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资讯 >> 政策资讯 >> 浏览文章

省委印发《2019—2023年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四川日报    2019年07月14日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印发了《2019—2023年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9—2023年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全文如下。

  为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结合我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首要任务,以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最高政治原则,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本,以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为重点,突出政治训练、政治历练,把提高政治觉悟、政治能力贯穿全过程,围绕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着力提高培训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保证。

  (二)主要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中心内容的理论教育更加深入,“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进一步坚定,“四个服从”成为普遍自觉;党性教育更加扎实,信仰之基、从政之基、廉政之基进一步牢固;专业化能力培训更加精准有效,服务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知识培训更加全面系统,广大干部履职的基本知识体系更为健全、知识结构更趋优化、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改革更加深化,干部素质培养的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强。

  (三)重要指标1.厅局级、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5年内参加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及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累计3个月或550学时以上的培训。科级以下干部每年参加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或90学时,不同类别干部每年达到一定的调训率、参训率和人均脱产培训、网络培训学时数。

  2.市(州)、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2至3年到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至少接受1次系统理论教育和严格党性教育,5年内累计不少于2个月;一般每年参加1次1周左右的专业化能力专题培训。乡镇(街道)党政正职5年内到党校(行政院校)至少接受1次系统理论教育和严格党性教育。

  3.省、市两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安排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为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的主体班次都要设置党性教育课程,1个月以上的班次要安排学员进行党性分析,确保党性教育课程不低于总课时的20%。

  4.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次中,领导干部讲课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20%。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和省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次中,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辩论式、实训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课程比重不低于30%。

  二、全面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培训

  (一)牢牢把握首要政治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要内容,作为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主课,作为干部学习的中心内容,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引导广大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培训计划”,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

  (二)持续用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组织干部原原本本、原汁原味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著,深刻把握其中的深邃理论源泉、深厚文化底蕴、丰富实践基础、强大真理和人格力量,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把握“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引导干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三)着力提升学习培训效果。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结合实际完善具有四川实践特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学好用好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定期对理论骨干师资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培训,组织教师和专家分专题分领域开展教学研究、理论攻关、集体备课,着力提高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水平。注重推行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研究式教学,精深研读原著,务实研究问题,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开发一批精品课程、教材案例、现场教学点,用好理论学习新媒体平台。

  (四)建立健全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组织实施全省新一轮领导干部5年脱产进修计划,精心组织选调干部参加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脱产培训,对重要岗位的干部实行点名调训。建立健全干部在职自学制度,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干部加强学习。完善理论学习考核激励机制,强化述学、评学、考学措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把学习贯彻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衡量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

三、完善培训内容体系

  (一)党的基本理论教育。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增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党性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加强党章学习培训,把学习党章作为党性教育的常态化必修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尊崇党章、模范践行党章、忠诚捍卫党章。加强党规党纪特别是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和现场廉洁教育,开展反思教育和经常性警示教育,深刻汲取周永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注重运用蒲波严重违纪违法案、南充拉票贿选案等反面典型案例,引导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将党内法规制度纳入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重要教学内容,切实增强干部党规意识。加强党的宗旨和作风教育,引导干部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决反对“四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教育,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引导干部自觉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加强党史国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开展党性教育,深入挖掘弘扬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三线”精神,引导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开展政德教育,引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决破除圈子文化、码头文化、“袍哥”文化,自觉追求高尚情操、坚守道德底线、引领时代新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教育,引导干部不断提升精神境界。

  (三)专业化能力培训。紧扣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战略部署,分类分级、精准高效组织开展专题培训。着眼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着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推动经济强省建设的能力;着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彝区藏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合力攻坚,提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能力;着眼改革创新发展,围绕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目标,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着眼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着眼坚持底线思维、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着眼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着眼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培育壮大文旅产业,提高推动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的能力;着眼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高美丽四川建设的能力;着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升政治能力。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

  (四)知识培训。着力培养又博又专、底蕴深厚的复合型干部,使之做到既懂经济又懂政治、既懂业务又懂党务、既懂专业又懂管理。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和哲学、历史、科技、国防、外交等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学习培训,开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知识新技能学习培训,帮助干部完善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基本知识体系,提高科学人文素养。抓好总体国家安全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统战、民族、宗教、群团、金融、保密、统计、环保、城市规划管理、质量发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退役军人事务、知识产权、心理健康等方面学习培训。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做好省情知识学习培训。

四、优化分类分级培训体系

  (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培养造就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执政骨干队伍,以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党性修养、提升斗争本领为根本,以提高专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培训。

