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2017年11月29日
交通运输部对口帮扶四川4个“国贫县”,打破当地交通瓶颈
农历十月,冬阳温暖,色达县甲学乡阿拉甲学村外,一条崭新的村道蜿蜒入村。“路通了,今后把我们种的青稞拉出去卖,方便得多!”面对新路,村委会主任柔穷喜笑颜开。
交通瓶颈一打破,“穷帽子”也有望摘掉,这是色达县两年来交通发展的缩影。11月24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交通运输部对口帮扶的四川4个“国贫县”——阿坝州壤塘县、黑水县、小金县和甘孜州色达县,预计今年底贫困发生率将降至7.5%,同比降低5个百分点。
■敬松 王眉灵
在色达“道路通”带来“物流通”
阿拉甲学村现有20余户村民,大家自种青稞、豌豆、洋芋等农作物,再背到集市上售卖。以前,出村的路不好走,生产生活物资均靠人背马驮。今年,出村路被纳入甘古路片区通村通畅公路工程,短短1公里的新路完工后,为村民节省了近1小时的赶集时间。
甘古路片区通村通畅公路工程是交通运输部在色达县的定点扶贫项目之一。2016年,交通运输部对口帮扶色达县,实施桥梁、道路建设等11个帮扶项目,总里程近109公里。“9条道路都是通村公路,都以脱贫摘帽村为重点。”色达县相关负责人说,村级公路通畅工程的实施,让农村公路通达度大大提升。
不仅仅是色达县。交通运输部在4县强力推进扶贫脱贫交通项目建设,2009年至今年10月底,累计安排定点扶贫专项资金11.8亿元,支持1350公里农村公路、46座农村公路桥梁建设,4县至州府均已基本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形成了两个方向以上的对外生命通道;小金、黑水、壤塘3个县100%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色达县100%的乡镇通油路、58.2%的建制村通硬化路,脱贫路、产业路、联网路覆盖更多乡村。
“道路通”带来“物流通”,物流站、招呼站、邮政服务站等建设也在推进,交通、邮政、商贸、供销等多方资源被整合,破解了农牧民“买难”“卖难”问题。
在黑水桥通路畅带来八方游客
11月22日,正值阿坝州黑水县“彩林节”期间,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羊茸·哈德村村民班玛忙得不亦乐乎,“最多的时候有200多人入住”。这么好的生意,与交通状况的改善密不可分。
2013年以前,羊茸·哈德村位于沙石多乡的高半山上,交通不便,村民生产生活极为艰苦,当地政府决定将羊茸村整村搬迁。但通行却是大问题——村子进出只有一座破旧不堪的人行索桥,无法通车。修桥,被列入交通运输部定点扶贫重点项目。长37米、宽6.5米的大桥建好后,去年黑水县“彩林节”期间,村里接待了上万名游客,参与接待游客的村民,分红最少的也有2万多元。
桥通路畅旅游兴,羊茸·哈德村是阿坝州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2009年,交通运输部对口支援阿坝州3个“国贫县”,整县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提升道路等级。在交通基础设施提升的同时,指导阿坝州在全国民族地区率先编制出台了“全域旅游公路专项规划(2016-2025)”和“全域旅游公路指引类标志设计导则”,为当地旅游开发、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提高了4县规划项目补助标准:普通国道项目全额补助建安费,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分别按照100万元/公里、70万元/公里安排补助资金,分别较“十二五”期间提高25%和40%。同时,除正常年度计划安排外,每年再安排定点扶贫资金专项用于4县交通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