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康巴传媒网 >> 文化 >> 康藏文化 >> 浏览文章

“见云端见众人见自己”

甘孜日报    2024年08月22日

与《甘孜日报》同行记忆拾零

◎本网记者 李娅妮

廿二年前,念小学的我,第一次接触到《甘孜日报》;彼时,报名还叫作《甘孜报》。那是暑期里的寻常一日,我窝在母亲办公桌的一角写着日志,一位“不速之客”突然高声唤着母亲姓名,近前寒暄。

一盏茶功夫,话头转即我身。母亲顺势从我肘下抽出日志本,递给来人,请托指点一二。原来,眼前这位是《甘孜报》的资深记者,曾和母亲共事多年。来人并不推诿,欣然翻阅起来。

阅罢,鼓励的话说了一匣子,虽然我已记不清。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的地得”乱用的问题,我至今记忆犹新。最为难得的是,来人当场教会了我区分三字的关窍;此后,我再未受到三字混淆的困扰。

当时,只觉报社记者是比语文老师还厉害的角色,三言两语就把折磨我好几个学期的语法难题给轻松化解。远未料及,与《甘孜日报》初次“邂逅”埋下的种子,会在十四年后开出“再续前缘”的花。

2016年夏,大学毕业的我,机缘巧合,双选入职甘孜日报社,成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也渐渐明白,当年,那次意料之外的语法规范,实非偶然;甘孜报人身上大抵都有一抹较真且严谨的底色。

而这抹充沛于笔尖、付之于实践的色彩,是甘孜日报社几代人在笔耕不辍的赓续接力中锻造培育出的;如今俨然成为报社的优良传统,抑或说是文化生态,正积极影响着一批批后来者。我也颇受惠及。

2016年7月15日入职迄今,《甘孜日报》度过了我的八载年华;1954年8月23日创刊迄今,《甘孜日报》度过了“我们”的七秩春秋。很幸运,在这七十载里,有我见证、亲历、参与的一程时光——

2920个日夜、2016期报纸、少说撑起5本长篇小说体量的码字数,交织为具象的职业生涯。可当这八年被浓缩至一天,我竟无法言说何时更为难忘,只因新闻易逝,可谓每天都将面临全新挑战,值得铭记的时刻太多。

回望八年,我想自己的人生轨迹和职业履历大多与生产、链接、转化“三力”密不可分。这是行业属性自带的必答课题,也是报社给予我的一笔可贵财富,不论我究竟是在纸媒记者、还是在新媒体编辑的岗位上。

新闻转瞬的特性,注定从业者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小径上长跑,对甘孜报人来说尤盛。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向来不乏精彩故事,需要的是精彩讲述。

我很庆幸,党报记者的ID让我得以在这片见云端、见天地、见旷野的山河大地,在这片大横断、大走廊、大景观书写文化传奇的过渡阶梯,拥有行路、记录、分享的机会,以及踏遍15.3万平方公里深挖雪域康巴新闻富矿的可能。

在“鞭子打着天”的天堑雀儿山,目睹“川藏第一天险”的攻克、世界海拔最高公路道班的搬离;和数年未归的“康巴兵王”回家过年,撷取他承欢膝下、传承家风的温情画面;将镜头对准唯愿“甘孜再无包虫病”、数年如一日守护农牧民健康的“抗击虫癌女卫士”……

诸如此类,能写进历史的新闻线索,在甘孜大地虽不至于俯拾即是,但也称得上屡见不鲜。正因如此,我十分珍视自己所选择的这份内容事业,特别是每当捕捉、跟踪到的新闻,叠印着自治州潮起潮涌、换了人间的巨变时,由衷欣慰、不胜欢喜。

八年间,为历史存照、为发展留痕的重大事件、重点项目、重器工程,我围观见证了不少、聚焦起底了很多:遍访雅康高速公路全线施工标段、蹲点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抗疫一线、专访五大书记革命后代分享党史故事、滚动直击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灾害现场等等,不一而足。

尤其在极不平凡的近些年月里,我切身感受着魆风骤雨和命运起伏:“9·5”泸定6.8级地震、道孚抗击疫情、丹巴60年一遇洪灾、守护全省西大门的万人千里大转运行动、雅江“3·15”森林火灾、康定姑咱“8·03”山洪泥石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诸多不确定性让生存和生活都殊为不易。

