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旅游 >> 旅游资讯 >> 浏览文章

科考专家团在道孚县泰宁古镇发现古代藏汉交融重要佐证

甘孜日报    2020年09月07日

探索南方丝绸之路 发现甘孜丝路文明

科考队员深入民间了解道孚文化。

野外考察。

本网讯 听文成公主故事、看虎皮帐篷、寻丝路遗迹……近日,“探索南方丝绸之路 发现甘孜丝路文明——专家科考行动”的专家学者们,在情歌故乡康定和藏民居艺术之都道孚,针对南丝路在两地境内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寻访和探究。

在两天的时间里,专家团从塔公草原到龙灯草原,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先后前往康定市甘孜州非遗馆考证丝绸品、丝绸唐卡、贝壳饰品,公主桥勘察桥墩丝路石刻,塔公寺考证寺庙丝绸唐卡、文物,道孚县碎鞍岭古道遗址考证丝路大隘口,泰宁古镇、惠远寺考证民间传说及寺庙丝绸实物。

通过两天的考证,专家团一致认为丝绸和丝路文化与康定道孚密切相关,其中,甘孜州非遗馆的丝绸唐卡、官服、柱幡,丝绸衣物残片上的丝织花纹,以及塔公寺收藏的丝绸唐卡,都是现存的丝绸实物。专家团成员、藏文化学者翁堆仔细辨认塔公寺的几幅丝绸唐卡,认为皆来自十九世纪,“明代以前的丝绸唐卡不多见了,更多的是清代的。”翁堆说,除了丝绸唐卡,还有一些现代出土的银器,明显和中原类似。西藏的丝绸和瓷器,很多是从四川这边运过去的,且丝绸当年由吐蕃的大将专门管理,以防不测。

在道孚县泰宁古镇,专家团通过古镇遗留下的一块牌匾及泰宁古镇古城墙、关帝庙遗址、土地庙遗址等,专家们认为,这些文物和遗迹有力的佐证了泰宁古镇在古代时期就是藏汉交融、交流的重要通道和驿站。

在道孚期间,道孚县还向专家团展示了道孚县民间收藏的远在2000多年前的海螺、海贝等。专家团表示,在道孚县发现的海螺、海贝及相关遗址是进一步考证丝路甘孜的有力证据。

据道孚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孚县泰宁城墙位于道孚县协德乡先锋村,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点。清雍正元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率兵平乱,戍兵噶达。雍正三年(1725年), 年羹尧奏请修筑泰宁城,故此城又称年羹尧城。城墙用泥土夯筑,长方形,辟四门,中筑街市。城楼高耸,极显皇家气派,是纯粹的汉式风格。城墙绕泰宁城一圈,形成一个大的脚印状。据说,这个奉天意而建的脚印,一共是一双,一只在这里,一只却在北京。城墙高9米,宽可容 8 匹骏马并行。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因西藏局势不稳而命七世达赖喇嘛于此避难,特拨库银,征地500 亩,在噶达建寺供其驻锡,清世宗雍正钦赐“惠远寺”,并移化林营于泰宁,派兵 1800 人驻守泰宁守护惠远寺。1730年时,泰宁城已具规模,十分繁华,商贾、工匠等三教九流云集,俨然一座高原新城。当时茶马古道经康定,越雅拉雪山垭口至泰宁城,泰宁城成了茶马古道上地位仅次于康定的商品集散地。七世达赖喇嘛返藏后,撤销泰宁营。清乾隆、光绪年间,泰宁城又因地震而元气大伤,从此开始衰败。城墙现仅存残损的两段,残宽13.5米,有通乡公路通过,周边草甸面积广阔平坦。

两天来的科考行动,让专家们加深了我州在“南丝路”上重要位置节点的印象,对接下来沿着甘孜“南丝路”一线,深入探索和考察丝路文化和丝路文明遗存及其实物,有着更多期待和新发现的兴奋。

据了解,9月1日至2日,专家团将对炉霍县境内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寻访和探究。

记者 张嗥 文/图



  • 上一篇:道孚县泰宁古镇街村汉字题记木板再现民族交融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