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23年12月27日
李华能和降秋杜吉畅聊景区发展。
李华能(中)与职工亲切交流。本报资料库图
木雅圣地景区迎来各地游客。本报资料库图
◎甘孜日报记者 王朝书/文 林革文/图
2007年,李华能随山西机场建筑公司来到康定折多山修建康定机场。
巍峨的雪山、苍莽的林海、广阔的草原、清澈的海子,令他惊艳。机场附近的康定“木雅辛康”更是吸引了李华能。他在木雅文化核心区呷巴乡俄达门巴村走村串户,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社情民意,得到了很多村民的热情帮助,他被当地淳朴的民风所感动,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友谊。
从“我”到“他们”
2008年,李华能投入30余万元,修建了7公里水泥路,解决村民出行困难。他主动联系泸州七中佳德学校,帮助当地5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到泸州接受良好的教育,还补贴每生每年3万元生活费。村里贫困群众到成都等地就医,只要给他打电话,他都很热心地帮忙联系医院。经过一年的“爱心公益行”后,李华能发现这些资助只是杯水车薪,当地村民仍是“守着金山银山过着穷日子”,让人十分揪心。怎样才能让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成为李华能的一个心结。
富有商业头脑的李华能一直在思考一个计划——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位于国道318线康定段折多山附近,海拔3200米至4600米,是通往香格里拉、伍须海、子梅垭口、塔公草原和新都桥等众多景点的必经之处,距康定县城50公里,距康定机场仅13公里,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能否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景区,既能让众多游客共享优美风景和璀璨文化,又能创造就业岗位,让贫困村民脱贫致富,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当李华能为俄达门巴村的发展费心筹谋时,村主任降秋杜吉也在为村子的发展思考着。他们两个的心事,不谋而合。
2009年,降秋杜吉接到一通让他睡不着觉的电话:“马上过来,村民选你当村主任了!”“那个时候我不太想当村主任。”降秋杜吉坦承,“因为我们村太穷了,想不出来怎么发展,各种问题特别多。”降秋杜吉的家乡——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是个藏族牧民村。全村总面积136平方公里,散居着不到200户人家,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10人。降秋杜吉当村主任那年,好些村里人还住着帐篷,收入主要靠放牧和采集虫草。走马上任一年多,组织上送村主任出去培训,普通话说得还不怎么利索的降秋杜吉来到杭州,听前来交流经验的浙江代表讲村里怎么搞旅游开发,怎么靠旅游带动村民致富。他想,俄达门巴村邻近318国道和康定机场,有雪山,有草原,有湖泊河流,有木雅藏乡特有的风土人情,能不能做旅游呢?“当时我还写不好汉字,但在心里牢牢记了下来。”
培训一结束,降秋杜吉就拨出一个电话,电话正是打给李华能的。他操着不熟练的汉语问李华能:“你晓得的,我们村特别穷,我们这边风景可以的,做旅游开发,你觉得怎么样?”李华能说行,但要全体村民都同意。“老百姓不同意啊!”降秋杜吉叹气。不过,降秋杜吉没有退缩。他反反复复给村里人讲搞旅游开发能带来的好处,一年半后,总算让全村人点了头。
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李华能和他的公司,带给全村人的不仅是收入的增长,还有人心的打开。
从“他们”成为“我们”
得到降秋多吉“全村人都同意搞旅游”的答复后,李华能立刻组织专家组考察评估,制定开发方案,筹集开发资金,确定开工日期。经过周密准备,2014年,投入2亿元、涉及有限资源面积130平方公里的木雅圣地景区开工建设。2017年,木雅圣地景区开门迎客。
在俄达门巴村动工的第一天起,李华能的初衷就没有变:实现企业发展和群众增收的双赢。景区开工建设中,他始终坚持把当地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优先安排当地村民务工并使用他们的机具,带动村民增收。两年建设期里,村民仅运输、务工收入就达到240多万元。
景区建成后,俄达门巴村旅游资源得以盘活,李华能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的扶贫新模式,村集体以集体资产入股,与景区按1∶4进行收益分成,还实行保底分红制度,每年为村集体分红85万元。目前,已有40余名村民成为景区员工,其中脱贫户15人,公司年支出工资达100多万元。此外,公司每年出资40多万元,为俄达门巴一、二村共163户、733名牧民全部购买医疗保险和适龄人员农村养老保险,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的养老及医疗保障问题。
李华能兑现了自己对村民的所有承诺,这让村民们惊喜不已,也打开了他们的心扉。“我们这个村子,以前很少有外人进来,大都以放牧为生。”景区总经理兰卡泽郎过去当过乡干部,他说,“因为发展旅游,汉族老板和汉族员工来这里扎根,跟藏族员工成为同事,然后成为朋友。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这里旅游,和景区里的藏族员工有了交流,加了微信,也成了朋友。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这里后,了解了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村民们也了解了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感恩他们为我们本地的发展做了这么多的贡献。”
随着旅游的发展,外地人、本地人的界限没有了,村民与村民之间的矛盾也少了。俄达门巴村人看得多了,眼界开阔了,心胸自然也广阔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纠纷也没了。以前我只要坐在村活动室,来‘打官司’的谈完一个又来一个,现在没有‘打官司’的了。”降秋杜吉发现,村里风气有了巨大变化。“过去我是村里普通话说得最好的,现在村民们都会说普通话了,年轻娃娃的普通话学得更快了,我快成说得最差的了。过去村民们逐水草而居,只能住帐篷,没得条件洗脸、洗脚,现在一家比一家干净敞亮。过去村民们不愿意外地人来景区,现在欢迎得很。老年人原来说读不读书反正有牛放,现在都说娃娃必须读书哦,有的每天开车几十公里路,送娃娃上学,变化大得很!村里每年底还给读书厉害的娃娃颁奖,给他们的爸爸妈妈献哈达。”
愿意学习,愿意交流,人与人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彼此都将最真的心拿出来,他乡也就成了故乡。随事业越做越大,李华能不仅自己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康定,还让从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归来、年收入超百万的儿子李文浩放弃都市优越的条件,来到这片高原,共同发展富民产业。康定成为李华能一家的“第二故乡”。
外面的人义无反顾地走进来、扎下根,俄达门巴村人也积极地走出去,融入外面的世界。郎支以前普通话说得不好,景区开业前,李华能把牧民员工送到成都培训,他在那时练好了普通话。这些年,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的郎支喜欢上了喜剧,跟很多汉族游客一样,他最喜欢的演员有沈腾和贾玲;他结识了不少游客朋友,最好的哥们儿是个成都大哥,两人无话不谈,见面会约着一起打台球;景区做滑雪场时,他学会了用造雪机、开压雪车,很是得意;在工作中他喜欢上摄影,得过景区摄影大赛第二名……小时候,郎支跟着家人去过成都,他觉得外面的城市像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现在,对外面我不陌生了。”郎支说。
1993年出生的尼玛卓玛,家里曾是贫困户,一家老少常年挤在一顶小帐篷里。如今,他们搬进了宽敞的新房,妹妹进了景区工作,卓玛开了家小卖部。去年,她开了个抖音账号,叫“雪山下的卓玛”,边带货边分享家乡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已经积累了十几万粉丝。
16年过去了。李华能和俄达门巴村村民就像酥油茶里的茶叶和盐巴一样,亲密融合。李华能说,是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望,将藏、汉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彼此成就,现在,他和俄达门巴村村民已经像一壶浓香的酥油茶一样,分不开了!
(注:本文作者系康定市民族团结进步理论研究中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