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新闻 >> 社会民生 >> 浏览文章

系上洁白哈达的初心

甘孜日报    2021年09月15日

曲老人的子女.JPG

阿达根曲老人的子女到理塘县委直工委送上哈达和党费。

生前与光荣在党.JPG

阿达根曲老人生前与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合影。

荣获的部分.JPG

阿达根曲老人荣获的部分荣誉及捐款票据。

参观红色遗迹.jpg

阿达根曲老人参观红色遗迹。

人年轻时期照.jpg

阿达根曲老人年轻时期照片。

◎本网记者 李娅妮 余秋林 汤宁 文/图

1921年,一叶红船从浙江南湖启航;2021年,中国共产党已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当无数名年轻党员正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茁壮成长之时,一名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党员通过儿女完成了自己的遗愿,交上了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笔党费!

因数次脑梗死,8月4日,96岁高龄、光荣在党65年的老党员阿达根曲离开了人世。

8月23日,理塘县委直工委接待了阿达根曲的四个孩子,四姐弟递上一条洁白的哈达,还有一万元现金。“他们专程前来圆父亲的遗愿——替阿达根曲老人向党组织交上最后一笔一万元党费!”理塘县委直工委“90后”工作人员周伟说,这是迄今为止,该部门接收过金额最高的一笔个人自愿交纳的党费。

这笔一万元党费是阿达根曲攒了多年的零用钱,凝结了一名老党员对党的深情,也表达了一名涉藏地区老干部对国家的深情厚爱。

“父亲在世时总说,这辈子,中国共产党是他胜似亲人的亲人,把他从一个旧社会的贫苦娃子,培养成为新中国的国家干部,还让大家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9月6日上午,阿达根曲的四名子女向记者深情回忆父亲生前的点滴。

一笔党费尽忠诚

阿达根曲离世后不久,一首由原理塘县政协秘书长周祖鹏书写的《赞阿达根曲老党员》的诗,在理塘县干部群众的微信群、朋友圈广为流传:

“阿达根曲好儿女 党的雨露把你培 吃水不忘挖井人 你把党来比母亲 雪域高城显本色 鞠躬尽瘁保太平 党的丰碑有你铸 离世永记党的人”

虽然岁月带走了他鲜活的生命,却带不走他对党和人民一腔赤诚传递出的正能量。

自1982年阿达根曲从理塘县粮食局副局长一职退休起,他时刻不忘“做好人好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逢年过节必定会给敬老院、学校送上慰问金,为老人们添置点生活必需品、给孩子们买点学习用具。更不必提,为汶川大地震、芦山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各项救灾、抗疫工作交纳的一笔笔“特殊党费”。对此,大家习以为常。

长女王永革替父亲留存了不少收据。票据所写的金额随着漫漫时光,从几十元、几百元逐渐增长至千元,“父亲平日里爱收集废弃纸板、爱捡旧衣服,就是不爱存票据。时间长了,票据容易遗失。现在根本无法统计他老人家到底捐了多少钱!”王永革说。

“但凡国家遭遇灾情,根曲老阿哥总是第一时间联系我捐款。坚持每年以个人名义给学校‘送钱’的,据我所知就老阿哥一人,孩子们都喊他‘爱心爷爷’!”80岁的理塘县老干支部党委书记小甲他,与阿达根曲相识60余载,谈起阿达根曲,老人感叹不已。

言语困难、手脚无力,甚至半身不遂,最近六年多时间里,阿达根曲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可即便如此,除了热衷捐款献爱心外,攒万元党费、过组织生活、翻看老照片是老人无论何时何地依然固执坚持直至生命尽头的特殊嗜好。

子女们都知道,父亲生前最在意的,是一个深褐色的小木盒,盒子被放在紧挨墙壁的床榻一侧。每隔一段时间,阿达根曲便会取出小木盒,一面数数已攒的钱,一面放进新攒的钱。

看着日渐丰厚的积蓄,“父亲乐乐呵呵的,眼里仿佛都有了光!”王红兵至今心绪难平地忆及,“这是一笔带着父亲温度的党费,所以我们子女在代为上交党组织的那天,给它系上了洁白的哈达——代表父亲的心迹:永怀一颗追随党、服从党、忠于党的赤子之心!”

