识牌,上面写着“带头拥护党的领导,带头奉献服务群众,带头执行党的政策,带头干事创业致富,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带头廉洁修身齐家”。在脱贫攻坚中,张海华要求全体党员包户,向村民宣传国家的富民政策,并带头走在前列,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张海华针对当地村组较多、居民分散、管控难度大的实际,主动召集附近八个村的村支部书记及村主任召开了一次碰头会,会上提出当地沟谷口的第一个村寨担负起检查过往人员及车辆的重任,沟谷内其余七个村寨每个村每月支援卡点1000元管控资金的建议。会上,各村负责人一致同意这个建议,并推选他担任防疫小组组长。会后,张海华起草了沟谷口卡点管控通告,要求对进出沟谷的车辆和行人必须持有通行证,做到人人必查,还要电话确认才准予放行。经张海华统计,从大年初一开始,临时卡点共检查过往车辆273台次、人员869人次,劝返车辆27辆。通过严格的管控,保护了沟谷内2000余人的生命安全。
“群众工作无小事,只有把群众工作做细做实了,老百姓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脱贫奔康就不再是梦想。”谈起工作心得,张海华神情坚毅。
在回去的路上,笔者再次回望远山上的各洛寨村。在静谧的村寨里,正是有着张海华一样的共产党人,才有了村寨的蓬勃发展,才有了村民的安居乐业、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