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2019年07月01日
近年来,我国儿童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2004年启动的“北京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将4500余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十余年的临床随访发现,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少、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孩子,出现了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到成人阶段,他们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尤其以高血压最为常见。换句话说,儿童患高血压后,因发病年龄早、病程长且知晓率低,往往会出现并发症,比如心脏病。
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儿童高血压年龄范围锁定在1~18岁,儿童高血压的诊断依据为:测量3次非同日的血压水平,3次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均≥95毫米汞柱即诊断为高血压;1次收缩压和(或)舒张压达到2级高血压分界点,也可诊断为高血压。1级高血压平均动脉压为(95~99)+5毫米汞柱;2级高血压平均动脉压≥99+5毫米汞柱。大多数儿童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不仅会影响血压水平,还会引起机体重要脏器损伤,如心脏、肾脏、大脑及视网膜等。临床研究发现,超过30%的儿童高血压患者已合并心脏受损。机体血压升高,会导致心脏压力负荷增加。心脏长时间过度收缩,会引起心室肌损伤,最终造成心功能受损,即发展为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常因感染、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死亡。心功能异常还可促使脑血管疾病及肾脏衰竭的发生发展。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血压问题。
建议从3岁起,家长要给孩子选择合适尺寸的袖带血压仪测量血压,也可到医院进行测量,以减少误差。一旦确诊,应采取分级降压方案。1级高血压儿童,强调采取积极的生活干预方式,比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增加睡眠、减重等来控制血压水平;2级高血压、有症状、合并糖尿病及继发性高血压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以药物治疗为主,可从小剂量和单一用药开始,比如选择血管紧张素酶转换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及β受体阻滞剂。合并心脏功能异常时,建议选择血管紧张素酶转换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以防止心室重构,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若诊断为难治性高血压,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