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2年05月09日
我州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微治理”扎紧“大平安篱笆墙”综述之一
图为理塘县民警向前往虫草山的群众提供服务。 理塘县公安局 供图
◎本网记者 李娅妮
●把“警务背包”背到连马匹都上不去的草场山头; ●把“法律门诊”开到海拔4000余米的村民家门口; ●把“民事代办”送到偏僻不便的远山弱村;
在平安中国建设一系列决策部署下,近年来,我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省委涉藏工作部署,紧扣州委总体工作格局和“三区”治理体系,平安建设满意度跃居全省第二,防范政治安全、社会治安、重大矛盾、网络安全、公共安全“五大风险”能力明显提升,连续4年实现“五个零发生”,百万甘孜干群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甘孜州平安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负责人说,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甘孜建设,就要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重要抓手,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地进行顶层设计、谋篇布局,为“涉藏地区之治的甘孜实践”增添新经验、新样本。
【点对点纾困·党建引领“举旗子”】
四季之风吹过,雨雪沐浴大地。春华向往着秋实,而冬虫则依恋着夏草,又到冬虫夏草采挖季。在我州最大的虫草主产区和交易集散地——理塘县,每年5至6月,浩浩荡荡的摩托车进山队伍、采挖区里星星点点的帐篷、格萨尔广场上的各类商贩,都会成为“天空之城”特殊的风景线。
而在这“金草之乡”白雪皑皑的虫草山上,猎猎飘扬的鲜红党旗,无疑是理塘县132个虫草集中采挖点乃至全州565个虫草集中采挖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位于理塘县城西面约50公里的禾尼乡岭戈村,是牧民斯郎单珍一家的居住地。4月28日,他来到乡政府,为自己和家人办好虫草采集证后,又在附近的商店中,买回一些生活必需品,为近期进山采挖虫夏做着积极准备,“现在不用大包小包盘物资进山。党委政府早就把便民帐篷搬上草山,别说买生活用品,就是看病都可以!”
斯郎单珍口中的“便民帐篷”是我州紧密结合涉藏地区实际、一以贯之坚持党建引领、创造性搭建“帐篷”治理平台的有益尝试。特别是在虫草松茸采挖临时聚居区、牧民逐水草远牧季集中安置点,人员复杂管理难、细节隐患防控难、社会维稳治安难······问题频频凸显,搭建起“全方位、宽领域、群众适应”的社会治理平台、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显得尤为必要。
“以前每逢虫草采挖季,我们都提心吊胆,生怕哪里又出纠纷。”德格县达玛镇派出所所长扎西四郎说,而这些年虫草采挖季,他却安心不少——
自我州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起,不仅陆续在虫草山、松茸山、游牧区陆续建设帐篷党支部、帐篷综治站、帐篷警务室、帐篷夜校、帐篷医疗点、帐篷服务中心等综治站点872个,实现“农牧民群众在哪里、综治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此外,还坚持把法治宣讲与群众工作全覆盖、“走基层”活动等相结合,建立“以案释法”及“典型案例”报送发布工作制度,加力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振兴,甚至把法庭搬上了马背,把宣讲开上了雪山。
从《宪法》《民法典》到《草原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各类法律法规,从思想教育、精准扶贫到控辍保学、文教卫生,从社保医疗、民生兜底到大政方针、绿色发展,从护林防火、城乡整治到村规民约、祛除陋习······
“谁说小事情不能讲大道理!”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让扎西四郎和同事们蹚出了一条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路子,在法宣实操过程中,注重讲大主题从小切口进入,把书面语变成口头语,把普通话转化成农牧区藏话,理论连着案例, 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及时排查并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推动法治良序逐步形成。
“在如今的虫草山上,没有以往随处可见的不良场所,小卖部也禁止销售酒类和违禁品,禁止携带管制刀具,摩托车一律禁入采集地!”巴塘县波戈溪乡牧民此乃多吉感触颇多,随着社会治理关口前移,现下政法干部、乡镇干部和县上组织的“红袖套”隔三差五就进山巡查,一方面讲授法律政策知识,一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像这样“伴随式”“牧羊式”的服务管理,在我州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中并不鲜见,全州上下现已设立180个流动党支部,开办帐篷夜校、马背法庭、矛盾纠纷临时调解点、便民服务中心若干,组建马背巡防队、马背调解队、马背宣传队、马背协商队等服务队伍1832支1.4万余人,以定期走访、巡回送法、围炉夜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巡山梁、访民居、进帐篷”活动,有效将社会治理链接到基层服务“最后一米”。
理塘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降巴泽仁介绍,理塘县创新“流动网格+十户联防+科级干部联格”制度,建立38个临时党支部,并以10户为小组成立流动网格小分队280个,由支部引领“流动网格”,当好法律政策的宣讲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临时医疗的协助员、森林草原防火的监督员,深度实践“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宣小先锋“草地说法”,开展法律知识宣讲50余场,将社会治理触角有效延伸到2.3万余名群众身边,农牧民有了“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