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报》 2013年11月18日
三锅庄石头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远古人类站在石头上,砍砸着石头、打磨着石头,用加工过的石头狩猎、耕耘。从此之后,历史的长河中有了新旧石器时代。
1989至1990年,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村挖掘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出土的石器有:打制和磨制的石斧、石刀、石锄、石锤和用水晶石磨制的细碎石器。该遗址上部经碳14测定,时间为公元为3500-3700年左右。从出土的石器可以知道,新石器时代,丹巴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几千年来,丹巴人民制作石器代代相传,现如今,在丹巴县村寨里,人们还在利用石器烹调食物。
来到丹巴,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河谷两岸,是由巨石垒成的山峰,在半山腰上才能看见一些新绿,那是在崖缝中倔强生长的高山柏;汽车在谷底奋力向前行进,车窗外的山崖向后跑去,几里路之后,你才会走出大山的包裹,来到平坦之地,河谷也开阔了许多,两岸才能看见依山而建的藏族村寨。在丹巴县,很多地方的地名都与石头有关,如八底,藏语为“巴拉四底”,意为岩石上的城市;如丹巴县岳扎乡境内的大石包庙宇,就是因为庙宇旁有一巨大的岩石;如半扇门境内的尖石包,就是因为这里有一把利剑直指苍穹的巨大石头;又如丹巴县东谷乡境内的大岩,就是因为这里的岩石群组成了一天然的岩窝,古时候人们从此经过时都会在此歇脚打尖。
丹巴是横断山脉里的一座小县城,五条河流在此汇聚之后汇流成气势磅礴的大渡河,因此也有大渡源头第一城的美称;五条河流将丹巴分成五条山谷,山围绕着水,水依恋着山,最后组成了美轮美奂的地球之花的独特地貌。在丹巴境内,多山多石,有质地坚硬、色彩艳丽的花岗石,有薄如纸片的页岩,有白色的石灰岩……由于岩石居多,这里的人们很早以前就用岩石垒石为家。丹巴的房屋建筑主要以石砌为主,经过人们的集思广益,许多新的砌墙技术得以发扬光大,从最初的一层建筑到几十米高的古碉建筑,体现了丹巴人民的智慧。
走进丹巴,如同走进永恒的石器时代,又如同走进一个实用的石质博物馆。这里的民居在岩石组成的山间起伏错落,随岩就势,以天然的岩石为路、为地基、为台、为墙;石凿的水缸、炊灶、桌凳、床、磨、供龛等日用物更是随处可见;石炕、石灶、石碾、石水缸、石臼……石制的用具应有尽有。在丹巴县,走进农家小院,随处都可以看见石质的器具。来到锅庄房内,映入眼帘的是在房屋的正中间长方形的火笼,火笼里有三个形如弯腰老头的石质脚架,丹巴嘉绒语中称其为“甲布桑”意思是三锅庄,在它上面可以放置铁锅等容器,人们可以一边做饭,一边取暖,一边摆龙门阵,一举三得。在锅庄边就座,乍一看三个锅庄石仿佛都是一样的,然而只要你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其不同之处,有一个锅庄石上有小孔或者杯状的小容器,吃饭时要在此容器中放置祭品用来祭祀祖先,这是嘉绒民族每天必做的功课;来客如果德高望重,主人会殷勤地将来客拉到此处就座,这是最尊贵的人就座的地方,藏语称其为“甲库”,意思即为尊位。在锅庄房的角落里,每一户人家都有石质的水缸,由于所处地域不同,石头的质地也就不同,因此制作水缸时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丹巴县东谷谷中,两岸的巨石都是以青灰色质地坚硬的石头组成,能工巧匠们用凿子将石头打磨成一个长方体的粗坯,然后再用凿子在石头中将它凿成一个长87厘米、宽56厘米、高54厘米、厚度3厘米中空的长方体容器,一口水缸就制作完备。在丹巴县小金谷中,石头主要以页岩为主,岩石全是厚薄均匀的石片,有的小如巴掌,有的面积达到几十平米,当地的土著居民采集这种石片,首先制作前后两片长90余厘米、高55余厘米的长方形石板,再制作左右两片石板,长40余厘米、高55余厘米,最后制作底座,打制成长为100余厘米,宽为50余厘米的石板,前后左右的石板上部边角用凿子凿成凹槽,最后将凹槽相对紧紧扣住,放置在底座上,最后再用粘性极强的黄泥将缝隙密封。这样一个水缸就制作完成。有些水缸上还要凿一些图案,内容大多为鱼跃龙门,五谷丰登的画面。(杨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