提起阿达根曲弥留之际“攒党费”的举动,小甲他红了眼眶,由衷地竖起大拇指,“最热心的老阿哥,最忠诚的老党员!他这哪里是在交党费嘛,他分明是把这笔党费交给自己毕生的信仰和信念!”

原理塘县档案局局长、理塘县离退休干部驻泸定干休所党支部书记舒先荣,谈到阿达根曲这位支部里年龄最大的党员时充满敬意地说,“老人家晚年夏秋多居理塘,冬春常住泸定,行动不太方便,但每次我们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都会积极参加。”

今年7月,理塘县离退休干部驻泸定干休所党支部开展了一次“庆祝党的百岁生日”组织生活,阿达根曲让子女用轮椅推着他前来参加。

舒先荣有些哽咽地谈到当天的一个细节,“大家齐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阿达根曲坚持自己起立,颤颤巍巍地倚靠着桌子,一直拍掌应和,直到整首红歌结束,方才瘫坐在椅子上,好多老同志感动得热泪盈眶。”

如果说光阴也能被收纳,令阿达根曲最为自豪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应该也会存放进他心爱的小木盒里,紧挨着见涨的党费。

盒子里,一本省委党校毕业证书、一份省公安劳模事迹书、一张粮食局副局长任命书、一纸退休干部通知书……大致勾勒出这名“生在旧社会 誓死跟党走”的藏族汉子平凡而又璀璨一生的剪影。

一心坚定跟党走

从偏远的党巴乡冲巴村动身,翻山越岭,走过4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方才赶到巴塘县城。见到解放军招干工作组时,阿达根曲的一双赤脚被磨损得不成样子,招干组组长心有戚戚,赶忙找来一双干净的旧鞋塞进他怀里,这让阿达根曲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眼前这个风尘仆仆的藏族小伙儿讲明来意,招干工作人员得知他不仅精通藏语、擅长藏文书写,甚至还能说些简单的汉语,便笑道,“这可是咱们后续在康区开展革命工作的宝贝疙瘩啊!”招干工作组当即便录用了他,这是他做梦都没想到过的。

此前,阿达根曲是巴塘县雅哇区党巴乡冲巴村一座寺庙的帮工,平日靠替别人放牛羊,换取一些维系阿妈和自己果腹的口粮。饱受饥寒交迫的折磨,这个藏族小伙儿从小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捏上一团紧实的糌粑吃。

虽说日子难捱,但机缘巧合下,阿达根曲在寺庙接触到了藏文,机敏好学的他利用放牧的间隙,见缝插针向僧侣讨教,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便掌握了藏文基础知识。也正是这时,他的人生迎来了转折。

1953年春夏之交的一天,做小买卖的舅舅从县城回村,无意间向阿达根曲提到,“现在,‘扛红旗的部队’进了城,正在招精通藏话、会点汉话的民族干部哩!”

阿达根曲意识到机会来了。他曾多次听村里的老人们给后辈念叨,“遇上‘扛红旗的部队’进村借道的话,大家不用再往深山老林里头躲喽!他们和土匪不一样,不仅从不骚扰我们老百姓,有时还会帮我们做生产。”

舅舅的几句话,当夜让阿达根曲辗转反侧。一番思想斗争后,为了寻求阳光的生活和光明的未来,他将唯一放心不下的阿妈托付给了舅舅,笃定加入“扛红旗的部队”的信念和决心,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投奔革命的道路。

从那一天起,红色是阿达根曲生命的底色,红星是阿达根曲不忘的初心,红旗是阿达根曲坚守的阵地,红歌是阿达根曲用生命唱响的强音——

很快,解放军招干工作组3人领着阿达根曲在内的新招的5名巴塘籍藏族青年启程,前往康定参加少数民族干部集中培训。一路上,出巴塘、经理塘、过雅江,峻岭崇山、大江大河横亘在前,不绝的匪患更是让一行人只能昼伏夜行。

