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旅游 >> 旅游资讯 >> 浏览文章

远离都市穿越雪山领略德格魅力

甘孜日报    2019年02月19日

藏文化艺术宝库—德格印经院。

新路海之冬。

       ◎吴磊

       德格,是我甘孜之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前前后后一共五年的时间,我几乎跑遍了甘孜的每个角落。从久负盛名的色达,到当初还趋于原始的莫斯卡,沿途上遇见过大雪封山,遇见过塌方修路,在4000多米海拔的荒山野外爆胎等等……

       然而每一次的再出发,却又是充满期待。这一次,我们从重庆启程,途经峨眉山,翻折多山过新都桥,从塔公到马尼干戈,历雀儿山之险,最终抵达此次旅途的终点——德格。一路上有惊喜,也有意外,但最令人兴奋的,还是所有与未知的相遇。

      远离都市,小城风景独好

      第一站是峨眉山市。我们没有像其他游客一样去峨眉金顶打卡拍照,而是走进了峨眉的街道里。清晨时分的峨眉山市,小雨刚过,道路两旁的小贩们贩卖着在大都市里少见的极新鲜的蔬菜。

      平时我们很少能看到这样赶集的场面。对于一个胖子而言(嗯,没错,我就那个胖子),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个怎么做好吃,那个看起来也好好吃。有一家谢记甜水面,虽然不知道制作过程,但端上来的面很粗,很有嚼劲,还有隔壁有一家高记豆腐脑,也是好吃到想哭。媳妇跟我说,这几家都是开了很多年的老店。

      休整半天后,行车离开峨眉山。在从泸定下高速前往康定的路上,经过简单的电话沟通,得知从成都出发一起前往德格的小伙伴也快到康定了,果断打开对讲机,开始沟通起往后的行程计划。近段时间因为季节原因,折多山大雾的概率非常大,以致于沿途稍显拥堵。不管怎么说,行车最重要的是安全。

     我们一行人在新都桥的318MOTEL入住。第一次在国内体验汽车旅馆,感觉还不错。其实近几年来,川藏线的旅游开发都比较成熟,就拿国道318沿线来说,凡是必经的重镇,几乎都有星级酒店。所以对于想自驾进藏却又担心吃住不好的朋友来说,现在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

      阳光下的雪山、白塔、古寺

      出发已经三天,从繁华喧嚣的都市,到平静安逸的小城市,越往前行,风景越是壮丽。经过炉霍之后,在卡萨湖旁边的山坡上有个观景台,正准备小憩并拍照,不知何时乌云悄然飘了过来。赶紧上车,逃离乌云!

      抵达甘孜县的时候已是日落时分,沿途走走停停,来到甘孜白塔公园。或许是因为还未到旅游旺季,或者可能这条线路本身就没有那么多的游客,整个白塔公园和里面的寺院内除我们以外,空无一人。在附近吃完一顿烤肉之后,便早早回到酒店休息。

      第二天一早,准备前往甘孜寺。但临行前,一同的小伙伴出现了高原反应。毕竟从翻过折多山的那天算起,每一天我们都住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没办法,只有拉着媳妇先行出发了。

      甘孜寺坐落在甘孜县城边的山坡上,建筑风格属藏、汉结合。寺庙系格鲁派,已经有三百三十九年历史。

      清晨温和的阳光照射着甘孜寺,袅袅炊烟升起,僧侣们参差不齐的诵经声,远处巍峨的雪山,耸立的白塔,随风阵阵飘荡逸的风马旗,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祥和。

     穿越风雪,征服“川藏第一险”

     离开寺庙,继续前行。抵达新路海的时候,天气并不是很好,雪山始终没有露出真容。

     新路海藏语名为“玉龙拉措”,玉是心,龙是倾,拉措是神湖。相传英雄格萨尔的爱妃珠牡来到湖边,被秀丽的湖光山色和幽静的环境所吸引,徘徊湖边,流连忘返,她那颗眷念美丽河山的心犹沉海底。后人为了纪念珠牡,便将此处取名为玉龙拉措。新路海海拔达4040米,平均深度10米,最深处15米,是甘孜州著名的冰蚀湖。湖水由雀儿山冰川和积雪消融供给,湖尾流出的溪流为措曲河源头之一。

      原本打算在这里多待一会儿,等起风后云雾散去,可一个多小时的拍照逗留后,眼前景象依旧没有任何的变化。已至正午,必须赶路了,朝著名的雀儿山进发。

      雀儿山同样有一个好听的藏名,叫“绒表俄扎”,意为“山鹰飞不过的山峰”,主峰海拔6168米,每年有8个月被积雪覆盖。“风吹石头跑,四季不长草,一步三喘气,夏天穿棉袄”便是这里的写照,因此也被称作“川藏第一险”。

      以前,要穿越雀儿山确实是一件险事。但自从雀儿山隧道贯通后,不仅能避开3处共长47000米的雪崩路段,6处共2220米的泥石流,冬季积雪厚度大于1.5米的路段也减少了约22公里。过去因冰雪封路,车辆不得不去绕行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危险山路,现在仅需5到10分钟,便可通行。

      在山脚下四处游走的时候,我们发现通往雀儿山垭口5050米海拔的路段已经从2017年9月通车后就再也无人维护了,如果要翻越垭口,其危险和难度都是未可知的。小伙伴加着油门就直接往隧道前行。而我在后面刚拍完路牌,转念一想,有没有MINI上去过?