  主要措施:(1)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组织部每年组织举办市厅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适时举办县(市、区)党委书记、县(市、区)长培训班。(2)省委组织部每年根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调训计划,选派省管领导干部到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安排100名左右市厅级领导干部、50名左右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市(州)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到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进行系统理论学习。(3)省委组织部组织实施新时代治蜀兴川执政骨干递进培养计划“‘一把手’提能工程”,每年安排200名左右市、县党政正职和省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赴国内外一流高校、国家级培训基地和发达地区参加1次1周左右的理论武装和专业化能力培训。(4)省委组织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每年组织500名以上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省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到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参加1周左右的专业化能力培训。(5)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统筹制定年度脱产培训计划,每年安排不少于五分之一的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培训。统战部门牵头抓好领导班子中党外干部的教育培训。

  (二)机关公务员。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准确把握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等公务员类别特点和不同需求,按照新修订的公务员法相关规定,加强机关公务员培训。

  主要措施:(1)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每年安排500名左右省直部门县处级公务员参加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学习。(2)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适时举办省直机关县处级公务员、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和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确保培训率达100%。(3)省直部门对本单位处级以下干部开展全员培训,每年安排不少于五分之一的干部参加培训;各市(州)、县(市、区)直属部门(单位)负责抓好本部门本单位科级以下干部的培训,实施以基层公务员和机关基础岗位公务员为主的年轻公务员成长培训工程。(4)省直机关工委定期开展省直机关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轮训和新任党支部书记培训,每年安排300名左右省直机关党支部书记开展示范培训。(5)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要督促指导同级各部门各单位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抓好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加强机关党支部书记培训。

  (三)企业领导人员。着眼培养造就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国有企业家队伍,以强化忠诚意识、拓展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增强创新能力、锻造优秀品行、担当社会责任为重点,加强企业领导人员教育培训,着力培养企业家精神,加快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人员培训体系。

  主要措施:(1)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国资委等部门,5年内安排省管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到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轮训一遍;省国资委负责5年内安排委管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轮训一遍。(2)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每年选送1000名左右经营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家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发达国家和地区参加培训。(3)省委统战部负责组织省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常委、执委中的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等培训,经济和信息化厅负责组织大企业大集团核心人才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4)市、县两级组织人事部门、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和省属企业根据职责分工,抓好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结合实际开展企业领导人员培训。

  (四)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着眼建设一支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高素质专业化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突出事业单位公益性、服务性、专业性、技术性特点,以提高政治觉悟、管理能力、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为重点,分类开展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教育培训。

  主要措施:(1)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相关班次,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参加培训。(2)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委教育工委,定期举办高校领导班子成员专题研讨班,每年安排不少于五分之一的高校主要负责人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省委教育工委牵头负责,每年安排不少于五分之一的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培训。(3)省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对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开展全员培训,每年安排不少于五分之一的领导人员参加培训。(4)市(州)、县(市、区)党委组织部统筹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协调本地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5)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加强统筹,注重对事业单位其他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五)专业技术人员。围绕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突出政治引领,以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重点,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以高精尖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对象,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主要措施:(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指导各行业各系统开展全员教育培训;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每年培训4万名以上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人才。(2)省委组织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每年培训高层次复合型人才50名左右。以爱国奉献为主题重点组织省“千人计划”“天府万人计划”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开展理论教育和国情省情研修。省直有关部门负责本系统本行业联系的高级专家培训,市(州)、县(市、区)党委组织部负责所联系的高级专家培训。(3)省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每年选派500名左右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宣传文化旅游系统骨干开展培训。各市(州)负责抓好本地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宣传文化旅游系统骨干的培训。(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5)省直各部门、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和业务需要,分类分层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六)年轻干部。着眼培养造就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突出理想信念宗旨教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优良作风教育,加强年轻干部政治训练和实践锻炼。

  主要措施:(1)省委组织部组织实施新时代治蜀兴川执政骨干递进培养计划“年轻干部铸魂工程”,用5年时间培养优秀年轻干部2万人。其中,省本级统筹培养1000名左右,各市(州)、县(市、区)党委组织部统筹培养19000名左右。(2)省委组织部每年举办选调生示范培训班,安排200名左右选调生参加省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市(州)党委组织部每年对本地新进选调生开展全员培训。(3)省委统战部抓好党外优秀年轻干部教育培训,每年举办1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5年内对党外优秀年轻干部轮训一遍。(4)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优秀年轻干部培养目标,坚持分类培训,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和党性教育基地接受系统理论教育和严格党性教育。(5)团省委牵头举办团干部培训班,每年安排100名左右团干部参加省团校培训。

