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蜉蝣之羽

甘孜日报    2024年07月10日

◎路来森

夏日到,蜉蝣生。

蜉蝣,是一种原始而美丽的昆虫。据说,它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距今至少已有两亿年的历史。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昆虫,其肢体,却极其柔弱,一只蜉蝣拿在手中,只要轻轻用手一捻,就可以使其“香消玉损”。

小时候,在河岸边,常常会捉一些蜉蝣,拿在手中玩,却也很少有将其捻毙的时候,只因不忍。因为,蜉蝣的外表,实在是太美了,它那柔弱的肢体,楚楚可怜,美艳动人。

《诗经·国风·曹风》有《蜉蝣》一诗:“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虽然,全诗的主题,是借蜉蝣以比兴,感叹生命之短暂的,但诗中“楚楚”“采采”“如雪”等词,却是客观地来描写蜉蝣外表之美的。

楚楚:鲜明整洁,或五彩缤纷;采采:鲜明的样子,或者众多的样子。所以说,“楚楚”“采采”,其实都是来描写蜉蝣外表的鲜明整洁或五彩缤纷的。而“麻衣如雪”,则是描写初生的蜉蝣,其翅翼,如雪的洁白和翅翼上网状如麻的纹理的。

蜉蝣之美,来自蜉蝣独特的形体、外表。

蜉蝣,肢体修长,头部,有两条短须,尾部,则有两条长长的尾须;眼睛,似蜻蜓的眼睛,属复眼,圆圆的,大大的,鼓鼓的,仿佛整个头部,就只是两只眼睛了;然而,蜉蝣的最美之处,正如《诗经·蜉蝣》所描绘,在于它的翅翼。翅翼薄而大,安静时,双翅耸立,像是要随时飞起的样子,翅翼上,布满了清晰的纹理,似一片纹理分明的树叶。那种“纹理”,仿佛书写着天地经纬,想借自己微弱的身体,来彰显一份大自然的幽眇和深刻。

蜉蝣,有着不同的色彩。有人说,是因为环境不同所致,即蜉蝣如变色龙,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只是不似变色龙那般变化多端罢了。也有人说,蜉蝣色彩的不同,是因为蜕变带来的,因为蜉蝣是少有的成虫后,可以整体蜕变生长的。应该说,后者是对的。《诗经·蜉蝣》中“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就是写刚刚从洞穴中出来的蜉蝣,其翅翼似雪一样白。确然如此,而且不仅仅是翅翼“如雪”,整个身体,都是洁白透明的,只是身体边缘,有着一丝丝的红线,这倒反而愈加衬托了它整体的白了。那种白,真是纯洁、干净,到了晶莹剔透的境地,容不得半点瑕疵。

蜉蝣,虽然色彩纷繁,但却以浅黄色和白色为主。浅黄色的,是一种嫩黄,像柔软的蛋黄,透着软绵的体香;白色的,真白,白得晶莹剔透,能透过那种洁白,看到体内殷红的脏器,而殷红的脏器,在整个躯体上,又仿佛胭脂一点,愈加增强了一只蜉蝣的美感。

蜉蝣的身体,太弱了,弱不禁风,仿佛始终处在一种“颤栗”之中,正如华晨宇唱的那首《蜉蝣》歌的几句歌词:“睡在夜色中都惶恐,躲在喧嚣中都寂寞……”不过,也因为蜉蝣身体纤弱,就拥有了一种特别的“俏丽之美”——静,或者动,都楚楚惹人怜爱。

蜉蝣,通常生活在浅水中,栖息在水草边。有时,几只蜉蝣,一同栖于一根长草上,翅翼耸起,光洁明亮,那么安静,那么亮洁,纯净如赤子,真是叫人喜欢得不得了。蜉蝣,也会戏水,它们贴水而飞,却总也飞不出水面;飞行时,头须和尾须都张开,呈八字形,特别是两条长长的尾须,像极了两支划水的船桨;船桨划动,周围荡起浅浅的涟漪,荡漾着,荡漾着,像清浅而美丽的梦,此时,水梦也生香……

有人说,大凡生命短促的事物,通常都会爆发出绚烂的美。比如,昙花一现,比如,蜉蝣一生……蜉蝣虽美,成虫后,它的生命却仅能活几个小时,所以,人们就常常借蜉蝣来感叹生命之短暂。《诗经·蜉蝣》,是如此,后来的苏轼,更是在《前赤壁赋》中,藉此大发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可是,又有何妨?虽然短暂,但毕竟灿烂过了,也值得。


  • 上一篇:夏日美味绕舌尖
  • 下一篇:梦中有条青石街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10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