随着沿途各县籍藏族青年的不断加入,大家徒步7天7夜,步行400多公里的山路,终于抵达康定新都桥。此时,招干工作组的队伍已壮大至30余人。

是夜8、9时,阿达根曲远远望见两道光柱向着工作组的方向渐渐靠拢,心里害怕极了,以为是个猛兽正嗅路贴地朝着他们而来,结果竟是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解放牌汽车。

那一晚,阿达根曲体验了生命中的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坐上闹哄哄的汽车、第一次吃上香喷喷的米饭、第一次洗上热腾腾的澡、第一次盖上暖乎乎的棉被……凌晨,到达康定军分区后,他同大多数参加革命的藏族青年一样激动不已,难以入眠。

休整两天后,藏族青年们作为甘孜州第二批少数民族干部,迅速投入到培训学习中,习汉语汉字、学行为习惯,掌握党的方针路线、民族政策,遵守部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高强度的“充电”时光转瞬即逝,1953年6月2日,集中培训告一段落。部分藏汉双语少数民族干部被安排到文工队工作,阿达根曲就是其中之一,他主要负责深入各地,给服刑人员、土匪散兵、农牧群众宣讲民主改革和党的各项政策。

凭着踏实肯干能吃苦的劲头和民族政策吃得透的优势,阿达根曲在文工队里表现突出,1954年被推荐至时称西康省公安处(后称甘孜州公安处,现为甘孜州公安局)工作,1956年被推荐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父亲是同批少数民族干部里第一个入党的同志,他特别感谢党的认可和培养。”次子王爱红自豪地说,“不论是剿匪时期出生入死,还是建设时期共克时艰,父亲靠的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

1956年,理塘发生武装叛乱,叛乱蔓延至甘青川三省边界,阿达根曲毅然决然跟随解放军援军前往平叛,一面给部队带路、一面给官兵翻译、一面做群众工作,几经战火、多处负伤、险些遇害。

记忆中,父亲经历的千钧一发、生死一线的故事数不数胜,历久弥新。王红兵深有感触,“会双语的少数民族干部都是解放军的宝贝,父亲也不例外,总是留在后方,被解放军像呵护眼睛一样保护起来。但即便如此,行军途中,几经枪林弹雨,子弹不止一次擦着父亲的头皮和脸颊飞过。”

在平叛期间,武装后的少数民族干部们还曾协助解放军打退了叛乱分子十几次围攻。围困艰难之时,阿达根曲甚至不顾个人安危,打头阵、挖战壕、抢水源,为平息叛乱冲锋在前、敢于牺牲。

随着剿匪平叛斗争取得胜利,阿达根曲随部队返回康定。适时,党组织正下派干部到地方。阿达根曲不作他想,当即向上级主动要求去海拔最高、气候恶劣的理塘县。

子女不止一次问过父亲:“当年明明可以待在州公安处或者回家乡巴塘,为什么要来理塘?”“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何况,我最好的同志们都牺牲在这里。比起献出生命的他们,只是来干工作的我,还有啥借口?”面对家人的困惑,阿达根曲反问式的宽慰让大家着实有些惭愧。

一生初心报党恩

在“世界高城”理塘,怀揣满腔赤诚,阿达根曲开启了人生又一征程,一扎根就是一辈子。从州公安处下派,阿达根曲第一任职务是理塘县公安局看守所所长。

一头扎进看守所的阿达根曲,时时借助自己文工队的宣讲经验,开展预审和管教工作,讲解政策法规,真情沟通问题,帮助在押人员改造思想,不少在押人员由此被感化,得以立功减刑。仅1958年9月至11月,阿达根曲带领看守所干警摸排出50余条具有较大价值的线索。

当时,理塘县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在押人员和干警的伙食常常很差,大家大都营养不良,很容易生病。阿达根曲决心改变这种现状,便带领干警开垦周边荒地,种上萝卜、土豆、白菜,极大缓解了蔬菜供给困难的问题。

“既要搞好实际工作,也要做好思想工作。”这是阿达根曲给子女“上政治课”时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慎始如终的注脚。

