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人与“虫”的较量

甘孜日报    2020年11月10日

  (上接10月29日)

   牧区的狗实际上处于自生自灭的一个状态,没有人想过要控制牧区狗的数量,看上去,每家每户喂养的狗似乎没有格外地多起来,可无人管理的野狗却越来越多,其中有个原因——这些养狗的人家把他们认为多余的小狗儿赶进了无人管理的野狗群。

   内地有些地方的人喜欢吃狗肉,有人想过把这些成群结队的野狗捉了去卖钱。可当牧区群众知道外地有人买狗是为了煮来吃时,不仅不再愿意把自己家多余的狗送给别人,甚至不再愿意别人来捉那些野狗。

   狗狗也是一条命,凡是生命都要尊重,凡是生命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在牧场上,这是个既简单又明白的道理,这是条维护了千百年还要维护千万年的信仰,朴素而又善良。好多人与狗的故事在牧场上那些帐蓬里重述了一遍又一遍,传说、故事里的那些狗有着勇犬、智犬、义犬,甚至“神犬”的称呼和本领。

   所以,当高原上的人们听说在有些遥远的地方,有人要杀了狗吃狗肉,常常惊讶得把舌头都吐了出来,说:“这不会是真的,人怎么会把狗杀来吃了?人怎么会伤了狗的生命?”

   不过,在这种“文化现象”里只并没有包括包虫病这几个字。

   既然野狗带着病菌到处跑,不让它们到处跑不就行了?石渠最先采用的办法是把没有主人管理的野狗集中圈养在一个地点,县财政出钱找来管理人员,给它们吃食,同时给它们喂药。本想用这种办法,把野狗带着包虫卵到处去传染的问题解决了。

   刚开始,好像情况还可以,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问题严重。人们都把野狗都往这里送,越来越多的野狗不仅无法管理,连给它们的吃食也成了问题,那些本来就野性难收的野狗竞相“突围”逃脱。

   看上去其实并不复杂的事,却老是办不好,老是不如人意。那些实在不愿呆在人们为它们修造的“圈棚”里面的野犬,管理人员只好依法处理了。但是,牧民群众反对这样做法的声音一浪接一浪。

   石渠县机关干部、职工们说:管理、处理野狗是“天下第一难的事”。

   这件事让更多的人终于明白,“包虫病综合防治”一定要举全社会之力,一定要有广大的社会群众基础,不然就会事与愿违,好心也办不了好事。

   2015年的隆冬,石渠县打响了“包虫病防治”攻坚工作又一次战役。时任石渠县县长黄杰说:只要真正下定决心,“天下第一难事”也不难。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历千辛万苦”,也要把犬只管理这件事做好。为打响“包虫病综合防治”这场战役开个好头。

   以“见人、见房、见户、见犬”为“四见原则”,以县级领导干部带队,石渠县组织县级机关干部职工、乡镇干部上千人,成立23个小分队分赴23个乡镇,开展了大规模的犬只摸底调查,登记建档工作。小分队对9575户人家进行统计,不到半个月,就统计出和登记家犬20073只。这期间,还对无主的疑似染疫犬只4000多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紧接着,开展犬主人和犬只的登记造册,制作家犬铭牌,制作养犬证书,对2万多只有主人管理的犬只进行拍照归档。

   摆平了“天下第一难事”,社会上响起了一片叫好声。

   除了作好犬只管理,石渠县对畜间传染也同样重视,首先抓的是对23个乡镇的兽医和动物防疫人员进行培训,全县共有476人次人员接受“包虫病综合防治”知识的培训。2015年冬天,还完成草原灭鼠害232万亩,分片区开展了动物包虫病病科采样工作,对采样所得的牦牛、绵羊病料进行分析鉴定,为今后在畜间控制包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众多材料说明,毫无疑问,石渠县与全州其它县的情形也差不多,包虫病综合防治已经取得了阶段性初步成效。

   翻了些资料后,突然想见到一位村子里的包虫病犬只的驱虫员,土登主任说,近一点的只有城边尼嘎镇的根嘎了。

   2017年7月12日这天,找到了石渠尼嘎镇聘请的包虫病防治员根嘎,他对笔者说:“我每个月的十号那天就要去给每家每户的家犬喂驱虫药,前天刚喂过了,你想看怎么喂?今天看不到。其实也简单,把药放在糌粑里或者煮熟了的肉里,反正是吃食里,喂给狗就行了。”

   “都是你亲自去喂?”

   “不是,人家户里的狗只听主人的,我就是把药拿去,看到主人家把药给他们家的狗吃下去就行了。我是尼嘎镇上聘的包虫病防治员,责任就是看着他们把药喂给狗吃了。” (未完待续)


  • 上一篇:少年宫放飞多彩童年梦
  • 下一篇:一问一答,十分钟完成普查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shms/65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