      说走咱就走啊,哪里没路去哪里。

      惊险的地方只能刚好容纳一个车身的位置,冻土、滑坡、积雪,整个开车的过程中,一句话都没有。不知道这是不是第一个翻过垭口的MINI,但绝对应该是自垭口路段荒废以来的第一个了。

      一直以来,因为语言的关系,对于藏传佛教不胜甚了解,但每当走进藏区看到垭口、山坡、悬崖、屋顶上那随风摇曳的风马旗,都会莫名的地打心底里产生敬畏之心。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飘摇传颂的不仅仅是真言与经咒,更是人们对于世间一切美好的祈福和对信仰的虔诚。

      虽然这些第一高、第一险都是人为书写的,但如果你走过雀儿山垭口,体验过手心都在出汗、行错一步便是万丈悬崖的驾驶感受,也许就会明白人在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访印经院,一窥康巴文化宝库

      抵达德格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傍晚,急匆匆地把车停到酒店后就径直走向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的盛名,始建于1729年,总建筑面积达9000余平方米,199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出自于此的雕版印刷技艺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产业代表名录。

     现在的印经院库房里,存放着20多万块印版,这些印版中,有经文,有史籍,有画版,储存了藏族文化中70%的古籍。它们是藏族文化的史诗,仅看看印版的制作就会震撼人心。

      文化是一种世代性的积累。改变民族精神素质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印版史籍的积累保存者,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着文化人也不能替代的作用。印经院的文化底蕴在于它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有了印经院,德格在藏族文化史中就有了沉甸甸的份量。

      如果说去到西藏就一定要到拉萨。那么到康巴就一定要到德格。

      旅行在脚下,更在心中

     次日清晨,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上路。这一天要从德格到丹巴,500来公里的路程需要十个小时左右。

     再次经过雀儿山,殊不知昨天翻山的时候山下还未染白,这才第二天,山下隧道旁积雪已经是厚厚的。在隧道旁边吃着自热饭看着雪山日出,一行人如小孩子一样堆砌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早起的疲惫也随着扔出的雪球消散掉了。

     沿途除了在炉霍简单用过午饭之后,就一直在赶路,经过八美之后抵达雅拉雪山脚下。因为时间关系未多作停留,我们直奔山下往丹巴县城一公里的地方。很多朋友不知道这里有个天然温泉,经营温泉的藏民叫汪科。每次途经这里的时候,都会到他这里,吃上一个温泉蛋,泡一次温泉。

     泡温泉很实在,每人20元,不过是很简陋的小木屋,如果不在意环境和条件的话,这里的温泉单论泉水质量,真的是超过其他地方太多。泡完温泉,吃完温泉蛋,心里美滋滋地继续前行。

     到达丹巴县城的时候已是晚上八点多,在当地好朋友的张罗下,我们拿出从重庆带来的火锅底料,就着青稞酒,酣畅淋漓。原本打算第二天再去莫斯卡看看土拨鼠的,可因为气温骤降,莫斯卡里面已经开始降雪,和小伙伴们商量之后,决定到更远一点的党岭去,想着也许会人更少一点。

     但等第二天进入党岭,却突降大雪。进入党岭的路本来就比较狭窄,因为节假日人太多,还是堵上了。没关系,看看雪景也是挺好的。

     正打算掉头回去,发现回头的路也因为陆续进来的游客太多,被堵上了。恰好就在这个时候,党岭里面传出消息,说有小朋友骑马从马上摔了下来,手臂摔骨折了,需要马上到医院。可偏偏这个时候整个道路都被堵得动弹不得,小孩的妈妈都快急哭了。

     我连忙下车去给小朋友的手臂做好固定,同行的小伙伴Y哥也连忙下车,帮忙疏通道路,前后大概一个多小时,凭借COUNTRYMAN娇小的身材,硬生生挤了出来。前后差不多三个多小时,把小朋友送到了医院。虽然没有进到景区,也没有拍到好看的照片,不过想想也是值了。

      似乎是因为如今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才有了这一次次为了出发而去到的旅途。我们逃离喧嚣的繁华俗世,逃离纷扰的人情世故,却也不得不在假期结束的时候,匆匆赶回或许已经活腻歪了的地方。

      我们总是在赶路,总没有停歇。回想起过往的路途,似乎错过了很多,又不尽然。但是在人生的这一段旅途上,我们应该也还是会一次又一次启程,乐此不疲吧。

  • 上一篇:康养何必他处寻?
  • 下一篇:“三八妇女节”甘孜各景区推出重磅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