他教育身边人时总说,“不准给国家添麻烦,不许跟人争名夺利,尽己所能助人于困。”1959年,因突出性的业务贡献和开创性的工作方法,阿达根曲被省公安厅评为省级劳模,是当时甘孜州唯一获此殊荣者。

此后20余年,阿达根曲加班加点、踏实肯干的身影,先后出现在理塘县君坝区、下坝区、莫坝区、县生产队、县粮食局……活儿向来挑最苦最累的干。但无论顺境逆境,阿达根曲从未放弃革命的理想信念,以一言一行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在莫坝区,他创造性地使用犁头,为生产省时省力省物料;在格木乡,他创新性地引入苹果和梅花鹿,使高原种植养殖业多向发力,这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日之理塘,也并不多见。

建功不贪功、有功不居功。在子女们眼中,这个从农奴社会、枪林弹雨、贫困年代中一路走来的父亲,是个顶天立地却又朴实无华的汉子。

“你们能想象吗?退休后的父亲每晚准点收看新闻联播后,还会考考我们子女几人有没有牢记国家的大政方针: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次女王永红的讲述中,一个正经又可爱的老汉形象,跃然眼前。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正经又可爱的老汉,曾一度成为这座高原小城人们谈论的“疯子”呢。原来,阿达根曲老人身体康健时,每天午饭后外出散步,总爱去捡拾旧物和逛烈士陵园,有时甚至会一个人在墓地长时间静坐。这一度让子女们无所适从。

“一个国家退休干部,应该拿着退休金安享晚年呀!可是老父亲不是捡旧物就是逛墓地,大家以为他精神出了问题。”王红兵说,起初姐弟几人得知这一情况,都觉得不可思议,十分费解,劝阿达根曲时还总是被他回怼,“你们懂个啥!”

渐渐地,子女们发现父亲捡拾整理旧东西是为了“废物利用”,他把旧纸壳和旧衣物清理干净后制成座垫,供广场上晒太阳的老人们垫着坐,防止湿气侵体。阿达根曲打趣道:“这些东西搁旧社会就是‘宝’,现在的人太浪费了!”

对此,小甲他很有发言权,“根曲老阿哥节约了一辈子,热心了一辈子!他曾不止一次告诉我:点滴也是为人民服务,建设年代光有指挥官可不行,还得有更多的服务员。”

更令子女讶然的是,人们口中“成天在烈士陵园转悠的老头”, 实则是在回忆往日的峥嵘岁月、追思牺牲的革命同志,用自己守望的方式再多陪陪他们,“给他们讲讲现在的故事”。

“父亲这辈子心头有道迈不过的坎!”王爱红说,一次父亲原本接到“部队剿匪,需要他前去带路”的任务,却因执行其他任务而未能及时赶回,父亲最好的同志便代替他前去给部队带路。没曾想,部队行至半路遭遇土匪伏击,那名同志和其他3名解放军战士都牺牲了。

子女们有些懊悔和遗憾,“我们要是能早点明白父亲的心意该多好!”

年迈的阿达根曲曾意外摔伤过一次。此后,行动不便的他,去守望已故同志的次数也便少了。

一年清明节前,王红兵发现父亲总是闷闷不乐,再三询问后得知:原来,父亲因很久没能去烈士陵园悼念牺牲的同志而难过。

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王红兵遂到烈士陵园逐一给烈士墓碑拍照片;回到家后,在电脑上挨个放大给父亲看,“父亲凝望着一张张照片,久久陷入了沉默!”

离世前,令阿达根曲最欣慰的是,四世同堂的家里已有八名共产党员,“还会有更多的!”

“还记得他第一次给我戴上红领巾,告诉我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还记得他把我带到烈士陵园,告诉我,英雄们千秋万载与故土作伴……”今年9月1日,在距离理塘县320公里的泸定县,成武小学六年级“开学第一课”上,11岁的“小小红色讲解员”丹卓儿,声情并茂地给同学们讲述曾祖父阿达根曲的故事。

红色的基因早已根植在这个“世界高城”藏族家庭的血脉中,将被永远铭记,代代传承。






  • 上一篇:丹巴县推进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 下一篇:没有了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xw/shms/7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