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1年12月07日
记州最美网格员张红
张红正向商铺老板宣传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
张红了解网格内困难老人的生活情况。
◎丹巴县综治中心 文/图
在丹巴县章谷镇西河桥社区,有这样一位专职网格员,因为她的人生曾经被“照亮”过,所以立志成为照亮他人的光,被人们亲切的称之为乐观坚强刻苦敬业的“光环女神”。她就是州网格化服务管理界的名人——丹巴县章谷镇西河桥社区专职网格员张红。
她身上的乐观之光,照亮了每一位陷入人生困境的人;她身上的坚强之光,照亮了每一位艰难困苦的人;她身上的刻苦之光,照亮了每一位迷茫踟蹰的人;她身上的敬业之光,照亮了每一位干事创业的人。
人生转折,网格管理员成为新生的“希望之光”
张红,土生土长的丹巴人,曾经的她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幸福无忧的生活。丈夫是一位中餐厅厨师,儿子乖巧听话,那时候的她就是一个幸福的小女人。可是平静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张红丈夫在2017年被确诊为尿毒症,直到现在每天都要居家腹膜透析五次。丈夫倒下后,昂贵药费、生活的重担曾使她迷茫、颓废,生活陷入了黑暗。
正在这时,网格员这份工作使她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绝望中寻找到希望,党委政府、人民群众的的温暖关怀,为人民服务、为和谐社会献出自己微薄力量的崇高使命感,使她重燃对美好生活的斗志。丈夫患病至今,她每天坚持巡查网格,用勤劳和智慧兼顾家庭与工作。她的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化成一束束光照亮了网格的每一处。
自担任丹巴县章谷镇西河桥社区专职网格员5年来,她先后荣获四川省优秀网格员、四川省优秀消防网格管理员、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年度丹巴县百佳人民陪审员、甘孜州最美网格员等荣誉,成为名副其实的甘孜州最美网格员。
敬业奉献,成为群众生命健康的“守护之光”
丹巴县地理环境复杂,洪涝、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各类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她始终坚决服从镇党委政府和社区关于防灾减灾、抢险救灾等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投身到灾害预测巡查、抗灾救灾、查灾核灾等工作中,及时对辖区内居民群众开展防汛安全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科学防汛意识,累计开展防汛宣传60场次,涉及435户、1402人次。
在去年“6·17”洪灾期间,她坚持“宁听骂声千百遍,不听哭泣一声响”的信念,奔赴社区加油站的危岩崩塌检测点,做好排查工作。遇到守着家不忍心不撤离的老夫妇,她用自己的经历诉说生命的可贵、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时刻陪着老夫妇,不断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直至他们安全撤离。在危急关头,她快速采取有效措施,多次叮嘱居民及时避险,紧急转移嘉绒大桥、河道等重点区域居住的105户群众,实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安全度汛。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她始终身处一线、兢兢业业开展网格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她号召网格内的党员、点长、楼长、青年志愿者拧成一股绳,全员总动员,真正做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真正管理好网格的人、事、物,实现“上面千条线”和“基层一张网”的无缝对接。
面对不理解的群众,她始终耐着性子,微笑、耐心、热情地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努力做到入户敲门礼字当先、信息采集细致周全、带着诚心为人民服务、取信于民乐于奉献,全面完成所管理网格人员信息登记。
疫情前期,口罩短缺,她巡逻时发现一户居民老两口在家吃了一个星期的开水泡馍馍,询问后了解到,因为孩子在外地工作,老两口买不到口罩,出不了门,又不想麻烦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将家里仅有的面粉做成馍吃了一个星期。为老人坚决执行防疫政策感动之余,她马上将自己执勤的口罩给了他们,并为他们送来新鲜水果和蔬菜。物资紧缺之时,她舍己为公、播洒爱心,将丈夫的口罩全部捐出,并亲自上门为网格内的老人和孕妇送上口罩,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为群众筑起身体健康防线。
坚守岗位,成为社会和谐安定的“法治之光”
身着“红马甲”,她的身影随处可见,总是出现在大街小巷、主要路口、学校、商店等重点场所,为了法治宣传奔波。她始终加强自身学习,深入学习法律法规,坚持以身作则,发挥好网格员沟通桥梁作用,联系法律顾问、协调群众时间,促进法律进基层。
她创新自制政策宣传告知书,逐家逐户发放宣传,让居民掌握法律知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自身都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她却一直主动帮扶刑满释放人员的家属,为他们送去关心温暖,促进网格和谐稳定。
网格内团结街某栋楼,两年来,几层楼私自改道接污水管,导致楼层排水管堵塞。了解到情况后,她与社区、乡镇人员联系沟通,深入片区13次,坚持耐心、细心与居民沟通交流,用情用理说服该栋楼居民,经多方不懈努力,重新将一至七层楼水管按正规接口接入污水管,并建立了修护污水管道居民微信群,真正解决了水管堵塞问题,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得到了群众好评。
今年上半年,张红累计处理群众的家庭困境事件50余件,化解矛盾解民忧事情26件,关爱弱势群体暖民心事件30件,排除安全隐患、改善环境遂民愿事情40件,办结率100%。
张红总说:“老百姓的茶米油盐酱醋茶,就是我的大事。”曾因网格工作撑过最暗的夜晚,而今也想散发一点光芒照亮他人。她深信,在当下、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照亮他人的那束光,在基层社会治理、为民造福的漫漫征程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