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健康生活 >> 浏览文章

川派中医药走出“三位一体”新模式

甘孜日报    2022年09月26日

◎王文凭 四川日报记者 石小宏

亮 点

●2021年,全省中医服务量超过1.5亿人次,位居全国之首

●全省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到50.2%

●培育了一大批重点中医药企业,全省规模以上中药企业达236户

●培育出单品种销售达10亿元以上的中成药大品种2个、5亿元以上中成药大品种2个,中药出口21个国家和地区

●每年开展中医药文化普及活动1000余场,已与3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机制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为四川中医药强省建设擘画宏伟蓝图。

近年来,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路线图”越来越清晰,系列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四川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创新提出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介绍,全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从2012年的4600余个增长到2021年的近8200个,中医药服务量从不足1亿人次增长到1.5亿人次。

发力中医药事业 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50.2%

近年来,加快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我省打出一系列“组合拳”:

——2012年,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建成西部中医药发展的高地和全国重要的中医药区域中心,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确立为发展目标。

——2015—2018年,先后成立了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推进小组。10余项推进中医药发展的文件相继出台,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2019年,第五版《四川省中医药条例》颁布实施,将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写入地方法规。

——2020—2021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相继出台,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医药强省建设。

强壮中医药发展根基,我省大力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省级“百个中医专家团队”指导巡诊、市级“千个中医专家团队”坐诊带教、县级“万名中医”联村帮扶,分别深入县、乡、村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使广大群众能“方便看中医、放心看中医、看上好中医”。2021年,全省中医服务量超过1.5亿人次,位居全国之首。全省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到50.2%,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一方面“向下”深耕基层,一方面“向上”健全服务体系、聚力重大项目。

在建设上,我省争取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3个、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7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出台15条医保支持政策,确定首批198种中药制剂全省调剂;启动建设6个省级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8个区域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20个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等。

在重大疾病防治能力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运用中医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年诊疗量达2000余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降至20%以下,大大低于同期国际权威文献报道的35%—50%。2017年,西南首个中医经典病房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立,中风病、肺纤维化、冠心病3个主攻病种的中医治疗率达到91.33%,有效率均在80%以上。

省级层面措施频出,全省各地“多点开花”、全域共同发力,合力夯实中医药发展之基。近年来,成都市、县两级财政投入30亿元,对13个县级中医医院进行迁(扩)建,建成141个示范中医馆、800个规范化中医角;宜宾市出台医保专项措施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惠及480万参保群众;达州市设立中医药产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

此外,我省积极开展“四川省十大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至今已评选四届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目前,全省拥有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岐黄学者、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等专家100余名。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等高端人才达1万余名。

发力中医药产业推进“川药”发展,规模以上中药企业达236户

“这个像芋头又像生姜的东西可以卖到四五十元一斤,是玉米、土豆价格的十多倍。”凉山州雷波县汶水镇彭家山村民陈加永喜笑颜开。

2016年,对口帮扶雷波县的宜宾市翠屏区将专业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本道农业公司引进雷波,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基地”发展模式,在雷波县马湖坪的3000亩地里试种乌天麻、白及、黄精、重楼等中药材。截至2021年底,雷波县38个自然村连片种植乌天麻面积已达3000多亩,受益村民达1.7万人。

不仅仅是雷波。位于彭州的天府中药城,万亩川芎飘香,中药材成为致富产业;三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川麦冬喜迎丰收……

“过去,中药材大多是由农户散种,既不能保证药材品质,也不能保证农户的收益。”巴中市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邹理告诉记者,巴中采取“龙头药企+基地”“龙头药企+专合组织+农户”等模式,点线结合适度规模发展中药材,已规范化种植丹参、芍药、枳壳等中药材70万亩,位居全省第二位。

四川大力推进“川药”产业发展,将中医药产业纳入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组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公司,培育了好医生、新绿色、新荷花、川药投等一大批重点中医药企业,全省规模以上中药企业达236户。培育出百裕制药“银杏内酯注射液”、好医生“康复新液”等单品种销售达10亿元以上的中成药大品种2个、5亿元以上中成药大品种2个,中药出口日本、韩国、香港等21个国家和地区。

“消费者只需扫码,就可以把中药产品追溯到田间地头,从中药材种植到加工各环节都有监控,质量有保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镇麦冬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负责人表示。

2021年5月,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四川省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推进方案》,从中药材种植、加工、经营及中药饮片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推动中药材流通“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据统计,目前全省已有47个中药材基地初步建立了溯源系统,覆盖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

四川“三产”融合的中医药产业工程不断夯实,形成了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生产加工、商贸流通及中医养生为核心的服务业于一体的中医药全产业链。

每年德阳市中江县集凤镇的芍药花、达州市达川区百节镇的乌梅花盛开时节,总会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通过大力推广“中草药+”模式,加快推动“药园变公园”,中江“芍药花节”、达川“乌梅赏花节”正成为当地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发力中医药文化每年开展普及活动1000余场,正成为亮丽的交流名片

今年端午节前夕,四川近百所中小学同步开展以“端午艾草香 关注眼健康”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让中小学生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9年6月,省图书馆举办了以“默化——古籍里的传统医学文化与当代生活、艺术的潜移”为主题的全国首个省级中医药古籍文化展。

2021年9月—12月,在成都博物馆,汇集殷墟甲骨、马王堆帛书、天回医简等300余件精品文物的“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吸引了来自全国的中医药爱好者。

成都秉正堂将中药材与咖啡相结合,创作出别具一格的新式饮品,推出了鼻用香囊、中药糕点、中药鸡尾酒等一系列产品……

四川将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先后出台《关于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四川省非遗协会传统医药专委会,168个传统医药项目入选非遗名录。成立全国首个以研究老官山汉墓医简为主的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建成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小学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34个。每年开展“名中医四川行”“名中医大讲堂”等中医药文化普及活动1000余场。

中医药更是走出了国门,越发“国际范儿”。目前,四川已与3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机制,建成6个海外中医药中心、3个“天府云医—海外惠侨医疗站”、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培训来华留学生1200余名,创新举办“海外中医药文化周”“驻蓉领事官员走进四川中医药”等系列活动……川派中医药正成为四川又一张亮丽的对外交流名片。


  • 上一篇:儿童口腔疾病防治六问六答
  • 下一篇:“说睡就睡”可能是病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jksh/8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