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一些有缘和有趣——在《甘孜日报》的时光

甘孜日报    2024年08月22日

◎兰色拉姆

70年前的8月23日,《甘孜日报》诞生。虽未见过它初生的模样,幸得八年前相逢,一些有缘和有趣闯进我的世界,我与它的故事逐渐丰富。

70年,于人,是历经种种后的顿悟生命;于《甘孜日报》,是牢记初心下的奋勇开拓。70年间,无论是《康定报》《甘孜报》《甘孜日报》的更名,还是四开小报、对开大报、扩版的变化,都是《甘孜日报》在时代洪波中的向前进。

有缘:我成了一名记者

第一次主动了解《甘孜日报》是我大四的时候,因为我快毕业了,需要考虑就业问题。当时的招考信息是朋友转发给我的,想着所学专业与新闻行业有点距离,我很是纠结。就在这时,我刚好需要到温江办事,而《甘孜日报》考试地点在成都,算是顺路,便还是参加了考试。

考试之后是漫长的等待。这期间,看着一些同学找到心仪工作,我开始心慌,也开始更加好奇自己今后到底会从事怎样的工作。终于几天后,我的另一个报考通知传来喜讯,于是自认为与《甘孜日报》无缘。在我彻底放弃希望后,好友打来电话祝贺,我才反应过来是自己考上了甘孜日报社。一时间的二选一让我再度纠结,后来还是凭第六感选择了《甘孜日报》,现在想来这应该就是注定的缘分。

工作落实后是无比的轻松和自由,我和小伙伴们在到处闲逛后才回校领了毕业证。半个月后,甘孜日报社人事科发来上岗通知,我懵懵懂懂地去报到。报到那天,小伙伴还专门把我送到了单位楼下。就这样,我成为了甘孜日报社的一名记者。

因为是新手,我刚开始的工作主要是看报学习和版面校对。面对一张张报纸中的“养分”,不能及时消化而捉襟见肘是常有的事,尤其当我需要将10多页的资料改写成几百字的短消息时,我竟耗费了预料外的精力,这也让我懂得练好笔力的重要性。随着记者证考前培训如约而至,我才正式入门新闻行业。在这之后,单位前辈们的解疑答惑和耐心指导给予了我莫大帮助,如若不然,我只会更加的步履维艰,真心感谢他们的雪中送炭。

2017年5月,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出差,要负责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报道。相较于远行,我更担心自己完不成任务,好在接连的晚睡早起后顺利完成了任务。次年同样的月份,我被安排写《康巴周末》稿件。因知识面和新闻采写技能的匮乏,我又一次陷入艰难之境。

《康巴周末》是从曾经的月末报演变而来的,其主旨定位、栏目设置、排版设计全是甘孜报人的心血凝聚。初遇《康巴周末》,我首先还是通过阅读旧报去了解它,前辈们的一篇篇佳作着实精彩,常让我惊叹原来新闻还能这样写。5月末时,在编辑老师的帮助下,我完成了第一篇《康巴周末》稿件。当时儿童节将至,为了记录我州少年儿童们的梦与远方,我采写了名为“已见风姿美,年少人如玉”的稿件,当然这个让我至今喜欢的标题全靠编辑老师指导。

那时候,我的任务是每月完成两篇《康巴周末》稿件采写,再兼顾其余新闻稿。刚开始我以为一个月两篇稿件是轻松的,但在实践中我才知道“锅儿是铁铸”的。要采写好一篇《康巴周末》稿件,首先要理解编辑老师确定每篇新闻策划的意义,并搜集大量相关知识拟定好采访提纲,然后着手采访、写作、修改和定稿。在这一系列操作中,难度和挑战是成倍增长的,我最高纪录是一篇稿件修改了六次,到最后刊发见报时,我甚至觉得它还需要修改。

缘分很奇妙,如若当初我没去考试,又或者做了不一样的选择,那可能就遇不到《甘孜日报》了,当然也就没了此刻的吐露心声。前些日子,我在资料室翻阅老报纸,每打开一本文档,那久远的纸味便快马加鞭似的窜入鼻腔,仿佛要忙着告诉我点什么,我想这也是一种缘分。

有趣:那些充满张力的个体

有缘遇到《甘孜日报》,我认识了许多充满张力的生命个体。与他们相识相知的过程中,我也懂得了成长和思考。

都说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是记者必备的技能,我认为当前三者实现量到质的转变,笔力自然会有力透纸背的效果,于是这些年里,我会尽量珍惜能训练这些技能的机会。

“一天到处跑!”这是工作以来,身边人对我的总体印象,但很汗颜,高反后,一些高海拔地方,我不敢跑了。在跑的过程中,第一次走完我州18个县(市)、第一次坐车差点掉下悬崖、第一次追着羊群拍照、第一次过记者节、第一次得到新闻奖等等,无数的第一次刚发生时并不觉得有啥,如今回忆起来却是《甘孜日报》带给我的独有浪漫。

《甘孜日报》带给我的有趣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人带来的有趣和事带来的有趣。人与事,在小范围确实是区分开来的,将范围扩大后,二者则是包含与被包含的。

人带来的有趣主要是我所接触的采访对象们。比如在采访美籍华人画家曹勇时,他比电影还精彩的奇幻经历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在采访公益音乐人格杰白玛时,他对民族音乐的抢救保护一度让我动容;在采访普米老人的寻根故事时,他的执着让我瞥见了根系的意义;在采写余土司衙门时,董祖信老师的人生态度让我明白了顺其自然是克服无数焦虑的良药。任职记者以来,我遇到了无数的采访对象,在我的记忆里,他们的形态外貌会慢慢模糊,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对生命的敬畏给予我的参考和启发却愈加的清晰。

事带来的有趣归功于我的工作任务,毕竟每次出差或者写稿其实就是为了完成一件事。2019年8月,我接到“找寻格萨尔的足迹活动”报道任务,这场活动持续近20天,多数时间都在甘孜、玉树、果洛等地的深山老林中,高强度的跋山涉水下,我们一行人都很辛苦。有一天,汽车坏在半路,大家又饿又渴时,一个哥哥从山林中找来可食用的植物根茎,大家一边享用一边给自己改了新称呼——“吃草的专家和记者”。现在想来,我仍觉得那个称呼很有趣。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了很多的格萨尔文化专业学者,包括刘安全老师,这也为我的另一件趣事埋下了伏笔。

“找寻格萨尔的足迹活动”结束小半年后,我被安排采写刘安全老师的故事,我们约在温江一茶坊见面。在畅聊了一个多小时候后,他告诉我要稍等下。此时,我还没有意识到什么。突然,一句带着哭腔的“我就想为格萨尔文化做点事”让我瞬间停笔。抬头,刘老师已是满眼泪水。一时间,我完全被吓到了,这是第一次有采访对象在我面前哭,脑细胞迅速探究是不是哪句话伤害了他。好在过了一会儿,刘老师又笑着告诉我许久没有情到深处的哭泣,并感谢我认真且完整地听完了他的故事。

当有趣事日益增多时,我更觉着要感谢缘分让我遇见《甘孜日报》。在整理思绪,敲击键盘记录下与《甘孜日报》的故事时,我发现原来八年光阴转瞬即逝。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甘孜日报》每一次的鼓与呼都是刻在骨子里的,从诞生至今,《甘孜日报》的确是一张报纸,但它也不只是一张报纸。一路走来,您辛苦了!生日快乐!


  • 上一篇:华阴老腔
  • 下一篇:“见云端见众人见自己”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10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