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07月03日
得荣县丁真在大理用爱架起医患间的“语言桥”
丁真帮患者排队取药。
◎陈媛 拉姆志玛 文/图
“我叫丁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得荣茨巫乡人……”初见丁真,他正在店里热情招待前来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就医的藏族群众,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解释医嘱。面对镜头,丁真有些许羞涩,嘴里不停念叨着:“我做的都是小事,哪值得你们那么远来一趟。”
从2019年开了丁真酥油茶馆开始,丁真便与大理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他在医院和茶铺间往返穿梭,不仅要随时关注妻子的病情,还肩负着为藏族群众做好藏语翻译工作,所以没日没夜的奔忙成了常态。
丁真熟悉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的科室布局、就诊流程,每当藏族群众和医生语言沟通有困难时,一通电话,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因为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丁真充当起了病患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交流沟通的“翻译官”。“你今年几岁了?““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的?”“之前有没有去过其他地方看过?”……他用藏语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然后再翻译传递给医护人员。
数不清多少个周末和节假日,他都是在医院度过的,陪着从得荣、乡城、昌都等地前来医院看病的藏族群众就诊,只要他们有需要,丁真都热情地提供门诊挂号、陪同检查、办理住院手续等“一条龙”翻译服务,偶尔还会自掏腰包为家庭困难的病友免费挂号和邮寄东西。
很多人都惊讶于丁真的毅力,这份翻译+陪诊的义务劳动到底有何魔力,居然让他无偿坚持了那么多年。每次被问起,丁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觉得这都是缘分吧!他们来到大理治病求医,却不懂汉语,就像我当年在医院环顾四周手足无措一样。现在我正好在大理,又会汉语又会藏语,理所当然应该去帮一帮。”丁真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不得了的好事。
对于丁真而言,善良是本能,“我从来没有拒绝过找我寻求帮助的老乡们”。一传十、十传百,找丁真帮忙的人越来越多,凌晨被电话吵醒跑急诊、帮忙取药成了家常便饭。就算既要照顾生病的妻子、又要经营茶馆,只要接到求助的电话,丁真便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工作,多年来毫无怨言。粗略估计,这些年来丁真帮助过的患者超过五百人。
在所有丁真帮助过的人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个11岁的小男孩。他们一家从偏远山区来,从家里出发到医院的路上本就耽搁了较长时间,加之小男孩病情严重,家属在不了解医院科室布局、语言不通又焦虑孩子病情的双重煎熬下,甚至出现了急病乱投医的情况,差点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得知情况后,丁真急忙跑到医院,帮忙联系熟悉的医生,带着他们到相关科室正确就医,一直跑上跑下、忙前忙后,事事亲力亲为,陪在他们一家身边。最后,为小男孩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或许是自己曾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撑把伞。二十年前,丁真的妻子就因突发脑溢血而四处求医,几经波折,辗转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本以为妻子的状态好转了就可以放心地回家了,但随着妻子晕倒的次数越来越多,且意识逐渐模糊到都不认识家里人了,丁真慌了,开始频繁奔波于得荣、大理之间。
2019年,为了让妻子得到更好的治疗,丁真萌生了在大理暂居的想法:一来是大理气候好、海拔较低,有助于妻子病情的恢复;二来是省去了奔波之苦。他索性就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对面开起了茶铺。
丁真酥油茶馆距离医院仅几步路,店面不大,菜品简单,价格实惠。从开业到现在,小店从没有做过任何形式的宣传,但店里的客人从来没有间断过。在小店里,听到最多的便是亲切的家乡话,聊的是大家最熟悉的日常,更多时候,小店好似一个温暖的家,爱意通过小店传递着、流动着,而丁真的愿望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在外就医的老乡们吃上一口热饭,而是想要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彼此陪伴的温暖。
说来也奇怪,但凡是去过大理的得荣人,都习惯去丁真的茶馆“打卡”。不管是出去看病还是游玩,大家都喜欢到这间面积不大,甚至有些狭小的茶馆坐一坐,停下脚步,静下心来,为一天的劳累奔波觅得一处歇脚点,让行走的灵魂歇一歇。
小店除了每天的常客以外,偶尔还会有游客前来就餐。东北游客赵先生在小店就餐时,听说了丁真的事迹后,感慨地说:“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热心肠也不是人人都具备的。丁真大哥帮助老乡解决在外遇到的一些困难,就像是上天给他们安排好的一个‘导游’一样,虽然他自己觉得并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对于患者来说意义重大,丁真大哥这种大爱无疆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啊。”
现如今,丁真还和许多藏族群众保持着联系,偶尔发发消息,聊聊近况……大家都无比敬爱这位憨态可掬、忠厚老实的“阿克(藏语,叔叔的意思)”,感谢他在无数个日夜里默默守护着那些慌乱焦灼的藏族家庭,用平凡善举谱写着人间大爱。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为了方便就医而暂居大理的人,一个同样需要帮助的人,“阿克”丁真付出的是真心,给予的是坚强的“大爱”。免费翻译这份“工作”,他一直都坚持着;让漂泊在外的老乡放松身心的爱心小店,也一直对外开放着……一路走来,丁真不图名利,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伟大”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用爱架起了医患间的“语言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