  (七)基层干部。着眼培养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专业化基层干部队伍,以提高发展经济、改革创新、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做群众工作等能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培训。

  主要措施:(1)省委组织部每年安排1000名左右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到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等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各市(州)党委组织部统筹安排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培训且每年安排不少于五分之一的乡镇长(街道办主任)参加脱产培训。(2)省委组织部每年安排500名左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200名左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参加示范培训。(3)省、市、县三级党委组织部整体实施“10万名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工程”,综合采取县级以上集中轮训、乡镇干部结对帮带、实践锻炼等方式,为每个村培养储备2名以上35岁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级后备力量。(4)各市(州)、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类分级抓好基层干部培训,确保全覆盖。各地、各部门每年分期分批将党支部书记轮训一遍,加强基层党务干部培训。(5)省委组织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对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的基层干部统筹开展专题培训,受灾地区党委组织部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相关专业技术培训。(6)实行垂直管理的部门负责本系统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

  (八)民族地区干部。着眼培养讲政治、重团结、懂政策、善治理的民族地区干部,围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反分维稳、禁毒防艾、基层治理、群众工作和维护民族团结等部署,以提升能力为重点,实施“民族地区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加强民族地区干部教育培训。

  主要措施:(1)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民族地区州、县(市)领导干部和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培训,支持和推动民族地区50岁以下干部藏(彝)汉“双语”全覆盖培训,统筹开展援藏援彝干部分类培训。(2)支持西南民族大学高水平建设四川民族干部培训学院,重点抓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民族宗教政策、民族文化等内容培训,以及少数民族干部的基本能力培训。(3)省委组织部每年安排100名民族地区县处级领导干部参加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进修学习;每年选拔400名左右民族地区专业干部人才上挂省直部门或中央在川、省属及内地相对发达地区企事业单位,进行3至6个月的研修学习。(4)省委组织部每年会同省直有关部门举办专题研讨班,安排民族地区600名左右县处级领导干部参加专题培训;统筹协调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和浙江、广东等扶贫协作资源开展对口培训。(5)民族地区州、县(市)党委组织部按照职责分类分级抓好本地干部培训,并积极争取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地的培训支持。

  (九)脱贫攻坚干部。着眼培养造就讲政治、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脱贫攻坚干部队伍,以精准脱贫、精准退出及强化后续扶持、巩固脱贫成效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帮扶计划”,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干部的培训力度。

  主要措施:(1)深入贯彻中央有关脱贫攻坚干部教育培训部署要求,在2019年12月底前分类分级完成全省5类扶贫干部全覆盖轮训。(2)省委组织部统筹协调优质师资举办脱贫攻坚系列专题大讲堂,针对性举办扶贫干部实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3)省委组织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深入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县送师资、送课程、送项目;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每年选派30名左右骨干教师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跟岗学习提能;整合全省基层干训机构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每年支持一批深度贫困县县级党校设施设备维修更新、打造一批区域性党性教育基地、开发一批特色教材课程案例。(4)省内对口帮扶的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把受扶县(市)干部教育培训纳入本地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帮扶支持力度。(5)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围绕巩固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加大培训帮扶力度。

  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对“一把手”的培训力度,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重视抓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教育培训,加强和改进省外在川挂职干部培训。积极争取东部地区对口支援培训,开展公务员对口培训。加强和改进军地领导干部交叉培训和军队转业干部培训。

五、建强培训保障体系

  (一)加强培训机构建设。立足功能定位,加强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主渠道主阵地建设,加强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紧扣主责主业,深化教学科研管理改革,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员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强化上级党校(行政学院)对下级党校(行政院校)的业务指导,加强教学督导、师资培养、质量评估,因地制宜推进市级党校(行政学院)对县级党校(行政学校)教学、科研、师资、基地等统筹。实施“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分类建设计划”,深化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按照少而精、突出特色要求,稳妥推进部门行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整合、指导规范。推动全省6所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规范发展、提档升级。严格落实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规范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对纳入国家和省级备案目录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给予政策支持。以小平干部学院、长征干部学院、“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等为试点,探索特色干部学院省市协同的建管模式。探索推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准入管理。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开展交流协作,促进资源共享。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名师培养吸收力度,把干部教育培训师资纳入各级人才政策和人才工程支持范畴,鼓励干部教育名师申报“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名师”项目。探索开展干部教育名师评聘,鼓励和支持各级优秀骨干教师申报全国干部教育名师。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5年内将市、县两级党校(行政院校)、社会主义学院教师培训一遍。建立健全专职教师知识更新机制和实践锻炼制度。加大对基层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力度,省、市两级党校(行政学院)每年安排200名左右师资送教下基层。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将上讲台情况纳入其年度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完善党校集体备课制度。鼓励退休干部返聘任教。建好用好省、市、县三级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

