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10月26日
哑巴红军熊世皮,1894年出生,泸定县人;1935年6月入伍,任炊事员;1955年授予少尉军衔;1972年以副团职助理员离休;1981年5月享受副师职离休待遇;1983年6月14日逝世。
1935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途经泸定,由于不识路,想找一些向导引路,而当地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都躲了起来,遇上了哑巴,由于他又聋又哑,被红军战士误认为是奸细,就带上了他。后来,发现哑巴不是奸细,于是决定放他回家。熊世皮眼见红军打土豪、救贫农,是为穷苦百姓翻身求解放的好部队,毅然要求参军,虽多次劝其返乡,但他坚定不移,坚持跟随红军长征。部队领导见他态度坚定,就将他收留,编入政治保卫大队三队炊事班,从此熊世皮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
长征路上,他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紧跟部队,奋勇前进。行军途中,不管生活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情况多么危急,他肩挑100多斤重的担子,从未掉过队。部队一宿营,他就忙着挑水做饭。熊世皮跟随红军,历尽千辛万苦、千难万险,于1936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1937年,他被编入中央军委警卫营第三连。后来,中央军委警卫营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抽调人员到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熊世皮被调去担负6个中队700百人的供水任务。他每天要到几里路远的地方挑水四五十担,鞋磨烂了就光着脚坚持挑。他看到机关卫生所的女同志挑水困难,就主动帮着挑,受到大家的赞扬。
1942年10月,中央军委警卫营和中央教导大队合编为中央警备团。开始,熊世皮被分到五连工作,后来被分配到团部炊事班工作,他勤勤恳恳、不辞劳苦,起早睡晚地工作,保证了团部机关人员的吃水用水。1947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延安前夕,熊世皮随同中央机关转移到河北省西柏坡,随后参加了卫戍石家庄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他随部队到北京。1955年授衔时,看着战友们的肩章,他头一次表现出着急的神情,战友们看到此景,就把这事告诉了师长刘辉山。刘辉山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专门开会对熊世皮授衔一事进行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熊世皮是个老红军,虽然不是指战员,但是一路走来劳苦功高,军衔是一定要评的,还要是干部,这样可以让他以后的生活得到保障。最后,熊世皮被评定为排级,授予少尉军衔,并授予“八一”勋章。后来,北京军区卫戍区政治部还批准他享受副师职待遇离休。1983年,熊世皮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熊世皮去世后,他存在管理科会计那儿的工资还有7000多元。这笔钱如何花?经过部队领导讨论决定,鉴于熊世皮生前无亲人,又十分喜欢幼儿园的小孩,就将这笔钱捐给了幼儿园。
正是有了像哑巴红军熊世皮一样忠诚勇敢、无私无畏、吃苦耐劳的战士,红军才能上演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才能创造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我们的军队才能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