或身处一线、或驻守后台的我,与同事们,时时不忘践行“四力”,采写事关大事、要事的新闻作品中,有工笔细描的典型报道,有争分夺秒的动态实况,也有回应民声的调查报告;在日复一日地奔跑接力中,无关乎题材、体裁,我就一个念头萦绕:认真记录与客观叙述。

实践证明,这是一件正确的事!过去八年,运气眷顾着我,使我能做正确的事;但扪心自问,“正确的事,我做得正确吗?”答案不尽然,却给了我“向下一个八年出发”的底气。底气来自时刻绷紧挺进新闻现场的弦、来自每次与采访对象的双向奔赴、来自前辈同事的鼎力支持和默契配合,得益于此:

这些年,我的笔端镜头里,雪域川西百万儿女一边坚决地战“疫”战“灾”,一边不懈地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总能于诸多不确定之处找到“确定”的甘孜答案。

这些年,我的文字照片里,康巴大地干部群众一面“石榴结籽心连心”,一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全面乡村振兴,总能在直面时代洪流之时交出“高分”的甘孜答卷。

印象最深的是,2022年秋季的贡嘎山下,大地震动,山川易位,救援人员搭乘冲锋舟,破浪打“通途”,再展“强渡大渡河”精神;攀爬凌空索,飞架“生命桥”,再现“飞夺泸定桥”景象。

我蹲守新闻报道后台,全时配合一线同仁,共同直击40年来甘孜州受灾群众最多、受损程度最深的大地震,记录一幕幕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安宁的感人瞬间:

特警秦晓强、“孤岛24勇士”、“汶川哥哥”、甘宇、“拉面哥”张奴合……他们是抗震救灾的群英谱,也是甘孜大地的精气神,值得不惜笔墨的“定格”。

类似既见众人也见自己的经历不在少数。2019年4月,按照州委宣传部及报社领导安排,还是康巴传媒编辑的我全程参与部门同理塘县融媒体中心的合作任务——摄制4k高清专题类纪录片《寻觅——最好的虫草》。

这次创作历程是一次全新挑战。我们和理塘县方面组成20人的摄制组,使用4台4K高清摄像机、6架无人机,在海拔超过4500米的区域拍摄了5607个片段,捕捉3万多名农牧民“雪山淘金”的精彩瞬间及背后故事,策划、拍摄、撰稿、制作累计历时45天。

这是首部记录甘孜州群众采挖、销售“冬虫夏草”的影片,也是州内本土媒体首次采用4K高清技术拍摄的纪录片,全维度展示了“虫草季”农牧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反映了党政为有效规范管理保障虫草采挖而进行的系列生动实践。

这次融媒创作“实战”于我而言实属难得、特别可贵。我想不断拓展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以创新报道方式、媒体融合的新闻编发方式,可以创作出更多甘孜各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近些年,甘孜人奔跑在崎岖向前的道路上,这意味着作为记者的我也面临了一次次大战大考;所幸在大事、喜事、要事叠加的这几年里,我经受住了考验,如今热情依旧,期待与美好时代同频共振的自觉不曾改变。

新闻是一条注定要长跑的路。哪怕8年时间、18个县市跑了5遍、行摄采访足迹早已超过3万公里,我想还是远远不够。我希望那些以年为周期重复出现的新闻点,要拍出花样、写出新意,让年度“旧闻”再快一步、再深一度;我渴望在有限的职业生涯里,在山河万里的甘孜,去不同的目的地,去见不同的受访者,去经历不同的新闻现场。

风行七秩,弦歌不辍;风云一纸,笔力千钧。七十年,13859期报纸,是《甘孜日报》为见证“新中国第一州”成长发展所编撰的一部编年史,亦是一卷数代甘孜报人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而携手写就的温情篇章。时代各有不同,记录一脉相承,站在下一个周年的起点,我、我们,每一位甘孜报人,书写历史也终将被历史书写。



  • 上一篇:一些有缘和有趣——在《甘孜日报》的时光
  • 下一篇:在光明路的尽头

  • 本文地址: http://www.kbcmw.com/html/wh/kcwh/103260.html