  (三)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全国理论教学和党性教育大纲要求,制定全省理论教学和党性教育大纲,系统开发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四川改革创新实践成就的精品课程。加强教材建设,结合治蜀兴川实践开发一批适应干部履职需要和学习特点的培训教材及基础性知识读本,分批向党员干部推荐学习书目。常态化开展全省干部培训“好教材、好课程、好案例”评选,建立优秀教材库、精品课程库、经典案例库。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开发各具特色、务实管用的培训课程和教材。5年内评审推介全省干部教育培训50种好教材、200门好课程、300个好案例。

  (四)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根据培训内容要求和干部特点,开展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辩论式、实训式等方法运用的示范培训。探索运用访谈教学、论坛教学、行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方法。鼓励和支持干部运用网络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基础性知识学习。统筹运用跟岗学习、顶岗实习和交流挂职等方式,加强实岗锻炼培训。围绕贯彻落实省委重大决策部署,针对性开展出国(境)培训。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统筹整合网络培训资源,加快建设兼容、开放、共享、规范的干部网络培训体系,推动2022年前实现各级干部网络平台资源共建共享、数据互联互通。依托“智蜀兴川”干部教育培训综合智能信息化平台(四川干部网络学院),建立完善在线学习、管理考核、宣传展示、互动交流、共建共享和省、市、县联动运行机制。适应网络培训、移动学习、微学习需要,建设在线学习精品课程库,迭代开发移动学习平台。探索开发运用全省干部视频在线学习培训系统。严把网络培训的政治关、质量关、纪律关、安全关,提升网络培训实效。分步分类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智慧校园”建设。

  (六)加强学风建设。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知行合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讲政治贯穿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学。严格教师管理,严肃教师讲课、参加会议、接受采访、发表文章等纪律要求,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认真落实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定期开展学风督查。

  (七)规范经费管理。各级政府要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工作需要。加大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市(州)、县(市、区)党委可以使用留存的党费组织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省级财政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财政困难地方可统筹使用自有财力和上级转移支付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执行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规定。

  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培训能力建设力度,实施“培训能力保障计划”,推动培训资源均衡供给,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内涵式发展。

六、健全培训制度体系

  (一)完善需求调研制度。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把需求调研贯穿训前、训中、训后全过程。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选拔、管理、监督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健全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与培训机构、干部所在单位、学员之间的会商交流机制,精准把握培训需求。

  (二)健全组织调训制度。严格执行调训计划申报和备案制度,加强统筹协调,严格审核把关,避免和防止多头调训、重复培训、长期不训等问题。完善点名调训和补训制度,对5年内没有参加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系统理论教育和严格党性教育的领导干部及时进行补训。严肃调训纪律,健全调训情况通报制度。探索“错峰”调训和分段式培训,缓解工学矛盾。

  (三)健全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推行培训项目负责制。建立健全集体备课、教学督导、评价反馈等制度,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建立健全跟班管理制度。健全培训工作者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学习培训。

  (四)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全面考核评价干部学习态度和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依托网络在线平台,完善检测手段,开展党的理论、党章党规党纪、履行岗位职责基本知识测试,探索对干部自学情况进行考核。加强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工作的统筹,对重点班次进行跟班考察,了解学员表现,为培养、考察、识别干部提供参考。完善培训情况登记、反馈、跟踪管理等制度。将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情况纳入领导班子考核重要内容,开展选人用人工作检查应注意了解新提拔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情况。

  (五)建立健全质量评估制度。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完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质量、项目质量、课程质量评估。2020年前完成省、市、县三级党校(行政院校)办学质量评估试点工作,2022年前对省、市、县三级党校(行政院校)评估一遍。探索开展对干部学院、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社会培训机构、现场教学基地等的质量评估。建立健全由项目委托单位、参训学员、培训机构等共同参与的项目质量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由学员、教师(或专家)、跟班管理人员、教学管理部门等多方参与的课程质量评估机制。

七、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本地、本部门党的建设整体部署和工作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切实履行主管职能,加强整体规划、制度建设、宏观指导、协调服务和督促检查。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及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按照职能职责,认真落实有关任务和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抓好本地、本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业本系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省委组织部要开展中期评估和5年总结评估工作。






  • 上一篇:以案说法(五十九)
  • 下一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